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已形成“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核心功能,并在动能打造、功能聚合、制度创新、引领辐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进入新时期、面对新要求,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充分发挥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区域中心节点的区位优势、高端要素集聚流动的禀赋优势,拉长板、补短板,全面提升“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大科创”等“3+1”核心功能能级,真正成为具有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枢纽作用的核心节点。  相似文献   

2.
3.
杨尧 《现代妇女》2014,(11):73-73
京津冀一体化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之后,秦皇岛市在承接首都职能上责任重大。其重新定位和置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对这座城市的房地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房地产业调整发展方向,制定新的发展对策,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区县综合交通发展的侧重点向一体化交通转移,协同一体、品质绿色、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是其面向区域发展的关键抓手。苏州市吴江区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发展既是要求也是趋势。文章以吴江区为例,结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分析吴江区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总结交通发展趋势特征,提出对外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市区交通同城同网、区内交通绿色幸福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曹伯虎  范小勇 《城市》2007,(8):18-21
一、引言 一体化交通是以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交通系统资源为目的,满足所有交通需求的综合交通系统.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生态化是一体化交通最基本的特征.而一体化枢纽是指满足一体化交通系统的需求,并能够适应和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性综合客运枢纽.在一体化枢纽中,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延误小等特征起着关键作用,这也是一体化交通捷运化的需要.因此,一体化交通是建立在轨道交通网和都市圈的基础上的引导性综合客运枢纽.设置一体化枢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和城市交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盖星石 《城市》2017,(10):54-61
南京居于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通江达海、承东启西、交汇南北,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南京三大交通枢纽和枢纽经济区的一体发展,形成“1+1+1>3”的整体效应势在必行.笔者对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优势,推进交通枢纽综合性建设、江海陆铁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枢纽经济区之间的衔接与一体发展.建立一体化的组织协调机制等几个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7.
张晓鹤 《公关世界》2024,(4):106-108
为了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金华市提出了打造国际枢纽城战略部署。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摇篮,在打造国际枢纽城进程中担当重要使命。本文就金华市三所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做出分析,发现三所院校存在不同程度国际化理念、资源配置、地方文化融入程度不高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完善资源配置、建立完善国际化平台机制、重视地方文化国际化传播,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更好地为金华区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王逢宝 《城市》2012,(12):62-66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与交通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城市交通需求总量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以交通拥堵为表征的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城市病",正在由中国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快速蔓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涉及城市规划建设、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及智能交通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国际旅游岛是海南发展的大战略。当前,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需要整合城乡旅游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海南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需求和国际旅游岛框架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出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把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行政一体化作为推进海南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是推动沿线城市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本要求。结合北京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缘区位、市场潜力、国际航线、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航空枢纽发展的基础与优势。提出北京应加强与中亚、东南亚、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在航线上的互联互通,利用新机场建设,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支撑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岩  王金煜 《城市观察》2024,(2):49-59+161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夜间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三角城市夜间经济的历史嬗变出发,剖析长三角夜间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长三角夜间经济的创新发展策略。挖掘城市夜间经济的潜力,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升级城市产业,提高城市韧性,为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12.
王燕梅 《城市》2023,(4):39-51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我国装备制造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对工业“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作为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业展现出与数字化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态势,在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数字化水平,但行业间差距明显,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相对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基于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赋能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均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经济效益差、产业“短板”和产业链协同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在支持装备企业加快全流程数字化改造、鼓励专业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以数字化推动服务化转型、积极应对劳动力需求转变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林 《城市》2009,(11):36-39
一、“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西三角”地区是指以重庆、成都、西安为端点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区域.是我国西部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它的发展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周边省市、保障三峡库区稳定、维护西部生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经济一体化,统筹交通发展是关键。“西三角”地区是我国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合作办学模式在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改革成就,但由于起步较晚,当前开发大学的合作办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营构健康的合作办学环境,拓展合作办学深度,完善共建合作办学机制,丰富合作办学内涵,强化合作办学管理,提高开放大学教育服务能力,可以推进开放大学的合作办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政策方向的提出,社会对高职应用型、实际操作型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京津冀区域迎来高职人才需求新的高潮。人才需求质与量的变化使隐含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也逐步突显。本文立足秦皇岛高职院校,借鉴国内高职院校发展经验,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秦皇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外部社会环境及教育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教育生态平衡的规律,从本质上揭示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合理化建议推进秦皇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维林 《城市》2015,(1):33-36
一、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第三增长极”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总体格局的战略支点.而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是区域协同的重要支撑,交通的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的先行领域,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及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已被列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从国外大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经验来看,轨道交通无一不被列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中的核心骨架并给予高度重视,在东京、巴黎、伦敦和纽约世界四大城市群中,轨道交通的地位都极其重要.其中,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长度达到35 15公里,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密度0.21公里/平方公里,约为上海的3倍和北京的7倍.  相似文献   

17.
孟祥林 《城市》2014,(8):15-22
正一、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的发展状态与区域经济学依据(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廊坊的发展状态分析京、津、冀三地虽然分属3个不同行政区划,但无论从历史沿革角度看,还是从地缘关系看,三地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从该区域分割为3个行政区划后,京、津依托大都市的优势,在发展势头上很快超过了河北省。河北省11个中等城市中,保定、唐山、张家  相似文献   

18.
吴旭 《公关世界》2022,(18):63-6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国家的政治、文化、教育等事务中来。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高校需要年轻干部素养的提升,做好日常教育与指导,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20.
张扬 《科学发展》2024,(1):11-18
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在城市发展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面向超大城市高效能治理要求,数字化转型下城市规建管一体化必须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治理数字化为牵引,充分融合机制创新和技术赋能,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核心资源和关键环节,集成到统一的治理体系框架和大数据平台之中,以实现多规合一“一张图”、建设监管“一张网”和运行管理“一盘棋”的有机融合和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