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析“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一般认为,家庭生命周期是指由婚姻形式开始的家庭诞生,到配偶死亡时这个家庭的结束。期间历经生育、抚养子女、子女离家、空巢等过程。一个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随着运动过程的不同时期,又可划分为不同阶段,但都是以核心家庭为主进行的。家庭生命周期划分模式,有美国的家庭社会学家伊夫宁·M·杜瓦尔(EvelynM·Duvall)的八阶段法①。①结婚后无孩阶段,约2年时间。②生育孩子阶段,约25年时间。③学前子女在家阶段,约35年时间。④学龄子女在家阶段,约为7年。⑤少年子女在家阶段,约为7年。⑥…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成员特别是女性成员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联。本文根据1991年对北京城市婚姻家庭的调查,从妇女婚后的生命历程入手,探视北京现代城市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趋势。 一、采用的方法 家庭生命周期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在通常情况下家庭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Ⅰ)为家庭形成阶段,即从妇女初婚到初育的时期:第二阶段(Ⅱ)为家庭扩展阶段,即从妇女初育到生育最后一个孩子的时间,这段时间也称平均生育期长度;第三阶段(Ⅲ)为扩展完成阶段(或称继续抚养期),即从母亲生最后一个孩子到第一个孩子因结婚或工作等原因离开家庭为止;第四阶段(Ⅳ)为家庭收缩阶段,即从第一个孩子离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家;第五阶段(Ⅴ)为家庭“空巢”阶段,即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家到配偶一方死亡;第六阶段(Ⅵ)为家庭消亡阶段,即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双方死亡。  相似文献   

3.
利用贵阳市调查数据,对不同家庭结构中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文章假定:主干家庭中的老年人生活状况及满意度高于核心家庭,而核心家庭高于夫妇家庭和单身家庭。即: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夫妇家庭>单身家庭(">"表示优于)。并从老年人对其生活状况(包括经济状况、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来考察这一假定。结果发现:夫妇家庭中的老年人主观生活状况及满意度最高,单身老年人次之。新的次序变为:夫妇家庭>单身家庭>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文章对此进行了解释。分析还发现,生活自由度可能是影响老年人主观生活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家庭生命周期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生命周期研究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正日益受到各国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重视,成为家庭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命周期方法最适合于研究正规的核心家庭。在其测度过程中,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所能得到的数据,既可选择同批人,也可  相似文献   

5.
曾毅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中,运用他的能适用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核心家庭与三代家庭并存的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对我国50年代到80年代初以来人口要素的变化如何影响家庭结构的变动作了探讨。 作者使用我国1950—1970年与1981年的有关数据,通过家庭状态生命表的模拟计算发现:与1891年的人口条件对应的平均家庭规模和核心家庭比例比与1950—1970年人口条件所对应的平均家庭规模和核心家庭比例分别减少11%与29%。这个  相似文献   

6.
人口流动使完整家庭分离为结构不完整的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其程度需要定量分析。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人口流动对家庭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我国家庭结构类型中核心家庭仍然占主体地位,近半数家庭是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一对夫妇家庭所占比重比较接近,各占约五分之一;单人户和隔代家庭比重有所上升。人口流出即家庭成员的外出使得家庭结构类型向更小更简单的家庭结构类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指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标志的初级社会群体。从结构上把家庭划分为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核心家庭三种主要类型(如图1)。家庭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诸因素所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之作用。本文试根据广东省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家庭结构的变化特征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旅游人口特征概述 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讲应对旅游人口作如下特征的描述:旅游人口的性别结构、旅游人口的年龄结构、旅游人口的职业结构、旅游人口的国别(地区别)结构,不同年龄、性别旅游人口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特殊的背景和特点,概言之如下:性别比偏高;年龄构成偏大;职业构成中以白领  相似文献   

9.
自2011年创建幸福家庭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西城区人口计生委按照《西城区"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规划》中提出的"加强家庭能力建设,构建‘幸福家庭生命全周期'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任务要求,以"覆盖生命全程的公共服务"为核心,以家庭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即家庭准备期、婚育期、子女学龄学前期、子女少年期、子女青春期、空巢期、中老年父母期、高龄期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杨舸 《人口学刊》2017,(2):5-17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家庭结构和居住模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本文从社会转型出发构建的研究框架将影响因素归纳为思想观念和生命历程,思想观念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互相制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代际居住模式。本文利用"家庭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思想观念转变对当前中国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安排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正发生显著变化:核心家庭比例下降;直系家庭、单人家庭、空巢家庭比例提升。从代际居住模式来看,传统性使得父母依然倾向于跟儿子居住,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变远;现代性(都市化生活和受更高教育)又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居住距离远离;父代和子代的需求使得不同生命阶段的代际居住距离缩小。总体来说,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模式的变迁使得家庭功能减少,家庭养老正因此面临着危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对人口再生产的调整和控制,不仅对我国的生育水平,也对我国的家庭结构和家庭人口规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利用重经计算机归类处理的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中的有关资料,对我国的家庭结构及家庭平均人口规模,以及家庭成员对家庭生育的影响等问题作出分析。 一、家庭户的类型 重经处理的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把我国的家庭分为(一)单身户、(二)非家庭户、(三)简单家庭户、(四)扩展家庭户、(五)复合家庭户、(六)其它家庭户六大类型。从表1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各类家庭中,简单家庭户(即核心家庭)所占的比重最高,为68%。这种通  相似文献   

12.
人口流动与居住分离:经济理性抑或制度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移民家庭成员的居住分离多被看作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在中国,流动和留守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经济理性的范畴。本文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制度和结构视角出发,突出户籍制度的"双二元性",综合考虑个体、家庭和社区因素,分析了在业流动人口核心家庭成员居住分离的基本特征和影响要素。结果表明,大约四成流动人口未能实现与家庭团聚。他们大多来自农村,跨越省界,缺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居住在雇主提供的免费住房中,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政治准入门槛较高,流动人口生活在东部或西部城市。尽管东部和西部地区家庭分离的概率几乎相同,但机制有别:前者主要是被选择的结果,因为团聚的门槛较高;后者主要是自选择的结果,因为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资源对流动人口家庭成员缺乏吸引力。故此,推进家庭团聚需因地制宜,针对重点人群,实现"从流动到留住"的转变,为流入地积累人力资源,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家庭变迁是探讨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基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结合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家庭规模、家庭关系、家庭策略3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变迁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代际结构转向以一代户为主,家庭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且以核心家庭为主;家庭关系趋向平等化和民主化,家庭生产功能日益扩大化,家庭赡养功能在城乡之间呈现不同特点,一些家庭问题开始凸显;在城乡中国和全球化背景下,家庭策略选择表现为当代中国家庭在应对复杂多元社会变迁时的主动调整与适应。未来中国家庭类型在日渐多元化的同时,将依旧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西城区根据《西城区"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规划》中提出的"加强家庭能力建设,构建‘幸福家庭生命全周期’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任务要求,以"覆盖生命全程的公共服务"为核心,以家庭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为重点,构建"1+8+N"的覆盖生命全程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六大工程"建设为载体,建基地、创示范、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获得了"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第二批试点单位"先进称号。宝贝计划工程——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工作西城区以"儿童发展优先,家庭传承发展"、"政府部门主导、  相似文献   

15.
流动家庭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家庭规模、代数、结构和居住安排等方面,描述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特征.结果表明,家庭规模为2.46人;平均1.54代人;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占68.6%),单人家庭次之(占27.0%),主干家庭和其他家庭各占3.3%和1.1%;2/3的子女与流动父母同住.但是,全国的平均水平掩盖了较大的地区性差别:中部地区和跨县流动者的家庭规模最大、代数最多、家庭结构更复杂、子女更易与父母团聚,而在东部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带跨省流动者中,家庭规模最小、代数最少、结构最简单,团聚更不易.这些特点透视出,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家庭团聚设置的门槛不同,同时也折射出流动人口的自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华民族素有尊长美德,在家庭结构中很注意亲缘关系的道德传统。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道德逐步取代了其中的封建意识,但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某些特定政策的影响。为此,我们最近对武汉市武昌工人村一委和洪山坊两街道304名老人(60岁以上)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传统大家庭结构向核心家庭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避免,这是我国城市家庭结构以及老人晚年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一种动向。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住宅商品需求的家庭人口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光宇 《西北人口》2005,(4):59-60,F003
现阶段,中国城市家庭生活的较大需求集中体现在住宅商品上。处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各种类型的家庭对住宅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各具特点。在住宅房地产市场的研究中,房地产商应认真分析消费者的家庭类型及其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这有助于研究家庭的人口变动过程对其住宅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能够根据家庭人口因素的变动调整住宅房地产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家庭规模缩小对家庭经济保障能力的影响:苏南实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实验设计方法 ,并利用苏南农村居民的数据资料 ,分析实证了在有收入积累的前提下 ,家庭规模缩小不仅不会弱化家庭保障能力 ,而且会强化家庭保障能力。不同规模家庭保障能力差别 ,随时间推移和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波动性。家庭保障能力会因家庭规模的大小、消费和积累模式的差异和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不同 ,并可能发生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9.
丁克家庭的出现是一个社会现象,它的发展体现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深远。我们用传统的眼光来审视它,用新兴的观点去接受它。我们应该探索这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丁克家庭为辅助和补充的家庭模式,使核心家庭与丁克家庭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共处与分离: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形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社会中,家庭一直是老年人口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实际上,即使在西方社会中,家庭也是老年人获得帮助和关怀的主要来源。 从目前情况看,家庭养老不光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也是城市老年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当人们经历了其生命周期的前几个阶段,进入到人生最后一个阶段——老年期时,他们往往会退出其工作岗位及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一些机构,回到家庭这块唯一的生活基地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