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义宾 《文史哲》2006,(1):102-107
现代学者们在研究传统气论文艺观的过程中,虽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这些观点在根本上都难以自圆其说,其根本原因在于以西方二元文化模式为理论平台阐释中国传统思想,使之变成了一堆填充西方思想框架的“死”材料,从而失掉了民族精神。只有超越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西方二元模式,在民族化、本土化的语境中,才能对传统气论文艺观做出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作家的“进化”人格意识和思想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清思想文化领域和知识界,“觉今是而昨非”或“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成为一种普遍的、主导性的思想价值观念。这是一种肯定现在和将来(明天的“今天”)而否定过去的人格价值观和思想价值观。而这样的人格价值观和思想价值观,很显然与清末传进中国的进化论、以及进化论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时间观具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历史观和时间观主要是循环轮回的,所谓“大道周天”、“无往而不复”。“周行而不殆”等,即指此而言。近代以来,随着包括进化论在内的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人渐次接受了西方那…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发展过程中,“义”“利”之辨是一条主线,不论是人性天理,还是道德学问,都始终紧紧围绕着“义”与“利”这两个问题来展开。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所谓“义”,是指道义,即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规范,如仁、礼、智、信、孝、梯、忠、恕,等等;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所谓“利”,是指人们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功利。中国传统价值观主要是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由儒家文化的结构和特点而决定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一种道德型的价值观,其核。动内容是“仁”和“义”两个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导方面,是贵“义”轻“利”…  相似文献   

4.
讨论近代中国自然权利观的历史际遇问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们所面临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历史使命;二是与西方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兴盛时期的错位。正是这两点给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带来了难以化解的心灵困惑。  相似文献   

5.
王增智 《江淮论坛》2006,(4):141-146
王韬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思想家,王韬的变法思想自然烙下了儒学的印记。王韬变法思想的原则是“变其所当变者,非变其不可变者”。这一原则既有中国特色,又充满西方政治色彩,体现出变法者思想上的矛盾,一种解不开的心结。  相似文献   

6.
明清实学是中国儒学的最高发展形态 ,它蕴含着与传统的价值观不同的新的价值取向 ,这种新的价值观 ,主要体现在“本末轻重之辩” ,新旧“四民”之辩和“公私义利之辩”三个方面。明清实学家所完成的价值观念的转变 ,不但为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开辟了道路 ,同时也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为资产阶级著名的维新———立宪派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和杰出学者的梁启超,在传播和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方面,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以其涉猎之广,著述之多,影响之大而被誉为“言论界的骄子”,“中国新闻史上最伟大的...  相似文献   

8.
毛国民 《理论界》2008,(7):98-99
很多学者相信中国古代没有平等思想,但孟旦认为先秦思想家十分关注“人之自然平等”,并将其作为人之概念的基点。而西方早期思想家大多关注的只是“人的价值平等”。  相似文献   

9.
辛亚民 《船山学刊》2013,(2):179-180
《易经》被称为“六经之首”、“三玄之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即哲学,易道即易学哲学。从孔子以柬的中国先哲,都认为《易经》是讲“阴阳”哲学的,是一部讲运动变化的“变”经,蕴含着高深的哲理、无穷的智慧。《易经》哲学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作用,19世级西方传教士将《易经》翻译成西方文字,传播到西方世界,受到西方科学家、思想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语境与侨居者身份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后殖民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海外侨居者的身份意识、价值归属、写 作立场等,都受到质疑。论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在西方颇有影响的周蕾从后殖民角度 阐释中国的话语存在的问题:一、分析侨居者“看与被看”的文化身份,即从“他者”文 化镜像中获得“身份焦虑”的自我审视;二,剖析在文化尴尬──语言问题的多元性和冲 突性中,所遭遇西方的“他者凝视”所表现出来的“他者的他者化”的复杂心态;三、探 讨后殖民文化氛围中的“第三空间”问题,指出怎样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二元对立的误区 中走出来,从而有效地分析“中国问题”,使中国形象在新世纪得到正确阐释。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的哲学运思始终都是自觉地以形而上学的基础问题即存在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并不属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导问题即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问题范畴。他希腊式的形而上学之思总是呈现出克服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笛卡尔以降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特征。把握海德格尔克服形而上学的立场和观点是理解西方二十世纪哲学走向的一个关键,在他的思想历程中,有三个环节或术语:解构(Destruktion)、克服(berwindung)、经受(Verwinden),这是准确理解他克服传统形而上学的枢纽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直觉或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这种直觉或直觉思维是基于对世界本体或生存本体的理解,表现出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探究,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西方虽然理性主义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康德之后,也出现了从本体论意义上论证直觉思维的各种思潮,它们注重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讨,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3.
陈文殿 《齐鲁学刊》2003,42(3):23-26
哲学是人类存在方式的精神自觉 ,以在思维中最具体的方式表现人类的现实生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则是人之本性在哲学上的理性抽象和升华。哲学关注的理念与哲学表征关注的方式就是生活着的人类作为生活的主体对自己的实践———文化的存在方式的最高反思。哲学与人类的本性及存在方式的关系是不变的 ,每一历史时代的问题却是不同的。哲学应当变换其表征方式 ,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存在方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哲学与时俱进 ,就表现为哲学的问题意识与话语范式要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厘清两代认知科学疆界的基础上,不揣冒昧,追根究底,对方兴未艾的体验哲学予以全景式的回顾。莱考夫和约翰逊以采撷先前大量真知灼见为契机掀起了体验哲学的大旗,明确发端了主客互动的心智体验观,认为一方面体验性真理是在人的身体与客观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的身体体验终究是客观现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类对世界的范畴化并非完全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世界只能是我们认识中的世界,体验性真理渗透并彰显出人的价值观,其主观性亦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人的感性活动视域中的“有”“无”之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无"之辩是中国哲学中持续不息的主题,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海德格尔也深入地讨论了"有"无"问题。从"人的感性活动"角度看,"有"无"及其相互转化涉及人的感性活动的现实境况、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和社会空间的扩展、自觉程度的提高、历史传承和历史连续性的加强、民族自觉意识的发展和观念引导,涉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叶秀山 《文史哲》2007,(1):61-70
列维纳斯是当代法国急进的“异”类哲学的精神之父,向“存在伦”提出挑战的代表性哲学家。他颠覆了传统的“存在论-知识论”,“开创”了一个“异域”,即“价值”、“伦理”和“宗教”的“领域”,强调伦理学才是形而上学。不是“存在”“包容”了“他者”,而是“他者”“包容”了“存在”,“存在”“包容不下”-“包容不了”“他者”,“他者”“不在”“存在”之内,而在“存在”之外。“他者”“大于-强于”“存在”。伦理学问题得到了哲学上大幅度的提升。他不是完全否定“存在论”,而是把“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伦理学”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将“存在论-真理论”置于“价值论-伦理学”的“制约”之下。“哲学”研究、思考的“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经验科学,它不以日常经验之物为“对象”,但绝不是没有“对象”;“哲学”的“问题”常常不能完全“概念化”为一个“论题”,但绝非毫无“主题”。“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仍以“存在”为研究“主题”,仍以“存在”为思考“对象”,只是这个“存在”作为“对象”,并非完全在“客体”意义上来理解,而仍是一个“主题-主体”,该存在不仅展示为一物,展示为一“属性”,而且展示为一种“意义”,一句话,作为哲学“主题-对象”的不是“诸存在者”,而是“时间性的-历史性的-自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从本体论到生存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是对近代科学精神的哲学表达。它以物的逻辑理解人,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从科学逻辑向历史逻辑的转变,从物的逻辑向人的逻辑的转变,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生存论的解释原则和历史性解释原则。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它的总体性质是历史生存论。  相似文献   

18.
论西方修辞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修辞学的人文性是以对人的本质体认为前提而建构起来的理论精神.修辞学的人文传统与古典哲学间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一传统对修辞学诸层面均有渗透和影响.在学科发展史上,20世纪西方新修辞学,在对人的语言性的更深刻的认识背景上所提出的认知修辞伦理等相关论题,都可以视为古典修辞学人文精神的一种理论延伸.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方哲学学界曾发生一场关于Being译名的讨论,这场讨论虽然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却使我们对西方哲学的了解深入了一步,其实,影响还不止于此,它也影响到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影响到中国哲学史的建设以及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要想理解和翻译好being,并在理解和把握being的问题上超过自古以来的西方哲学界的研究水平,我们必须连续进行下列六个逻辑转换:一,being是英语单词的代表;二,词是语言的代表;三,语言是人类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主要物质化方式之一;四,所谓的思维过程就是人对客体进行主观处理的过程;五,所谓的主观处理就是人对客体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和描述的过程;六,西方哲学界两千多年来不断追问什么是being,其所起的真正功能是在不断追问什么是主观处理,以及主观处理与语言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