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重商思想的开拓者陈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陈炽,原名家瑶,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生年不详,终于1899年。在鸦片战争时期,经常听长辈讲述战争的故事,“闻长老述庚申之变,亦长流涕太息,深恶而痛绝之。”可见,当时尚未成年。他是光绪举人,历任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刑部章京及军机章京等职。陈炽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关系到民族危机严重的这两大历史事件,不仅对清政府的统治发生了剧烈的冲击;同时也使中国这个古老社会的新旧思想出现了强烈的激荡。这种激烈的思想激荡,在知识分子中引起轩然大波,他们开始了“向西  相似文献   

2.
陈炽的茶业近代化改革方案陈勇勤陈炽,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光绪年间举人。1896年1月,职任户部员外郎的陈炽呈递了《振兴商务条陈》。①这件3000多字的奏折,前后只谈了茶务一个问题。在同时期官员们的奏折当中,这还是绝无仅有的。但奏折的重要之...  相似文献   

3.
陈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他往来于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和与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之间,颇为活跃,并担任了强学会会长,著有《庸书》、《续富国策》等。近读张登德博士《寻求近代富国之道的思想先驱——陈炽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版),感到该书有几个特色。首先,该书对陈炽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从20世纪30年代始,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对陈炽的研究,唐庆增先生的《清季陈炽之劳工学说》(《经济学季刊》1930年第1卷第1期)一文,开陈炽研究之先河。改革开放以来,对陈炽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发表了30余篇…  相似文献   

4.
有关维新志士陈炽几个问题的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家、经济学家陈炽,虽历任户部郎中、军机章京等低小官职,但在戊戌变法舞台上,却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留心天下利病,深究富强要策;撰书时有影响的《庸书》、《续富国策》;参加发起并“总董”北京强学会;协助震聋发聩的《时务报》的筹建、组稿工作;热心维新事业,参加变法运动……种种劳举,可谓影响非小。然而,有关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尚有几个问题至今学术界还不甚明了或近似错论。为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来进行专门的考辨。  相似文献   

5.
陈炽是晚清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曾建议清廷向西方学 习,改革政体,设立议院。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从《康南海自编年谱》等书中知道陈炽曾 系统提出过政治改革的建议,至于其建议包括哪些内容,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根 据其新发现的陈炽《上清帝万言书》,对陈炽的政治改革建议和不幸境遇作了全面深入的探 讨。  相似文献   

6.
高丽朝佚名文士专选唐代七言律诗编成的《十抄诗》,首录“诗豪”刘禹锡之诗,独具慧眼。美中不足羼入白居易诗一首。名僧子山撰《夹注名贤十抄诗》(以下简称《夹注》),勾稽中国经史子集,旁及佛、道典籍,对两国文化交流贡献颇多。然而,“徐侍郎中”,不删一衍文,便难辨侍郎、郎中之官职。于“吴季重书”,“书”前不补“答东阿王”之夺文,便难于理解文义。《夹注》频引《文选》诗文,然节略过甚,如“辟,召也”。三字,要在十数万字中复查,谈何容易,幸赖有多种“津梁”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刘福通的结局 ,以往最常见的说法是 ,他在至正二十三年于安丰被张士诚的部将吕珍杀死了。本文列举、分析了这种说法的疑点 ,并通过对《明太祖实录》和《庚申外史》等书的比较 ,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反思 ,觉得《庚申外史》等书关于此事的记载比《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更为可信 ,认为刘福通与韩林儿一样 ,亦死于至正二十六年廖永忠的瓜步沉舟 ,而《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则系明初统治者的作伪。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好佛.他的祖父前清户部郎中、江宁织造兼理两淮盐务曹寅,曾久做过江苏镇江金山寺,南京香林寺等著名十方丛林的“大护法”,被佛僧尊称为“无(没)量大人”,行海《金山志略》中有这样的记载:清康熙卅九(1700)年佛成道日,曹寅去金山寺设斋礼佛.主僧超乐在结束特地开堂说法时,设问若“遇暴风卒雨,天上明星(此指佛法)在甚么处”后,晓谕合堂听讲僧众:“可向织造府前躲避,自有没量大人为汝等指示……”.  相似文献   

9.
李文彩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彩是太平天国时期壮族起义的英雄人物,在所见近人撰述的太平天国史中还没有提及。年前与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博物馆、玉林师范的同志们谈过这事。我曾据当时人苏凤文写的《平桂纪略》考出李文彩在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前的活动,据《平黔纪略》考出他在庚申十年后的活动,并据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攻克发逆坚巢疏》考出他在四川的活动。由于史料太缺,只勾稽出一个轮廓。李文彩的历史,有待于广西同志们的发掘。这篇极为粗略的小传,不过是表示一种抛砖引玉的希望罢了。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在公元前138年前后,和其宾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书。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淮南厉王刘长的儿子,文帝时被封为淮南王。据《汉书·淮南王传》记载:“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他在当时封建贵族中,是最有学问的。他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书立说,“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为《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但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二十一篇,就是现在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创作《史记》一书的理论与实践,详见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其中主要是说:他著述《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是懂得天文星历的,曾主持过汉武帝时期修订历法的工作。因此,他所说的“究天人之际”,显然和风靡当时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受”等诸凡“多条祥”的说教是绝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龚自珍向日本商船访求佚书的一封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曾经写过一封向日本学者访求佚书的信,收录在他自刻的《定庵文集补编》中,题名为《与日本商舶求佚书书》。这封信不但是他一生好学嗜书的见证,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页珍贵的历史文献。 信在开头说:“昔在乾隆之年,皇侃《论语疏》至;迩者,《佚存丛书》至,所著《七经、孟子考文》亦至。海东礼乐之邦,文献彬蔚,天朝上自文渊著录,下逮魁儒硕生,无不欢喜。翘首东望,见云物之鲜新。”  相似文献   

13.
李梦阳,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按察司提学副使。他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学家,前七君子的首领,著有《空同集》。政治上,他敢于和贵戚、宦竖作斗争,曾因弹劾“势如翼虎”的外戚张鹤龄,与户部尚书韩文等一起定谋除去刘瑾等八虎,并代韩文起草奏疏而两次入狱。无论在政治上文学上他都有重要的地位,在甘肃古代历史人物中是个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
汪启淑     
汪启淑(1728-1800年),字慎仪,号讱庵、秀峰,歙县绵潭人。祖上在浙江经营盐业,于是侨寓杭州,曾担任过兵部郎中等职。年轻时喜爱读书作诗,后与杭世骏、厉鹗等人在净慈寺结社,称南屏诗社。著有《埠掌录》、《水漕清暇录》、《撷芳集》、《兰溪棹歌》、《小粉场杂识》等。汪启淑酷爱藏书,藏书楼名“开万堂”,藏书量在当时浙江名列前茅。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汪启淑献珍本书600多种,乾隆皇帝特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并批准在绵潭村建“御书楼”收藏御赐书籍。  相似文献   

15.
魏晋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嵇康,不仅在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而且在音乐上也深有造诣。他的《声无哀乐论》,就是一篇在当时音乐理论领域反对“名教”,阐述自己音乐美学思想的著名论文。南齐王僧虔在《戒子书》中说过:“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南齐  相似文献   

16.
陈炽的保险思想探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炽在其经济著作《续国富策》中,阐发了自己比较系统的保险理论。他首先从保险的自然前提出发,分析了中国创办保险之必要,然后从保险的双方分别论述了保险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介绍了近代保险险种和部分保险原理,提出纠资集股办保险以维护民族利益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中,陈炽是一位对农业问题作过较多探讨的人物。在近代机器大工业兴起之前,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振兴来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不得不引起人f(足够的重视。fll由于受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思想的影响,当时人们还很少具有近代农业经营意识,而陈炽则难能可贵地具有这方面的思想。陈炽从“柬发投书”时起,就“留心当时之务”,后更“有志富强”,“奔走四方”①,广游沿海各大城市与港澳等地,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由此而热心西学,博览中译版西书,并向出国归来人员了解国外情况,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秦简《归藏》与汲冢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韦弦 《齐鲁学刊》2003,(6):121-123
历史上确曾存在殷易《归藏》,汲冢书面世之前汉晋学者已见到过《归藏》。亲身参加整理汲冢书的荀勖于《中经新簿》中另著录《归藏》13卷,可见当时确已另有与汲冢书之《易繇阴阳卦》不是一种书的《归藏》存在。时人郭璞注《穆天子传》诸书所称引的《归藏》,当即晋中经所藏之《归藏》。以为王家台秦简《归藏》即《易繇阴阳卦》或以为秦简《归藏》内容本事多出《穆天子传》的看法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况周颐原名周仪,字夔笙,号蕙风,广西临桂人,咸丰九年(1859年)生。他自小聪明,九岁补博士弟子员,十八岁举优贡,二十岁举乡试。后到天京,与当时有名词人王鹏运同官,以词学相砥砺、切磋,进步更快,一跃成为近代有名词人之一。况周颐的词作很多,有《第一生修梅花馆词》、《二云词》、《香樱词》、《蕙风词》。其特点:前期栖艳有骨,但往往失之尖艳;后期则家国之感,身世之忧,所触日深,词格也日益犹上。然而他最精通的是论词,他写过《香海棠馆词话》二册。《蕙风词话》一书,作  相似文献   

20.
关于刘体智、罗振玉、明义士三家旧藏甲骨现状的说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7年,我写过一篇《甲骨文材料之统计》,登在天津《益世报》《人文周刊》第13期,转载在开明书店出版胡愈之先生主编的《月报》第1卷第5期。1944年,我在成都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一书,又写过一篇《甲骨文发现之历史及其材料之统计》。这书在后方印数不多,但后来在台湾、香港都有翻印。解放后,很兴奋,1951年根据新的情况,我又写了《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一书,几年之间,一连印了3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