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月话题     
《青岛画报》2006,(7):2
六月,话题太多,六月话题无主题. 六月,让莘莘学子"既爱又恨".如今,总算是熬出来了.激情四射的世界杯搅翻了整个世界,大有全民皆杯之势.人们恍惚间就产生了一个错觉,似乎不懂足球、不看转播,人生就缺少点东西,就不男人了.至干吗?  相似文献   

2.
正在现代人的诸多"时髦"爱好中,吸烟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支持者说吸烟可以带给人刺激、灵感,反对者说吸烟只会给人带来癌症。然而,无论如何,烟草只会在人类生活中幻化成长,却不会消亡。在中国近代史上,吸鼻烟就曾经是风靡一时的时尚。皇室贵族、世家子弟,乃至凡俗平民,都将吸鼻烟当做一种消遣和乐趣。而由吸鼻烟衍生出的鼻烟壶这一器物,也成为当时工艺界创造力的汇聚,甚至有人认为,在清代才出现却很快成熟的鼻烟壶,是中国工  相似文献   

3.
在家庭报社举办的由编者、作者和读者共同参加的一次座谈会上 ,一位年轻女士讲起她和丈夫曾一度濒临婚姻危机的经历。她的故事虽无惊天动地的情节 ,听起来无非也就是人之常情的事 ,却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忠诚和对丈夫既恨又爱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玉石 《社会》1988,(10)
镜头一:恨、骂、恋连在一起。人们恨走后门,骂走后门,但又不得不想去走后门;恨物价上涨,骂物价上涨,但又想使自己的产品涨价;恨旧体制,骂旧体制,但有时又留恋旧体制……这类现象,许多人难以理解,说:“现在有些人良心大大地坏了。”有些人说:“什么领导觉悟高,实际比我更自私。”还有人说:“现在的人都是两面派,说一套,做一套。”更多  相似文献   

5.
"恨"是朝鲜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它不仅影响了朝鲜的古典文学艺术,也对现代电影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朝鲜电影一方面继承了朝鲜民族"恨"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另一方面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恨"的内容,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和宣泄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三大新"恨":亡国之"恨"、阶级之"恨"和分裂之"恨",并将"恨"的情感转为对国家和领袖的认同,从而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全体民众进行心理控制和精神统御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雁冰 《社科纵横》2012,(11):168-169
英国小说《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和美国小说《红字》中的齐灵窝斯是公认的恶魔式的复仇者。但他们的恨源自于对爱的追求。本文通过对这两个人物复仇心理的深刻剖析,探寻他们的心路历程和隐藏其中的人性本质。说明了起源于爱的仇恨终究还要回归于爱,而爱的回归始终是人性追寻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过眼云煙     
王凯 《青岛画报》2015,(3):62-63
"烟恋上了手指,手指却把香烟给了嘴唇,香烟亲吻着嘴唇,内心却给了肺,肺以为得到了香烟的真心,却不知伤害了自己!是手指的背叛成就了烟的多情,还是嘴唇的贪婪促成了肺的伤心……人生如烟,岁月无痕,烟自多情,却把自己烧的只剩下灰烬"——在莫言的文章中,他将烟描写成爱人,不想将其毁灭,你是否也曾像他一样,留恋于此。吸烟有害健康。对于吸烟者来说,烟是一种瘾,一种存在于顷刻间的青睐。飘渺于无形,留恋于指尖,回荡在心中。然而作为一名摄影师而言,烟太过调皮,让我又爱又恨,它轻盈,没有方向,我打乱它的轨迹,瞬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喀纳斯,让他得到生命中最幸福的沉醉;如果你恨一个人,就送他去喀纳斯,让那令人目眩的颜色烫伤他遥远的记忆;如果你正在恋爱,就和他一起去秋天的喀纳斯吧!喀纳斯是一个你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是一定要在某个9月中下旬的金色秋天陶醉一回的地方,是你去过之后永远都不会后悔的地方,也是你将终生记忆并不断向人推荐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伊阿古是莎士比亚戏剧《奥塞罗》中的一个反面人物 ,在他身上 ,罪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莎士比亚笔下的所有反面人物中 ,他堪称最为成功的反面角色。对于伊阿古 ,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 :第一类观点 ,把莎翁的伊阿古说成是一个普通的恶棍。在他们眼里 ,伊阿古要么是个无耻之徒 ,因不受器重而妄图报复 ;要么是个爱吃醋的丈夫 ,因为受到愚弄而要让情敌品尝忌妒的滋味 ;或者说他是个野心家 ,欲置走运的对手于死地。他们认为伊阿古具有非凡的能力 ,而且心狠手黑。第二类观点认为 ,伊阿古恨善只因为它是善 ,他爱恶只因为它是恶 ,他的行为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情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道德建构角度展开对情感的研究,是舍勒的独特视角。舍勒指出,由人类基本情感体验构成的精神气质是充满伦理价值意义的系统,爱和恨是其中两种居于主导地位的激情建构形式。舍勒确立了一种"爱感优先论"的伦理学爱之本体论,认为理想道德的建构就是爱的秩序的建构。然而,随着基督教爱的伦理观的衰微,现代人情感之爱欲向怨恨转化。怨恨成了资本主义类型人的精神实质,它导致了伦理价值的颠覆。怨恨在现代社会伦理建构中惊人地活跃,它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受怨恨支配的现代世界道德价值观的颠倒,意味着现代文明精神的"没落"。要摆脱这种没落,必须恢复和重建基督教爱的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不论哲学家、文学家或社会学家、生理学家用了种种褒贬的词汇和专业术语去描绘或介定男女两性的爱情,总是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这种特别强烈的相互倾慕和爱悦之情,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既是肉体的,又是精神的;既有直觉的快感,又有理性的了解;是欲和情、性和爱的综合和统一。说它是性和爱的综合和统一,那是因为,性是爱的土壤,爱是性的花朵;性是本能,爱是升华;性是周期性的生理冲动,爱是兼有即时的、强烈的性冲动和长久的理智的、细腻的、深刻的感情流露。因此,作为低层次的原始生物欲望,可以有“无爱的性”,但是不可能有“无性的爱”,只要这是指男女两性的爱,而不是朋友的爱或血统的爱。  相似文献   

12.
李莎 《青岛画报》2004,(12):64-65
不知从何时起,在论坛聊、侃已成为大家上网主要目的,漫游网上,不难发现,不同的论坛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版主也有不同的风格,而相同的是有各种五花八门的跟帖、网络术语和网络符号,它们就像"三剑客",云游于网上;又像论坛的一个个表情,或喜或悲,总会让你爱上网,追随网……看看下面的它们,是否觉得甚为眼熟.  相似文献   

13.
校园失去了往昔的恬静,如果加以演绎会成为很多很多曲折悲凉的情节。对此,人们议论纷纷,众说纷纭、有爱有恨、有褒有贬,但都在期待着一个答案。这里所撷取的生活片断,不过是校园生活浪潮中的一滴水珠。借以折射七彩人生,反映教师、学生、家长对现实的一种心态。  相似文献   

14.
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男人生气就如鲁迅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而男人是不想死亡的,所以他要爆发。只是,一般女人总觉得男人不会生气,所以才会在发现男人生气后感到吃惊,其实,一切都是有因由的,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  相似文献   

15.
多少人爱她遗留银幕的风采,多少人爱她遗世独立的姿态,永远的童真赤子心态,却拥有孤芳自赏的无奈。……偶然留下的尘世梦,以身外身做银亮色的梦。舒淇,我们认识着她的那一天,她就在代言着性感。可她又不是肤浅在表面的性感,不是热情如火,而是内敛真诚。她的表演也让人惊喜。她有文艺味道,浅唱低回,真的会让男人心碎。冯小刚和葛优都不约而同表示了对舒淇的赞赏,说她"内敛、感性,有那种经过很长人生阅历的气场"。仅仅是高中毕业的舒淇,却让笑匠冯小刚欲罢不能地文艺下去。  相似文献   

16.
“我学会不辩解,不埋怨,不解释。对爱我的人来说,我不需要解释。对恨我的人来说,解释没有用。无论何时,有人记得我,已经是对我的肯定,这证明了我的存在足够强烈,对我来说,那结嫉妒我的人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对我的欣赏和崇拜”  相似文献   

17.
王永福 《社会工作》2009,(9):F0003-F0003
太阳村—一个温暖而又充满爱的名字。太阳村作为NGO组织,以无偿供养、代教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为己任,对服刑人员的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进行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以及职业培训,让他们同样能享受到温馨家庭的关怀,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女人天生是爱美的,喜欢阅读的她们,又平添了一种异于男人的知性美。这样的知性会让她们更有欲望和能力来把握为自己创造浪漫与格调的方式。书房就是这样一个提供片面性一美的空间,成为她们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她,在教学中对知识的运用做到了收放自如;她,崇尚教师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让班级的孩子都获得自信自尊,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抬起头来走路;她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百分之百地爱学生,爱百分之百的学生,让百分之百的学生爱你。这就是她——育才中学的地理教师穆冰燕。  相似文献   

20.
林特别爱我,而我总是保持一种矜持考验他。但他那种求爱的方式把我的防线彻底摧垮了。有一个周末,林约我到荔枝公园见面。我赶过去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林站在一棵大榕树下,等我走过去,他突然拿出一束红玫瑰:静,嫁给我吧!让地王大厦作证,我们生生死死……没等他说完,我已幸福得泪流满脸。那一夜,在林租住的小屋,我忘情地扑在他怀里,拼足了女人的柔情,像一个爱情疯子,一遍又一遍地对他说“我爱你”。等我准备把一切交给他的时候,林却恳求:让我们的第一次留给新婚之夜。林的认真和正派,让我更有安全感。更爱他。于是,我们约定,春节的时候我们回家结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