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蚁族"形容的是低收入聚居群体.在社会经济两极分化越发严重的今日,针对"蚁族"这一群体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国内外针对蚁族生活现状所进行的讨论研究,主要涉及蚁族群体的心理、住房、创业、职业、教育水平等方面.本文从中国梦视域下蚁族群体面临哪些问题入手分析,在厘清问题中提出缓解蚁族现状的有效措施,并总结蚁族促进中国梦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蚁族"形容的是低收入聚居群体。在社会经济两极分化越发严重的今日,针对"蚁族"这一群体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国内外针对蚁族生活现状所进行的讨论研究,主要涉及蚁族群体的心理、住房、创业、职业、教育水平等方面。本文从中国梦视域下蚁族群体面临哪些问题入手分析,在厘清问题中提出缓解蚁族现状的有效措施,并总结蚁族促进中国梦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藏学是一门以中国为故乡的国际"显学",国史学则是以新中国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科.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研究当代西藏问题需要藏学与国史学的交叉和跨学科研究.沿着这一学术理路,我以"当代中国的西藏"为研究领域,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为主线和重点,将当代西藏研究贯通于国史学中,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旨系探讨当代回族研究在方法与方法论的讨论里,有关民族志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议题即在观察当代回族现象时,以单独或若干个"点"的田野研究,如何呈现出"面"的意义与重要性.本文主要透过近年来三本新出版的调查资料为探讨重点,并尝试以"边缘性回族"的概念,来提供出"点"与"面"之间另一种"线"的分析与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5.
以凉山彝族双语教学中"各科利用彝语文课教学,同时开设汉文课"这一模式教学的学生汉语言水平问题为个案,研究了在自然情景下教学的"当事者"之一--教师群体对这一教学模式学生汉语学习问题的态度和认识,揭示出现象背后教师群体的两难境遇在非主流民族的弱势语言生存空间日趋缩小的背景下,是继续执著于非主流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顺应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的再研究是中西学界共同的现象,中国人类学的再研究以"反思性继承"为主,西方人类学的再研究则具有更多的批判性,这引起了西方人类学界四次重要的学术争论。这些争论促使学界对田野调查、民族志、研究伦理和理论阐释等不断进行反思,也使得人类学界从中得到诸多启示:深度观察与定性-定量研究的关系问题、学术训练对于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的问题、如何处理地方观念与西方价值体系的关系问题、地方知识的历史性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扎实的史学功底和深厚的民族学素养使得王希恩在民族基本理论和现实民族问题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对民族过程理论进行了中国化改造,深入探讨了全球化时代的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并对一系列民族基本理论问题发表创见;以"族性"的视角分析了民族的发展,首创性提出"族性张扬"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当今世界民族过程总体特征的描述;从民族问题的概念入手,对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轨迹、内容与形式和发展趋势等提出独到的见解;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积极参与现实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建议应对,在民族理论研究领域起到了应有的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审美人类学的重心是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研究不同民族的"美学"现象,它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前提是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民族审美现象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来研究人类美学的共同特征或本质.审美人类学以对传统美学研究的反思为出发点,是生活世界的美学,同时也是一种经验研究,它有助于把西方传统的美学研究从形而上学转变为一种确切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马曼丽教授在学术上专注国家统一、边疆安全和跨国而居的边疆聚居少数民族等现实问题研究,最早提出了"和平跨居"理论。现代跨国民族已经成为民族生态现象,是一种自然发展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任何国家必须研究跨国民族及其相关问题。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制度的国家、什么文化,其最终都应同归于追求"人的安全发展",同归于"人类的发展"以及"全球的和平发展",当然这还会经过很多曲折,但毕竟,以和平民主为主流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和谐发展的时代,所以,只有大家"殊途同归"于追求"人的最大发展"而共同努力,世界各民族才能达到和谐共生,因此"殊途同归"是现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民族社会分化的研究领域内,迄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析取向:对各民族之间分层现象的研究和对某一民族内部社会分化情况的研究.鉴于社会分层是引发社会矛盾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两种研究取向进行进一步讨论,以探讨我国存在的究竟是"民族分层"现象还是"民族内部分层"现象.目前,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各民族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就是"民族分层"具体表现,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并不存在一些学者所说的"民族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学者、《西北民族研究》主编郝苏民先生,率领团队惨淡经营二十余春秋,使《西北民族研究》在国内外的声誉和影响日增。本刊物为民族学专业杂志。以人类学、民族学为重点,兼顾史学等其他人文学科。发表的学术论文重点以中国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刊如其人,表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博气质与学术的敏感性。近年来刊文尤其注重提携培养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发展,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由此,中国对东南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从过去的冷门开始变成一门"显学"。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为主体,以东盟教育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为两翼)的思路,把东盟教育作为重点研究领域,相继承担了"东盟高等教育系列研究""东盟高  相似文献   

14.
张凯 《民族论坛》2012,(16):18-20,23
2011年8月在湖南湘西召开的首届"中国土司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就"土司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土司的历史与文化"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永顺老司城土司遗址与土司历史文化"进行了重点关注,为老司城申遗注入了文化因子。此次会议提出了引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形成土司研究的大视野。  相似文献   

15.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不仅对中国自杀问题作了研究,更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价值观作了更深刻、细致的理解.该书通过对自杀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呈现出了乡土中国人"过日子"的一个基本准则--"礼",活着的价值--"义".  相似文献   

16.
互文性是文本分析的重要理论范式,关注文本中以"之间关系"为支撑的"异质性";现有的互文性研究以文字模态为分析对象,没有涉及多模态文本的互文现象。文章以多模态互文为研究对象,提出多模态互文的观点;认为多模态互文包括冲突型互文、概括型互文、互构型互文和延伸型互文。以多模态互文为基础,分析了电视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的互文现象。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这是辽宁省成立的第一个民族研究机构。省民族研究所成立后,开始对辽宁少数民族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根据辽宁省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确定了研究工作以辽宁少数民族为中心,以满族研究为重点。这项工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学、语言和民族理论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的。在民族史方面,重点对满族形成发展的原因及条件、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族关系;满族文化的特征、八旗制度的作用及得失、民族习俗的坚持与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研究现实民族问题的依据。在文学方面,重点对满族作家文学和民间歌舞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18.
将图形导入日语语法研究和教学,用图形的方法揭示日语语法和文化现象,将语法理解的难点和重点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本文以日语助词为例,从认知和理解的角度说明日语语法图形化对日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摩梭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基本单元,聚居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以四川和云南为主,摩梭族人口较少,至今不到10万人.摩梭族发展历史悠久,因其特殊的服饰风格、礼仪、母系家庭制、走婚制等民族文化被外界所熟知,尤其是摩梭族特殊的"婚恋"习俗中,民族舞蹈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要解析西南少数民族"婚恋"舞蹈现象,需要从最具代表性的摩梭族"婚恋"习俗舞蹈研究入手.本文将以探究摩梭人的"婚恋"习俗文化渊源、与舞蹈的联系、"婚恋"舞蹈中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以及摸索"婚恋"习俗舞蹈的文化价值等四个方面为重点,解析独特的摩梭族"婚恋"习俗舞蹈.  相似文献   

20.
"地区性民族问题"可以理解为地域范围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的民族问题。"地区性民族问题"大都与国家疆域争议相伴随,不仅关系到主权国家的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而且始终对相关诸国所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极其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地区性民族问题"的形成是近代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众多民族因被人为强行划分到不同的国家而形成了日后以领土为核心的争端。伴随着冷战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再度活跃,与国家主权和民族结构紧密相连的地区性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中成为一种性态敏感多样、影响日益凸显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