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政治智慧源于人们对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集中体现在社会组织的建构、权力系统的运行和政权组织的维系.在施政过程中彰显政治智慧,有利于国家强盛、社会稳定、民族和谐、文化昌明和民众幸福.新中国的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以及相关民族政策的实施,超越了“原生论”和“建构论”的范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生成以确认民族身份和民族地位为核心精神的政策和理论,体现了正义性、公平性、合理性的原则,以民族大义和人文情怀凝聚人心并赢得民心.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有必要基于中国民族“确认论”的正确方向,以政治智慧明察关于中国民族政策的不同认知、不同视角、不同立场和不同动机,遵循多民族共生的文化法则,确认中国各民族不只是“作为问题而存在”,完善权益、责任、义务并重而适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民族政策,构筑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云南民族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4)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国际会议,于2014年11月16—17日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学者出席会议。开幕式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彭金辉,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秘书长、日本学者小泉润二,加拿大民族研究联合会主席、卡尔加里大学郭世宝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德强,中国社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28~29日,广西民族大学与老挝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在老挝万象顺利召开。论坛以"民族整合与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老挝、越南、缅甸四国的50名学者出席论坛并积极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会议就各国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政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对各国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飞 《民族论坛》2012,(4):62-64
教学改革是提高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作为民族院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努力探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改进教学模式来提高其吸引力、感染力和时效性,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26日至27日,宁夏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大会围绕“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主题,就进一步推进宁夏内陆经济外放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宁夏面向中东阿拉伯世界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流建言献策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肖坤冰 《民族研究》2012,(4):105-106
2012年5月19日至20日,第五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田野、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共同主办,由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走向胜利的纲领性文件,也为今后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不动摇,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经验和教训,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研究方向是当前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工作。第九届全国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对民族概念研究、城市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研究、未来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充分显示了中国民族理论学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国际学术会议2014年11月28日~12月2日在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越南、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缅甸等60余名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本次年会主题是"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大会就"族群历史与文化""东南亚华人研究""跨国民族研究"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图为大会会场  相似文献   

11.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12,3(4):90-90
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方法的“中国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界探索的重要问题。本着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未来发展意旨,近年来,回顾和反思民族学与人类学在中国的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本质属性问题上历来存在着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由此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实践带来诸多困扰。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的概念体系对此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并有望为现实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本文从民族构建的基本纽带入手,对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概念体系的理论形成、应用领域和局限反思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陈信宁 《民族论坛》2012,(12):111-112
<正>2012年5月19—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田野、历史与理论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55篇,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等2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以及《民族论坛》等学术期刊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科学理论,后由列宁、斯大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从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后经中国共产党的自觉传播和接受,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理论来源.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正式诞生.它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毛泽东、邓小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为主干和基本构成部分,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国民族研究学科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马俊毅 《民族学刊》2017,8(6):16-22, 100-101
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但是这一学科的定位、学科的建设在学界还缺乏明确的界定。民族政治学不应该是将政治学的概念、范畴简单转换并套用于民族学,而是应该将民族理论的既有研究范式、成果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有机结合,从这个角度,“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的称呼更为确切。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从政治哲学角度,应该聚焦于民族政治文明等价值、理念,研究民族政治之“道”;从政治科学角度,应该聚焦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事务治理政策、方法,研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之“路”,总体上,应以“道”为本,“道”“路”结合。本文将以族格、民族政治身份、民族精神共同体等创新性概念做出示例性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文简要阐述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将英文中不同民族概念划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是解决这种混乱状况的办法.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民族理论新编》一书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我省民族法制建设,落实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和促进我省民族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1月27至29日,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肃省民族立法理论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统战部、省民委、省司法厅的领导和西北民大、兰州商学院、  相似文献   

19.
王杰  王允武 《民族学刊》2011,2(2):32-47,85
2010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颇丰。这些研究成果有以下特点:研究在内容上,一是内容较为全面,二是出现了一些梳理性研究成果,三是是应用性研究成果增多;在研究方法上,一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二是注重民族法学的实证研究,三是注重民族法学的比较研究。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权利保护、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习惯法、民族法制史、民族司法等方面分别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在辨别良莠、展示精华的同时,我们力图为中国民族法学研究的不断繁荣提供可借鉴性的年度综合史料。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龚永辉教授的《可否引入分形思想》和马戎教授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相继发表,代表着两位作者对民族理论仿苏成分脱离我国实际的共同忧思;后者引发了“去政治化”思潮,也引发了延绵十年的大争论;前者默默推动本职所在的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取得了精准“滴灌”的分形建导成效.十年之后,马教授和龚教授又相继发表文章并形成对话,展现了两条求新路径的巨大差异:一个在包容转换中螺旋提升,且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无缝对接;一个在跨越意识形态失利之后,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奥秘就在思维方法上的分形与整形之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