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最新闻     
《东西南北》2014,(14):4-5
史上最贵离婚 俄富豪离婚支付赡养费280亿 俄罗斯亿万富豪德米特里·雷波诺列夫与前妻叶莲娜在瑞士大打6年的天价离婚官司,日前一审终结。瑞士一法院判决雷波诺列夫需向前妻支付45亿多美元赡养费,这成为史上最贵的离婚案。  相似文献   

2.
有来有往     
《青岛画报》2012,(11):2-3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请随我们一起了解《莫言的"关系网"》。中国拥有了高速增长的城市化率、GDP和离婚率,当"第四次单身潮"与"80后离婚潮"同时到来——11月11日的光棍节你准备怎样度过?请关注特稿《给结婚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第三次“单身潮”已经来临,在这次单身潮中,城市打工女青年也加入了“单身大军”。她们的择偶、恋爱婚姻危机越来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较为明显的社会问题,亟须全社会的关注,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新一轮汹涌而起的离婚浪潮,已是不争的事实。统计资料显,我国继50在代初、6O年代末、80年代初三次离婚浪潮后.近年又出现了第四次离婚浪潮,而且离婚比例之高前所未有。19948我国国离婚人口达到619万人.离婚比例由1990年的5.9%。9%增加到1994年的7.1%.其中,北东、辽宁、吉林、上海、青海、西藏等省市区的离婚比例超过了10%。对此.人们或赞许.或反对,或惊叹.或迷惘,各执一端.莫衷一是。笔者以为.正确的态辰区上是冷静地对待,既看到它的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又正视它的消极、负面的社会效应.任何简单地加以肯…  相似文献   

5.
金姬 《东西南北》2012,(2):56-57
在香港,豪门婚变引发的财产分配大战时有发生。这几年,内地富豪的离婚争产官司也逐渐浮出水面。 前些天港岛市民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是李氏家族的一起离婚官司。这个李氏不是内地民众熟悉的李嘉诚或是李兆基家族,也没有挤进“2011福布斯香港40大富豪榜”,但因其涉及55亿港元的巨额赡养费和富家公子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如同整个西方社会一样,近20年来,加拿大的家庭发生了大动荡。据人口学家调查,有三个重大变化: ——从60年代中期开始,生育率下降,从1964年的3.5%降到1972年的2.0%,1982年降到1.7%,这一生育率不足以满足换代需要。近一二年来,生育第三、第四个孩子的现象略有回升。——离婚猛增:从1969年的137‰上升到1972年的293‰,1972年以来略有下降。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一亿。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老年人总数将达到1.32亿,至时,我国即成为老年型国家。这样大的老年人口群体,其婚姻状况如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据调查,在现在的一亿多老年人中,由于丧偶、离异等原因而单人独居的老年人有4000万左右,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这4000万单身老人,除  相似文献   

8.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字:1994年底中国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亿169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76%。数字显示,从1990年以来的四年中,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7%,远远超过同期总人口1.19%的年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当今离婚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这是继50年代初、60年代末、80年代初三次浪潮之后的第四次离婚浪潮。据统计,我国1979年离婚人数为31.9万对,而1986年达50.6万对,离婚率从0.66‰上升到1‰。1987年我国离婚人数为58万对,1988年达65.5万对。在这一年里每天都有1795对夫妻正式结束婚姻关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不少地区离婚率一般上升30—80%,少数地区上升1—2倍,全国平均年增10%。1992年中国离婚人数破纪录地达到90万对,1993年预计将突破100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事业发展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人口老龄化:全世界无法回避的客现现实据报道,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9697万,占总人口的858%。而时至94年底,中国的老年人口已达1.1亿之多,占人口总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人口》杂志的专家测算: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99年2月20日就已越过10%的标准线,到200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03%.预计到2040年,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上升到4.09亿,比重达到26.53%,人口老龄化趋势达到顶峰.我国老年人在人口各年龄组中是"穷人"居多的群体.据统计,50%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和80%左右的农村老人在银行中基本上没有存款,只能依靠子女或社会供养.人口老龄化使养老问题日趋突出,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加上我国厉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代际人口结构呈"四二一"和"四二二"型.家庭"少子化"使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急需发挥社会养老功能,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社会》1989,(5)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从生产力诸要素的角度,对制约中国长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后认为,今后中国将在四个方面遇到严重危机: 人口危机2000年可能突破13亿大关,农村潜在失业人口将达3亿多,人口也在迅速老化。资源危机人口增多,耕地减少,局部地区和多数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到2030年,中国资源将达承载极限。环境危机污染严重,到本世纪末,70%的淡水资源将遭污染。粮食危机到本世纪末,以人均800市斤的水平供养13亿人口几乎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同中国交往时 ,会面对许多用西方知识无法理解的事情。若是按日本常识同中国打交道 ,几年下来 ,也未必能深入一步。本文想论述一下中国的基本问题———“人口问题”与“户籍制度”。解释中国问题的第一步首先是“人口问题”。中国有 1 3亿人口 ,它所构成的问题对西方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施真正的人口普查是 1 95 3年 7月 ,结果是大大超出当时估计的4亿人口 ,达到 5 9亿。尽管人口专家指出了人口的过剩问题 ,但未能得到政府的重视。 1 95 9年的天灾使 60年代的中国人口有所减少 ,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未彻底贯彻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专家预言:中国老龄化与21世纪同步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将与21世纪同时到来。按联合国规定,老龄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国家即属老龄化社会。中国社科院老年科学研究会熊必俊在第23届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上发言把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1982年到2000年为老龄化前期阶段,在此期间,70年代生育率下  相似文献   

15.
声音     
《青岛画报》2012,(12):5
"哈利·波特之母"在中国内地以1500万的版税收入跃居2012年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首富。——罗琳再次回归外国作家"畅销王者"之位如今的日本社会"病"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与社会的必然衔接已经淡化到几乎没有,日媒更是把这种社会现状定义为了"无缘社会"。具体体现在社会逐渐步入"独居化"时代、社会开始变得"独身化"以及亲友关系单薄。——日本新华侨报网  相似文献   

16.
田绪永  丁玉刚 《社会》2002,(9):21-23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 ,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 ,占总人口的6.96 %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我国将在短时期内形成规模异常庞大的老年群体 ,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专家指出 ,预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在2015年前后和2035年前后分别达到10%和20 %以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 ,超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今后 ,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照料慰藉、学习教育、文化娱乐等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老年人的健…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计划生育”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功地抑制了中国人口的过快增长。据2011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5.597亿人,此200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预测2010年总人口13.6亿,足足少2000万人.  相似文献   

18.
数字     
《东西南北》2012,(15):11-11
美圈人口调查局预计,中国人口总数将在2026年达到峰值。其劳动力人口将会萎缩,65岁以上的人口将在未来20年间增长超过一倍,从1.15亿增长到2.4亿。中国的人口将急速老龄化,速度仅次于日本,却没有日本当年的巨大优势——口本在人口老龄化开始前已实现富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离婚率,自1965年以来出现了戏剧般的增长。现代青年婚姻40%是以离婚而结束的。牵涉到孩子的离婚数目正在增长,父母再也不可能因孩子的缘故而继续生活在一起,因为再婚率的增长跟不上离婚率的增长。所以有更多的孩子生活在单身父亲或母亲的家庭中(也称残缺家庭)。1978年将近20%的十八岁以下的孩子生活在残缺家庭,由1960年的5.8万增加到1978年的11.7万。据统计,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40%到50%生活在残缺家庭中。另外,16%的残缺家庭是由于离婚后非婚出生孩子造成的。结过几次婚的妇女中,25%在婚姻破裂期间生过孩子,其中11%是在分居和离婚期间,  相似文献   

20.
当前,针对中国未来人口的预测模型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历史事件对人口规模的影响,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中国人口结构的特殊性源于多重历史事件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前的众多战争、建国后的饥荒、70年代生育高峰等历史事件对当代人口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使得总和生育率、男女性别比、预期寿命等重要人口学指标无法转化为"规则"的函数表达式,因而无法使用纵贯数据或已有数理模型来预测中国未来人口规模。所幸,当代中国的人口变化已经趋于平缓,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度已经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出虚拟的中国历史人口数据,并基于此对中国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预测发现,2020年以后,在不同总和生育率水平之下,中国人口规模均呈快速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