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国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经历了确立和快速发展、停滞以及复苏三个时期,虽然经历了历史的阵痛,但冷战结束后,双方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中蒙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通过对中蒙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借助于“一带一路”推进两国关系的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蒙古国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经历了确立和快速发展、停滞以及复苏三个时期,虽然经历了历史的阵痛,但冷战结束后,双方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中蒙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通过对中蒙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借助于一带一路推进两国关系的未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4.
《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学者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用蒙藏两种文字撰写的一部蒙古佛教史.自藏文本以《霍尔却穹》为名刊行后,先后有德文译本、日文译本问世,国内则有陈庆英、乌力吉的汉译本.《蒙古佛教史》是记述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早期著作,其史学价值:一是开启了蒙古族学者以藏文撰写蒙古族史的先河;二是承袭了藏族史学传统,以藏传佛教史为主线记录蒙古族历史,续补部分增入的则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业绩及蒙古高僧大德的弘法活动,由此可见蒙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5.
文化交流视野中"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刘三姐"是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也由此从民间传说形态走向社会文化形态,成为广西文化、壮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代表,成为艺术和文化的精品."刘三姐"的"传歌"形式和内蕴使其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流变性,也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共同性.这不仅成为"刘三姐"传承和延续的原因,也成为其发展、创新的动力,有利于"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建立和"刘三姐"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土地神在藏语中叫“萨达”(■),与“念”(■)、“鲁”(■)、“赞”(■)等是青藏高原本土的神灵。藏族文化传统中认为动土翻石、砍伐树木、污染水源、建房立柱等皆是触犯土地神的行为,会招来危害,因此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各种禳解“土地神”危害的仪轨。民间祭司“莱坞”家藏的手抄经文《土地神广经》(■)为系统讲述土地神族系、分类、形象、功能、危害和禳解方法的仪式文本,其中列举的“土地神”种类庞杂、形象各异,掌管的领域非常宽广,从天地的形成、人类的繁衍、动物的生死、植物的生长,到瘟疫、地震、冰雹等。通过分析内容可知,其文本在形成过程中杂糅了当地文化、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尤其是中原的五行占算是文本的核心内容。禳解土地神危害的仪式文本多托名为“孔子神变王”(■)所著,学者认为“孔子神变王”的原型是儒家先师孔子,佛苯都将五行占算和禳解术归入其名下,也从侧面表明了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文章从汉藏文化交流的视阈出发,分析和考证了藏族民间拥有深厚信仰基础的土地神文本中的中原文化因素,以此阐释汉藏文化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的文化交流是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发展的重要渠道.其中,班禅大师躬亲力行,前往内地研讨显密持法修行,弘法宣化,举行法会,筹建蒙藏学院,组织翻译佛教经典,介绍藏传佛教的教理和修习方法,从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政治的层面来弥合汉藏宗教文化认识上的隔阂.班禅大师在促进双方关系向纵深发展上超越文化层面的承载,赋予文化交流以纠补汉藏关系的社会功用,在认识宗教文化的历史定位和角色问题上给我们新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竹简属于西汉早期简牍墨迹,由于汉初文字属于隶体形成的过渡时期,尚未形成成熟和较为统一的书写习惯,呈现出不同风格。本文对其中《日书》与《律令》的书写风格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阐释二者在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的异同,进而还原隶书在汉初的真实面貌,以期更好地理解隶书发展之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粹,特别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的儒家、道家的传统文化思想对日本主流社会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经典语句”传播到日本以后,逐渐演变为启迪思想、传授经验的脍炙人口的“谚语”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日本谚语中的“五十歩百歩”“仁者は敵なし”等,实际都出自我国的经典名篇《孟子》中的“五十步笑百步”“仁者无敌”等语句。这些谚语在日本得到发展和活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我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首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在日本也经历了千年被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了。现在这样的谚语在日本的漫画书、动画片里经常出现。通俗易懂、短小精炼又容易记忆的谚语语句很快就会被中小学生掌握。但是,一些来源于我国的谚语被看做是日本固有的谚语,被日本人视为“人生训”“教育训”。可见,谚语的文化传承作用不可小觑,研究谚语的起源相当于文化形成的根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笔者主要以中国当代藏族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为例,考察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译介特点及启示,认为迄今为止日本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积极且面面观式的译介特点。通过剖析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外国译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译介特点,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内在因素在于作品本身的价值。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由外国译者直接译成目的语是捷径,但也存在隐患,亟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与外国译者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中所见"胡"与"匈奴"两种称谓,其含义是有明显差别的.战国时匈奴及北亚草原各游牧部落,大多以"胡"为名."胡"的称谓泛指或分指"诸胡","匈奴"的称谓则专指匈奴.秦汉之际,匈奴在政治上统一了北亚草原,汉人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胡"与"匈奴"两种称谓频繁互换,出现了严重的混淆."匈奴"的称谓既指匈奴,也指汉朝北境"诸胡".而<史记>以"匈奴"指代战国"诸胡"的做法,正是司马迁用汉人观念解释旧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中《孝景本纪》等十篇的亡佚问题,一直是《史记》研究的焦点,在这十篇之中就有《兵书》,而今本《史记》却作《律书》.通过对《律书》的文本分析,发现其内容与司马迁的史料取舍原则和知识体系相矛盾,非其原笔无疑.再结合《史记》佚文以及对有录无书这一关键线索的梳理,不但可知《史记》确有《兵书》,更是发现《兵书》在西汉时... 相似文献
15.
崔向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2-108
辽西走廊位于东北游牧、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它不仅是联接中原与东北的交通廊道,更是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廊道。中原和东北民族通过辽西走廊迁徙往来,不同文化得以传播交流,民族逐渐融合。东北诸民族不断融入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正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民族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以形成和壮大。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和日本地理相近、文化同源,官方语言均与英语分属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但由于文化差异,中日高校英语教育模式不尽相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从中日文化差异视角出发,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日高校英语教育发展历史文化差异对中日高校英语教育政策、方法及目标的影响文化差异启发下的中国高校英语教育改革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回族留埃学生群体自觉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中阿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利地推动了中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为世界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国内穆斯林的思想意识及回族社会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长远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从中国西北迁居到前苏联的回族──东干人的历史、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活跃。作者简略地回顾了东干人的学术研究现状之后,对《中亚东干人的历史与文化》一书内容、娴熟的翻译技巧作了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通过笔者半年的亲历,对中日两国音乐教育的历史文化渊源、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比较和思考,提出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思路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并就两国可互引互助的方面和现实意义进行探析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