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的发展依靠文化的力量,文化不仅是经济的外部基础,更是历史进程的记录。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群众文化是十分关键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行业不断提升,将群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扩大群众文化影响范围,有利于群众文化丰富其开展形式和内容,同时也能够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群众文化与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简要阐释,并探讨当前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几点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3,(4):F0003-F0003
正3月14日至16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许又声一行先后来到永顺县芙蓉镇、老司城遗址,古丈县红石林景区,花垣县边城镇,吉首市德夯苗寨、湘西文化商业广场选址地和吉首大学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许又声指出,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下步要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尽早启动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要成立协调组织机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也随之陷入了经营模式单一,整体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发展上的困境。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新兴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乡村旅游相结合,推动两者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传统乡村旅游产业转型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从山西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创新模式研究入手,探索将山西传统村落旅游跟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可行性模式,从而推动两者融合发展,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4.
水文化是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形成的文化形态,其蕴含的治水、管水、护水、节水、亲水理念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维吾尔族水文化为例,分析了维吾尔族水文化的基本特征,论证了少数民族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因。提出:水文化倡导提供安全可靠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这正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旅游产业倡导健康、文明和绿色旅游,这又是传承传播水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的融合既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更有利于贯彻绿水青山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水文化+旅游”专项会展活动、重点打造展现地方民俗风情的水生态旅游项目、落实水文化教育、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等,是促进少数民族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康养旅游作为我国的新兴旅游业态,有着与多元产业跨界融合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黑龙江是民族众多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以及日趋完善的交通条件,加之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都将为康养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带来机遇。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人们追求健康、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提升,更为康养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本文以黑龙江省民族地区康养旅游产业为主线,因地制宜提出了康养旅游与服务业、文化、农业、研学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典型跨界模式,针对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力求探索政策与业态资源的有效整合,为龙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6.
李立 《民族论坛》2013,(6):39-42
正"与行政指令式不同,文化产业化需按照市场的法则和方式进行文化生产和营销。而这里的关键,是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因此,应该为民族文化产业引进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创意人才、创作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同时造就一大批对少数民族文化感情深厚、意识开放的本土文化人。如此,湖南文化产业版图上才可能崛起另一支‘湘军’。"2010年1月,首次湖南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本刊发表了这篇《东风已至,周郎何在?》的文章,对民族文化人才提出了急切呼唤。2013年5月,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举行了大湘西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7.
《民族论坛》2013,(10):67-67
9月18日到19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报翔带领省旅游局、省财政厅、省工商联等单位负责人到湘西自治州凤凰县调研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湘西州领导叶红专、郭建群、邝邹飞、张永中、艾可知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8.
产业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和关键主题。在大众旅游的全面发展下,人们对于旅游体验渐渐产生了更深入和更多元化的需求,促使旅游业开始和体育、农业、文化等产业渐渐融合。其中,全面推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促进旅游文化内涵增加、培育旅游消费热点的重要举措。这种将当地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旅游开发,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文化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海南黎苗文化作为当地最具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内容,给其与旅游产业融合下的旅游产品开发带来了一定潜力。对此,文章从海南黎苗文化资源分析着手,探讨了目前的几项一般性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最后从目的、思路和要点等方面提出了当地黎苗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构建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湘西自治州的旅游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湘西旅游产业,促进整个湘西的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对湘西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湘西旅游开发必须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按照神秘湘西游的形象定位,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一、打造“神秘湘西”的文化旅游品牌准确的形象定位是树立品牌的关键。近年来,湘西旅游开发取得的成绩让人欣慰,但是欣慰之余我们不能忽略一些来自游客的诸如“不到南方长城真遗憾,到了南方长城更遗憾”之类的负面反映,这…  相似文献   

10.
桂中民族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论文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李立 《民族论坛》2013,(6):35-38
正这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的三千秀峰,曾出现在吴冠中先生的画中。吴冠中以张家界的山为原型所绘的《自家斧劈——张家界》,被法国立塞奇博物馆收藏。甚至,他还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文中这样写道:"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苦踏过不少名山,觉得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美。"这里的民族风情,曾出现在沈从文先生的书里。沈从文用他的如椽巨笔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山清水秀,人性纯朴,风俗醇厚,有承载过屈原和王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途径和载体.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总结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发的经验及不足,在符号经济理念下探索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途径和载体。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总结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发的经验及不足,在符号经济理念下探索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点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提升旅游景点内涵,增加旅游景点魅力的一项有效举措。吸引游客、增加旅游业营收是深度融合旅游景点与旅游文化的根本目的。因此,在融合旅游景点与旅游文化时,必须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对于每一位旅游者而言,他们不仅希望某个旅游景点有美景佳境可以观赏,还希望这个景点有精彩故事可以聆听,也希望这个景点有游乐项目可以戏耍。基于游客的这些需求,应该在融合旅游文化与旅游景点时,想方设法做到让旅游景点更好看、更好听、更好玩。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具有优美而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古老而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景观,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观光旅游产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观光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增强民族间、地区间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各地区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16.
麻超 《民族论坛》2009,(10):18-19
<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妙趣横生的婚恋习俗、别具风格的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水田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人数较少,经济社会不够发达,在面临现代化的冲击面前,很多宝贵的民族文化正在萎缩和濒临失传。挖掘、整理水田人的歌、舞、节日、"腊渣酒"等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设想通过"直接开发"和"整体提升"两种途径与当下蓬勃发展的丽江旅游进行融合,在丰富丽江旅游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能使水田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寻找到生机和活力,以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在文化与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是民族地区借势发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乘势而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是提速赶超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标尺.本文以德宏自治州为例,基于产业融合、产权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三条路径对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目前,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之下,“文旅融合”是促进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策略。但如今乡村“文旅融合”仍存在许多问题,应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模型,以探究“文旅深度融合”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