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国家民委主持编制的《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将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作为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对于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政府”目标的实现,完善民族法制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健全民族事务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实施立法后评估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民族纠纷和涉及民族方面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是推进我国民族事务管理法治化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党和国家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目前理论界对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理论内涵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也未达成理论共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需要从理念、制度、运作方式三个层面进行全面理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逻辑前提是完善的民族法律制度体系;运作方式是民族事务的依法治理;核心内容是少数民族基本人权保障;基本路径是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治理民族事务新理念,是其治国理政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这些新理念,包括民族关系新境界,民族问题新论断,民族工作新思想、新目标、新方法,既是治理民族事务的根本遵循,也是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仙奉村的普法讲堂上,投影仪、电脑、音箱等设备齐全,村里定期邀请法律专业人士,给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方面的问题。这几年,村民们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知法守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仙奉村的变化是司法部、国家民委、全国普法办联合开展"中国宪法边疆行"活动取得实效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边境地区宣传教育资源不足、普法力量薄弱、社会治理压力大等实际困难,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年是中国近代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中,尤其是在各类宪法性文件及草案的讨论与制定中,都有关于民族事务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但同时也关照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对处理国内民族事务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由于时代的局限,民国初期制宪活动中关于民族事务的考虑仍然存在较大缺陷,相关规定也难以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民族事务管理原则性的具体内涵及坚持这种原则性的原因 ,并在总结党的三代领导人有关民族问题的理论及对新中国民族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指出了其五个方面的内容 ,即 :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的原则不动摇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不动摇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不动摇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动摇  相似文献   

7.
治理理论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治理理念则一直存续于中国本土的管理实践之中。乘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之势,治理理论与治理理念交汇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程之中,同样也适用于当前中国民族事务管理的创新之旅。治理理论与理念的引入有助于实现我国当前民族事务管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郎维伟 《民族学刊》2016,7(2):39-43,105-106
中国台湾地区是多民族分布的区域,民国政府退出大陆后台湾的民族事务发生了演变,岛内原住民族的事务逐渐取代从大陆带去的以蒙藏为主的民族事务,在台湾行政院下成立了原住民族委员会,以专门的行政架构因应原住民族的问题,在民族事务中针对原住民族的高等教育也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机制的发展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的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不断进行创新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改变 ,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进一步创新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成为现实之需。本文对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机制的发展过程、现今民族事务行政管理适应时代需求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民族实践历程表明,民族事务管理法治化是多民族的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形势下,实现民族事务管理法治化必须以宪法和行政法律为依据,按照《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完善民族事务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民族事务管理人员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强化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机制,推动根本性或长期性的民族政策逐步实现法制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的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取得了多方面的可喜成绩。其中,内蒙古作为我国成立时间最为悠久的模范自治区,形成了以完善经济领域中的制度建设、提高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与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发展为主要支撑点与特色,着力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具有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合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应加强对其典型举措与模式的研究、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吴端 《民族论坛》2008,(9):F0002-F0002
<正>8月27日上午,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等一行到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考察民族工作,并看望少数民族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14.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战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体现。2016年,香港候任议员言词违法和文山在任官员言词不当两起涉及民族问题的公共事件及其解决过程,体现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在逐步提高。正确解决民族问题首先要站在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依法治理具体的民族事务,同时也要继承中国共产党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光荣传统,在民族感情上言行一致。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水平和能力,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焦点方法,法律的力量在于其具有创建焦点的能力,通过创建的焦点,改变人们的信念,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通过法律创建焦点推动信念的改变,是新法律改变人们行为,从而形成良好遵法、执法格局的关键环节。在当前我国民族事务领域,存在着法律焦点模糊不清、多焦点并存、元信念缺位、相互制约性的官僚文化不显著等制约性因素,影响着人们信念的改变。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创新,需要致力于明确法律焦点、推动法律焦点获得显著性、培育相互制约性官僚文化、推动法律内化等举措来推动信念共同体建设,从而在全社会层面推动良好的遵法、执法格局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家治理体系理论为视角,在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中,探讨完善以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核心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分析研究国家治理视域下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区互动关系的自我认知和主题阐释,系统阐释中央集中统一指导下“俯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和运行机理,全面分析民族自治区自治发展上“仰视”单一制统一多民族国家集权治理体系,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社会治理等多维视角把握两者互动的基本主题,系统认知中央与民族自治区政府互动关系的内在逻辑和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人才是强国之本、兴邦之源,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和进步,人才的第一资源地位不容撼动。我国针对技能人才的评价制度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独特之处,其与当时社会背景与环境、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人才自身素养高低等因素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性。本文将立足于新时期音乐文化领域,就音乐文化产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新疆俄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在与俄国通商、外交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进行的.其培养途径有官派赴俄留学、民间自费留学、兴办官学开设俄语课程以及民间私立学校开设俄语课程等四种,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既为新疆满族、锡伯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培养一批俄语翻译人才,提高了其民族素质,促进了俄国先进科技在新疆传播,也积累了一些俄语教学经验,为民国和新中国的俄语教育储备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同时在与俄国的通商与外交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权益.但也存在教学方法不当、规模较小、地域分布不平衡等弊端.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月15-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学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承办、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协办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事务与政策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门"杂学".这门"集大成"的学问既包罗万象,又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形式.要做好翻译工作,既要通晓语言和翻译标准,又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