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中国的诗词绘画都讲究意境,诗由情起,画自境生。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第一次使用了"境界"一词,清初的笪重光《画筌》继唐代王昌龄《诗格》之后,第一次在画论中谈到"意境"。总而观之,都是主张在对物象的描绘过程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意趣,借景抒情,笔随意动,达到"摅发人思"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出入风雨,卷舒苍翠,模崖范壑,曲折中机。唯有成风之技,乃至冥通之奇,可以悦泽神气,陶铸性器。——《南田画跋》孙虔礼《书谱》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其实这也是所有艺术门类的一条普遍规律。不论在中国书法史和绘画史上,艺术家的个例甚至某种艺术思潮和流派,都可以清晰地印证这一点,这是毋庸赘言的一个基本事实。"古"是艺术作品历史继承性的表现,是艺术家进入  相似文献   

3.
现代蜡染绘画是指艺术家以传统蜡染的工艺手段作为媒介,将中国民间蜡染工艺与传统蜡染文化置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视野中,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了我国民间千年的蜡染香火,又超越了地域的民族工艺和民俗文化,具有大工艺的文化特征。上世纪80年代初,现代蜡染实验成功的"子龙蜡染"艺术体系基本形成,突破性地创造出一门独特的、综合性的蜡染造型艺术门类。它用全新的绘画语言诠释传统蜡染的经典文化,为现代蜡染绘画创作、艺术设计和传统蜡染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国外的艺术院校也把现代蜡染绘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广泛用于纯艺术绘画和时尚设计。1984年夏,《刘子龙蜡染绘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期间,主办方亦举办了科技成果发布和学术研讨会,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特拍摄《刘子龙的蜡染绘画》专题片,译成7国语言、文发布157个驻外使馆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引起国际上的关注。此后,大约30多个国家的蜡染艺术家、设计师、艺术院校的教授投身蜡染绘画创作,掀起了国际性的蜡染绘画热潮。从此,蜡染绘画形成了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在现代蜡染绘画领域,中国又走在了世界绘画的前列。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讲话中所提及的我国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指导下,引发了蜡染艺术家对中国现代蜡染绘画的深度思考:蜡染艺术起源于中国,曾历史性地影响过其他民族的蜡染文化,却被晚于中国1000多年的印度尼西亚蜡染取代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今,我国的传统蜡染虽处于衰竭期,但蜡染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重构中,我国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画家、教授和艺术家致力于现代蜡染绘画的群体,他们有能力将中国现代蜡染绘画推向国际艺坛的前沿,登上世界蜡染艺术领域的高峰;有自信赢得中国蜡染的国际话语权,塑造我国蜡染文化大国形象,复兴中国蜡染艺术在世界历史的地位和历史辉煌。  相似文献   

4.
白雪红 《社科纵横》2006,21(1):118-119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20世纪抽象绘画艺术的产生,彻底突破和粉碎了传统绘画的界限,抽象艺术在不受客观自然约束的前提下,转而关注艺术内部自身的精神性要素,从而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更为自由、广阔的天地,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扇画艺术,集中国书韵之妙,享华夏画魂之美。北京匡时2014迎春拍卖会特推出扇画小品专场,150余件扇面、成扇可谓精品丰硕,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溥心畬、陆抑非、于非闇等都有精品奉献,,其中"仲月堂"藏扇专题,所选作品品质齐整,装池精美,艺韵丰富,精彩可期。所推精品中,齐白石的《双寿》寓意吉祥,用色鲜明,将书法、篆刻和绘画三种艺术淋漓尽致地融为一体,共冶一炉,闪烁着智慧的光华;陆俨少的《曲江行吟图》为金笺扇面,神采灿然,经《陆俨少画集》权威出版,极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陆抑非的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俄罗斯有一个画森林的油画大师希施金,李刚以中国画的笔墨和中国画精神表现森林王国的蓬勃生机和壮丽图画。李刚就是中国的希施金,甚至超越他了",一位美术评论家在李刚绘画理论研讨会上说。  相似文献   

7.
陈美珍 《学术交流》2013,(1):173-176
陈师曾是民初画坛上的重要人物,其艺术主张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的现代转换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文人画不求形似,正是画之进步",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同时也是在"采人之长,补己之短"中对中国画现代转换的理性思考。这种坚守中的变革影响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现代转换的探索,成为中国绘画寻找现代转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李兵雪山画最大的特色是创新和创造。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李兵执着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是当代中国美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观看李兵的绘画原作冲击力特别大,我想到鲁迅的一段话:"我的血肉应该喂动物的话,我要喂狮虎鹰隼。养活了狮虎鹰隼,在天空,在崖谷,在丛莽,在大漠,是伟美的壮观,看了令人神往。"看了李兵的画,觉得是伟美的壮观,令人神往,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9.
王博 《社科纵横》2007,22(3):120-121
本文对气韵生动在西方绘画中的体现做了探讨,在绘画进入"怎么画"比"画什么"重要的时代后,绘画追求的共性是什么?在图像技术泛滥的现代社会,绘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什么?惟有坚持绘画独特的性质,回归真正的本质,才是绘画的品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
千年丹青     
<正>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赏鉴的六项要求,即"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随类赋彩,四曰应物象形,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这六点既是对中国画品评的概括,更是专指工笔重彩技法的绘画准则。  相似文献   

11.
在不久前的法国电影回顾展上,《女歌星》的一组镜头使我久久难忘:当代法国人对视觉艺术有多么大的需求啊!且不说广场上千姿百态的雕塑,也不说布满工人住宅区的现代壁画,就在那位单身的邮递员的家中,墙上是近乎达利风格的变形画,地上是一架废钻床构成的“波普艺术”,连空落落的地上也画满了写实风格的人像,天天置身于这样富于想象力的艺术空间,实在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我想,社会艺术消费的增长固然和人们的艺术接受能力、货币支付能力、闲暇时间,价值观念及文化背景有关,更和人们的空间占有密切联系着。特别是对于绘画、雕塑这样的视觉艺术,更是这样。人们欣赏视觉艺术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视知觉,而视知觉只有在空间运动的光接触到视网膜后才会产生。没有空间,就没有视知觉,也就没有视觉的美感。绘画正是利用了人的视觉经验,模拟了实际空间给人的视觉印象,创造出一种如苏珊·朗格所说的“只对视觉而存在的空间幻想”。即便如此,由于眼球的生理原因,为了把握整体的视觉形象,把握艺术品所表达的空间幻觉、微妙气氛和色彩感受,也还是要隔开一定的物理空间去欣赏。当年,有人看德拉克洛瓦的名著《希阿岛的屠杀》,觉  相似文献   

12.
呐喊     
作者:爱德华·蒙克(挪威) 作品名称:《呐喊》 作品尺寸:91×73.5cm 创作时间:1893年 画中地点:奥斯陆峡湾 《呐喊》 (挪威语:Skrik),或译称《尖叫》,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表现主义绘画著名的作品.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表情极其痛苦的人物,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卖成功,创造了当时拍卖的最高价格纪录.  相似文献   

13.
文人风流     
正作为公认的"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吴昌硕的画究竟有多好,其实已经很难评价。不妨举个例子,很多人研究齐白石,都要从吴昌硕开始。作为吴昌硕知名的十三大弟子之一,齐白石与吴昌硕在艺术上渊源颇深,在齐白石的绘画尤其是花卉木石中,经常可见吴昌硕的影子。可以说,吴昌硕是清末民初写意花鸟的奠基人和引领者。吴昌硕绘画艺术的最大特色是金石气重、笔力雄浑。他曾自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对于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2月:我在《陶瓷研究》杂志发表了《浇染技法在陶瓷绘画艺术中的应用》论文,阐述了浇染绘画技法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发挥了国画、版画、泼墨、喷、涂、染、刮料等多重手法,是对艺术作品的高度要求和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康晓丽 《社科纵横》2005,20(6):157-158
音乐与绘画从理论上来说似乎是两种完全没有关联的艺术,前者是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的感官。但在现实的艺术活动中,所谓音乐中的画面和绘画中的音乐感,又往往是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每当人们在谈论艺术作品时,也常常会说,这首乐曲简直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或者说,这幅画简直像音乐一样迷人,这是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到灯塔去>的艺术创新主要有象征化、绘画化和音乐化.书名中的"灯塔"就是一种象征,象征光明、真理、目标和追求,也象征孤独和博爱;小说的三个小标题,也都各有象征意义.小说的三个部分,就很像三幅一联的巨幅图画,这些画就像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画,画的全是画家的印象.小说至少有四条旋律线,使它自始至终萦绕着音乐的旋律,回响在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7.
海内外美术界人士 ,皆约定俗成地把表现宗教教义、故事和传说等题材的绘画称为“宗教画”。在西洋画领域 ,表现基督教《新旧约》圣经所包容的历史、风俗和圣人言行 ,以及圣像等内容被视为宗教画。在中国 ,佛教经变故事、佛菩萨造像和想象中的极乐世界及水陆画等被视为宗教画。宗教画拥有了如此庞大的美术范畴 ,自然也就成为人类艺术的一座顶级宝库。尤其东、西方宗教画的发展皆经历了上千年的历程 ,有些画种 ,如藏传佛教壁画、唐卡至今未衰。欧洲与中国这两大宗教画营垒各自在继承发展中形成了当今世界最具表现力和影响力的西洋画和中国画两…  相似文献   

18.
赵清爽 《学术交流》2007,(3):189-190
卢禹舜新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画坛·60一代———卢禹舜》,收录了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4年的国画36幅,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系列:《静观八荒》、《唐人诗意》和《欧洲记行》。这些画是卢禹舜绘画的精华,是他勤奋的结晶和追求的硕果。看了卢禹舜的山水画,心中想到两个问  相似文献   

19.
张雪  徐彬 《社科纵横》2007,22(11):173-174
英国小说创作由来已久,在为世人留下宝贵传统的同时,也为后续小说家的创作带来了"影响的焦虑"。在约翰·福尔斯的短篇小说集《紫檀塔》中,主人公对小说和艺术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争论,其中短篇小说《紫檀塔》、《可怜老》、《迷》成为蕴含福尔斯小说创作理念的"逆反批评"三部曲。这些创作理念成为福尔斯本人超越"影响的焦虑",进行小说创作的思想和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20.
(一) 鲁迅在《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一文中,重申了展览会的说明书所揭示的全部展品的两个要点,即“一般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和对于现实主义的根本的努力”。这也正是鲁迅介绍苏联版画的两个基本出发点。前一点讲倾向性,后一点讲真实性。关于后一点,即美术的写实,是鲁迅介绍各种绘画的根本动机。鲁迅对于我国绘画艺术的伟大贡献,从艺术思想和方法的角度说,就是他坚定地引导美术走向写实主义的创作道路。鲁迅概括苏联版画的特点时说:“它不象法国木刻的多为纤美,也不象德国木刻的多为豪放,然而她真挚,却非固挚,美丽,却非淫艳,愉快,却非狂欢,有力,却非粗暴;但又不是静止的,她令人觉得一种震动——这震动,恰如用坚实的步法,一步一步,踏着坚实的广大黑土进向建设的路的大队友军的足音”。这种艺术,使人感到美,就因为它在感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