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斡尔语与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因此,语法、词汇、语音等语言的各要素的关系均很密切。从语言的发展情况看,做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比语法、语汇更容易发生变化。我们找出一些同语义的达斡尔语和蒙古书面语的词汇,通过对它们的元音和辅音对应  相似文献   

2.
在远离蒙古大草原的河湟地区,很早就居住着蒙古尔(moηGol,土族)人。关于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史学界尚未得到统一认识,但在语言学界坚定不移地确认他们操的语言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并且认为与蒙古语之间的差别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可以说河湟地区的蒙古语正是以统一蒙古语的地方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下边我们就蒙古尔语作一些必要的分析,看看它同蒙古语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对探讨土族族源或许有某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秦祖宣  唐林 《民族学刊》2022,13(4):76-87, 139
作为三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语音系习得曾一度是三语习得研究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一个颇具活力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三语音系习得研究主要探讨:双语者/多语者相对于单语者是否具有音系习得优势;三语音系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三语音系习得的理论模型。本文总结和归纳国外三语音系习得研究的成绩与特征。跟踪少数民族学生大学四年的外语学习情况,开展纵向研究。采用神经语言学神经影像学技术与三语习得相结合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探讨少数民族学生三语音系习得。以彝族、藏族、维吾尔族学生为对象,考察其习得英语语调的情况。加强逆向迁移研究,探讨二语(汉语)、三语(外语)对少数民族学生母语的影响,检验音系渗透性假说,考察逆向迁移与语言磨蚀之间的关系。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三语音乐习得中的超音段特征习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青海和硕特蒙古是三百多年前,从新疆迁徙而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三百多年来,他们与其他蒙古族地区几乎断绝了往来,而与藏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相毗邻、相杂居,交往甚为密切。在他们的相互交往中,语言相互影响,使青海蒙古语在语音、词汇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使之与本民族书面语和其他方言有了一定的差异,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民族语文杂志是专门刊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从1979年2月5日出版创刊号,到1990年底已经出版了66期,共发表论文711篇。其中蒙古语族方面的论文93篇,占总数的13%强。《民族语文》面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80种以上的语言,现行文字和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文字40余种,而蒙古语族语言研究的论文竟占所刊论文总数的13%强,这个数字本身表明研究力量的雄厚。一般地说,研究蒙古语族的文章内容充实、材料翔实可靠,有些论文包含着独到的见解,解决了重大疑难问题。在方法上有共时的描写,也有历时的论述。特别是语音研究、方言研究、古文字文献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期加强蒙古语授课专业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新时期蒙古语授课专业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发展性的思想教育目标、设置契合蒙古族实际的思想教育内容体系、拓展网络化的思想教育途径、建立多元化的思想教育评价模式、构建蒙古族朋辈为主体的思想教育队伍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东乡民族的交际工具主要是东乡语,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语长期处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包围之中,不仅语言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主要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语言转用就是语言功能变化的一种。据我们调查,在东乡族自治县的24个乡镇中,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转用了汉语。主动的文化同化、经济条件等是造成东乡民族语言转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作者利用第二手语文资料对康家话的词汇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其词法形态在保安语中的对应形式作了探索。得出了康家话与保安语在语法方面的关系,总体上要比跟蒙古语族的其它语言更接近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围绕内蒙古东北地区蒙古族人(以下简称蒙族人)日常交流用语展开分析了蒙古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现象。在语言文学中所研究的语码转换课题上,中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关注度不够,相关科研文章仍较少。我国十三亿人口56个民族现仍保留着多种语言,随着中华民族经济和交通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带来的语言文化逐渐影响了本地交流方式甚至语言,从而语码转换现象越发显著。本章通过研究和分析蒙古语语码转换,进一步明确语码转换的概念,并分析蒙古语语码转换原因、形式、特征及蒙古语语言文化的走势。  相似文献   

10.
壮族地区的许多学生由于受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在英语语音语调学习上颇感困难.运用对比分析理论,通过对比分析壮语与英语语音语调上的差异来探讨英语语音语调的教学方法,帮助壮族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语音语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蒙汉杂居区蒙生的母语教学问题宝玉目前,在蒙古族青少年,尤其是城镇蒙古族中小学学生中,存在着丧失了母语或正在丧失母语的严重现象。从蒙古语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这个问题已成为蒙古族教育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并...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图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蒙古族图案特点及民俗文化特征从五个方面论述蒙古族民族艺术特征,分析其具体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揭示了图案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激发人们进一步发展蒙古族图案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临夏县,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原保安城附近的下庄、嘎斯尔等地的一些土族也使用保安语。使用人口共约9000人。  相似文献   

14.
读者·编者     
编辑同志: 你刊今年九月号刊登的《裕固儿女跨骏马》一文中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写道:“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裕固族人同时使用三种语言,还是按地区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另外,我还想知道如果他们之间语言不通,那么,他们互相对话用什么语言?  相似文献   

15.
保安语的词汇同蒙古语族其他所有语言的词汇一样,由固有词和借词两部分组成。固有词包括与蒙古语或蒙古语族其它语言同出一源的词、独有的词以及在这些词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词和合成词。调查结果表明,保安语是我国蒙古语族诸语言中拥有与蒙古语同源词数量最少的一种语言。拿借词的情况来看,在蒙古语族诸语言方言中,保安语年都乎话拥有藏语借词最多,保安语干河滩话拥有汉语借词最多。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的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民族性和民俗性融聚的代表,本文力图从蒙古族雕塑的艺术特征、雕塑的材质方面入手来分析其所体现的民族性,从蒙古族的生活用具、宗教信仰为切入点来阐释蒙古族雕塑艺术所体现的民俗性。蒙古族的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从这些物化的文化符号中我们可以洞察蒙古民族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意识。蒙古族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思维观念的物化表现,也是蒙古民族为世界雕塑艺术做出的可贵贡献。  相似文献   

17.
1990年9月笔者同本所贾晞儒、索南才让二人对康家话进行了首次调查,根据调查材料写出了调查报告,本文在此基础上,仅就康家话的语音系统、词汇构成的一些特点作如下分析。 康家话是我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沙里木、宗支拉、巷道三村部分回族在经商交易或家中来人谈话等小范围内使用的一种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据初步分析,康家话里保存着蒙古语族的许多特点,同蒙古语、东乡语、土族语、保安语和东部裕固语相比较,它居中间地位,但与同仁保安语的共同性似乎要多一些。对此,还有待深入研究。由于  相似文献   

18.
脱口三字经     
裕固语 裕固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中部祁连山北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口约1.2万。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居住在该县东部的裕固族使用属蒙古语族的裕固语,称东部裕固语;居住在该县西部的裕固族使用属突厥语族的裕固语,称西部裕固语。它们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是粘着型语言。一部分裕固族使用汉语。也有一些裕固人兼通藏语等多种语言的。  相似文献   

19.
青海蒙古族从迁徙到青海高原以来,相对于蒙古族主体独立生存,于青藏高原这个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丰富了蒙古族文化的内涵。本论文从青海蒙古族历史文化形成的特点入手,对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发展特点,从古代蒙古语书面文学、用古代藏文撰写的蒙古族书面文学、古代蒙古族民间文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归纳其独有的特征,从而,论证青海蒙古族文学在蒙古族古代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保安语是保安族人民的重要交际工具,但大部分保安族在对外交往中普遍使用汉语临夏方言。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东乡语、土族语、东部裕固语、达斡尔语同源,是蒙古语族中具有个性的语言。在积石山县的大墩、甘河滩、高李等村之间,个别词语音上略有不同,但差异很小,且多半为彼此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