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学时短,任务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差且参差不齐,一时难以适应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对自己不能做出正确定位。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提高教学质量与大学本科英语教学顺利衔接,预科英语教学必须做出准确的定位。在此,我们立足预科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教学需求,对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目标做出准确定位,为探索具有民族预科特色的英语教学的新路子,做出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中,建立民族院校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从50年代起,我国陆续兴办了13所民族院校。50年来,民族院校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族院校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民族高等教育中也同样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1998年,我国13所民族院校的在校本科生近35000人,仅占全国高校1.2%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需要人本管理理念,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人本理念引进民族高等教育管理,对民族院校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及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成立了法学专业,全国13所民族大学(院)也先后设立了法学专业,但随着毕业生的增加,法学专业"招生热、就业冷"的情况,使得各高校的法学专业必须面对扩招后如何结合社会需要培养法律人才的问题,民族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更要考虑其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客观的为法学专业定位,即结合所在大学的办学定位,与法学学科的特点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为法学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5.
民族院校音乐学科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完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作出了重要贡献。紧跟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推动新发展、展现新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科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动各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创新发展、传承弘扬中华音乐文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音乐艺术人才、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曦丽 《民族论坛》2012,(12):81-83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对于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建设好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任重而道远,明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定位与责任担当是首要问题。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除具备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外,还具有延伸及特殊的职能,立足这些职能能够进一步履行好其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定位以及教育意义既有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其普遍性包括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及在教学方法上对身心发展的尊重.而特殊性便在于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从语言的定位,语言教育目的的定位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育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旨在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随着内蒙古民族院校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过渡,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和新机遇,各民族院校均面临着师资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诸多症结问题,直接影响了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基于自治区民族院校中长期发展需要,应把学科专业设置、提高师资教学、科研素质及提升院校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使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真正走上内涵式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民族院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伴随新中国走过近六十年的历程。中国民族院校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是在我国这一多民族国家内将民族政策与教育政策有机结合的创举。民族院校自创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民族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族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其教学管理工作对民族院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民族院校办成人民满意的高校,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新时期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规律,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预科语文因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不清晰而在其教学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的情况,提出了以民族预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课程的三种价值取向为基本依据,以课程的文化特征为基本要素的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目标定位原则和方法,以期促进民族预科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民族院校面临着生源结构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信息化、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等三方面的挑战。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对人才旺盛需求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也为民族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共同的道德传统等特性,在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的当代,各国教育的民族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国教育作出怎样的民族性定位选择,反映了一国教育在教育国际化大潮中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景.冷静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辩证应对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在适应国际化大势中完善、光大、弘扬自己的优秀民族特性,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民族高等教育:最好最快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是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而实施的教育,是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而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高等学校(民族学院和民族大学,简称民族院校)、民族自治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班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等几种办学形式。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也成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条件,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其在历史价值上要定位在整体和谐发展,在建构方案上要定位在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在建制形态上要定位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递进的三个层次上进行.构建的支点一要转换思维为和谐社会建构提供理念支持,二要建构分享利益机制,三要营造一个化解高危社会风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学界关于民族社会学的学科归属问题的已有讨论入手,分析了民族社会学学科定位成为问题的原因,检讨民族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和内涵,以及当前应当具有的学术担当.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主流社会和政府部门高度关注民族问题,学者应当在调整和改善我国民族/族群关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民族社会学特殊的学科位置决定其学术担当:从社会学的民族/族群研究角度来看,这个学科应当在问题意识以及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理论在少数民族社会中的适用性方面为社会学界提供线索和思路;从广义民族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学科的贡献在于规范的社会科学方法在民族/族群研究中的应用.“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对民族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任务,民族社会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民族工作部门应明晰自身在此项工作中的职能,准确定位,并通过有效途径,发挥其在民族地区行政管理、资源储备及人才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试论民族高等院校的历史轨迹梅进才,权生鳌正确认识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任务。研究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无疑对深化民族院校改革,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合格人才,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本文试通过对民族高校发展历史的回顾与探讨,就民族学院的...  相似文献   

19.
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特有规律和特点,用创新精神,找准办学定位,建立创新体制,探索创新方法,推行完全的学分制,开展开放式思维和开拓性人格创新教学活动,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郑洲 《民族学刊》2022,13(7):33-40, 14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民族院校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通过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以课程思政协同推进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初步提出了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内容设置及教学体系设计,以期实现从“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