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同志讲:"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途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和根源,是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国发展,是56个民族的协调发展;全面小康,是56个民族的整体小康;中国富强,是56个民族的共同富强;中华复兴,是56个民族的全面复兴。要实现56个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强,就必须处理好团结与发展的关系。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民族都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华文化,主体科学合理,自信才有支撑。什么是中华文化?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内涵特质进行了新的概括,"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即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这一概括与我们党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既定表述一脉相承,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又平等地对待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既考虑到了国家文化的统一性,又充分地尊重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独特  相似文献   

5.
大河上下、长城两边,斗转星移、岁月沧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我们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中华文明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要赓续中华文脉,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无疑,在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进程中,那些彰显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那些诠释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那些体现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那些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把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代表我们经历的非凡奋斗、坚守的理想信念和建设的美好家园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使我们得以安身立命、心灵所系的山川大地,都属于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五代十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政治上的分裂和军事上的对峙时期,但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并未因此而中断。这一时期,北方游牧文化区的各民族不断南下进入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区,促进了各游牧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并通过与汉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政治上的相互借鉴、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对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在新形势下,如何理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的精神?民族地区如何进行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共享实践活动的成果,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化交往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相互交换、占有、融合和利用,不同文化之间互通有无,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文化交往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表现出时间性和空间性等特征。研究新疆各民族文化应当以文化交往的历史追溯作为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形塑发展,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确认知新疆各民族文化,既要立足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史,更要以中华文化作为大背景和大视角;既要着眼于新疆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的历史,更要放眼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既要看到新疆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更要看到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凝聚。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政策的开放,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事业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经济和科学文化各方面突飞猛进。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不仅给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文化教育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而且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往来更加密切,更加广泛。不同民族的相互往来需要有一种共通的语言来沟通思想,进行交际。在我国现有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在各民族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因此,长期以来,各民族都自然而然地把汉语汉文作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岁  相似文献   

10.
姓氏作为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血缘关系符号,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姓氏文化是生命力最旺、凝聚力最强、感召力最大的人文历史情结,是认知民族文化的伟大基石;民族融合是中华姓氏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华姓氏兼容并存、多元一体的精髓所在;5000年的中华文化可以说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交流的历史,各个民族的姓氏制度相互渗透,对中华姓氏的起源、发展和结构形成影响重大,尤其是少数民族融合因素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多元一体法文化:中华法系凝结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是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它凝聚着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吸纳了少数民族优秀的法文化成果,是各民族的法律文化与法制经验相互交流与吸收的结果。各个少数民族在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少数民族的习惯法与民间法,同样构成并丰富了中华法系的内涵。在统一多民族的古代中国,经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推动,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法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国家共识的情感纽带,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紧紧围绕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展开,增强中华儿女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牢思想之基、凝聚精神伟力。  相似文献   

13.
杜莉  王胜鹏 《民族学刊》2022,13(12):127-133, 159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上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互鉴发展,形成了唇齿相连、难以分离的多元一体格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元明清是中国多民族大交流、大交融的重要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交融十分频繁,具有双向互动、双层兼备、互鉴创新的特点,相互间传播、吸收与借鉴,既涉及食材、饮食品种等物质文化层次,也涉及饮食习俗、制度与饮食思想等非物质文化层次。同时,它们的交流交融具有双重作用,既是各民族饮食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蓬勃发展的助推剂,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国饮食文化走向辉煌,也从饮食文化这一独特领域有力地助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牢固与壮大。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规律认识的历史性飞跃,拥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然而,民族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制约瓶颈。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不能忽视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利的相互作用,不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成是民族地区的专属事务和民族地区统战民族工作部门的专有任务,不能把汉族文化当成中华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不能只要共同性,不要差异性。在具体实践进路上,民族地区要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方向,夯实物质基础,坚持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平台,科学规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阐释"中华文化"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论证构建、弘扬现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关系.最后,重点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及建设途径作了探索.作者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是它的民族性、多元一体性、包容性和创新性(时代性).其建设的具体途径是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和坚持保护中华民族多元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合理地、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各民族文化的同时,发掘利用各民族文化中内容健康、积淀着民族思想道德特质的精神因素,使之融入现代精神文明中,以提升各民族的精神境界;在现代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积极创新等.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中国,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与亚国家层面的"各民族"都被称为民族,这就造成语义的模糊、混用和学界的困扰争鸣;在英文翻译上也难以精准表述,目前的两种译法nationality和eth-nic group都引起一些异议。民族概念必须以尊重历史、符合现实、符合我国的族际政治和民族关系为原则。本文试提出当今中国亚国家层次的各民族,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应平等地称之为"族元"———即共同形塑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贡献的族类单元,英文翻译取用National ethnic unit。文章对"族元"这一概念的意涵进行了阐释,从历史史实、宪法精神、学理层面和国际视野展开了论证。对National ethnic unit进行了英文词语分析,将其与nationali-ty,ethnic group等作了比较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今年11月20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胡耀邦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在纪念他,怀念他。因为胡耀邦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成效显著的民族观。这就是“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种新的民族思想观,对于民族团结,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创新、发展新型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思想观(“三个离不开”),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历史文化上说,“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原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一体多元的整体。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汉族…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作为中华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增进各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知、培育中华文化认同和实现中华文化自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文化共生理论视角,中华文化根植于多民族文化共生,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交融创新的结晶。这一从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到共生性的中华文化,并最终指向共同性的中华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逻辑层次,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学生由中华文化认知内化为中华文化认同,最终外化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塑造行为自觉。因此,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应贯穿于学校中华文化教育的始终,包括开展共生性文化认知教育,增进文化自觉;深化交融性文化情感教育,增强文化认同;强化规范性文化实践教育,实现文化自为。  相似文献   

19.
民族之间交互式的融合是中外民族关系中永久的主体。当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的产生、发展、壮大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同周围的少数民族之间保持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关系。正是因为汉族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成份存在,汉族的风俗、方言才如此复杂多变,汉文化才如此绚丽多彩。也正因为汉族同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在血缘上相互吸纳,地缘上交错杂居,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才如此坚不可破。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国家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着力推动民族文化工作和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综合处处长刘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