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除了独特的民族语言,湘西文化传承符码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民歌、舞蹈、戏剧,习俗、节日,服装服饰、生活用具……这些浸润着民族和地方特色、洋溢着浓郁民族历史文化气息的符码,既是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又是解读和破译湘西土家族、苗族关于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历史记忆、生活憧憬的意象符号。  相似文献   

2.
广西那坡壮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之中,生产习俗、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交际娱乐等等民俗活动对那坡壮族民歌的生成、传承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内生型制度引导仫佬族文化传承组织、文化传承行动者个体,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有利于提高仫佬族文化传承功效。组织场域、制度资源、行动系统、文化-认知系统是仫佬族文化内生型传承制度运行的基本要素。社会规范机制、模仿机制、共存博弈模式体现了仫佬族文化内生型传承制度的运行机理与实践规则。  相似文献   

4.
郗春嫒 《民族学刊》2013,4(2):10-16,94-95
全球化浪潮使得布朗族如其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正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如何有效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要。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布朗族传统教育的模式及其功能发生了改变;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地成为当今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尽管它正面临传承与发展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族民歌不仅是鄂伦春族音乐文化的核心要素,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黑龙江地区鄂伦春族民歌文化深入田野调查基础上,就其传承中由于"现代性"进程造成的后继乏人、歌词汉化与歌唱语境消失等问题及成因加以梳理和澄明,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文章认为,文化系统的转型、生产生活方式的变更及人口城镇化发展是主要成因.故此,拓展传承群体、建设"圈群"、强化族群音乐文化认同是鄂伦春族民歌改善传承困境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6.
黎族民歌是黎族原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民歌担负了文化传承的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视作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黎族民歌是黎族人集体创造的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记忆,集聚着他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上的自我认同.黎族人利用歌谣守护着传统和教育后人,不少的生活知识、祖先历史、宗教观念以及风俗常例等,皆依民歌的口传方式世代相承.黎族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系统,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民歌不啻为黎人口传之"文典"也.  相似文献   

7.
黎族民歌是黎族原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民歌担负了文化传承的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视作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根脉。黎族民歌是黎族人集体创造的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记忆,集聚着他们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上的自我认同。黎族人利用歌谣守护着传统和教育后人,不少的生活知识、祖先历史、宗教观念以及风俗常例等,皆依民歌的口传方式世代相承。黎族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系统,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民歌不啻为黎人口传之"文典"也。  相似文献   

8.
在仫佬族传统的婚姻模式中存在入赘婚和嫁娶婚,"两头走"是21世纪初仫佬族比较盛行的一种婚姻模式。过礼和上香两种仪式共同促成了仫佬族"两头走",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两头走"是仫佬族传统文化应对现代文明自我调适的结果,对整合家庭资源、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壮大人口与增进族际交流、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应在与仫佬族文化具有相似性的地方鼓励"两头走"的婚姻模式,作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蒙古族传统民歌的传承普及的最佳途径是把这优秀的传统艺术引入到民族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与研究之中,并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按照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常规教学方法和步骤,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演唱艺术教学实践,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演唱人才,再通过他们的传唱使这珍贵的艺术世广泛深入的演唱代相传。  相似文献   

10.
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仫佬族,其民歌类型丰富,功能多样。古条、随口答和口风作为仫佬歌的基本类型,具有培育和强化民族认同、展开人际交流、传递经验、表达情感、斗智逞强、进行消遣娱乐等民俗功能。仫佬歌还呈现出三个层次的当代意义:全面地反映和展现民族生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体现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团结;另外,仫佬民歌与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的共享,表明整个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和谐的一家。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教育是民族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博物馆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创设良好条件,成为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大课堂,并促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为民族文化传承事业注入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教育是民族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博物馆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创设良好条件,成为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大课堂,并促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为民族文化传承事业注入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符号,而与节日相关的仪式活动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承担着族群赋予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在此,以广西罗城仫佬族银氏"五冬"清明节祭祀活动为例,探讨该祭祀活动在仫佬族节日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本文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论述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讨论了民族优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总结了现有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困境,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侗族传统教育,指侗族民间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它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侗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研究侗族传统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侗族优秀的教育传统,而且对发展当前的民族教育事业,也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对解放前侗族传统教育相关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6.
杨丽萍  赖程程 《民族学刊》2021,12(10):91-97, 128
以歌代言的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主体以丰沛的情感表达对宇宙、天地、山川以及圣灵的崇敬之情,也通过民歌演唱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壮族歌者心之所系、情之所寄、梦之所萦、魂之所牵和灵之所托,皆同他们的心灵感悟和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他们的情感生活实乃壮族诗性传统得以传承与延续的人文根基。因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民歌习俗的保护与传承,应当涵容世世代代壮民族的情感体验和壮阔情怀,通过体悟壮族的情感世界,探索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领悟壮族诗性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核心精神,感知壮族诗性传统中蕴含的情感表达与心灵寄托的文化智慧,唤醒日趋淡漠的诗性文化记忆,铭记壮族经历过的欢乐与忧伤,重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建立起符合天地人伦本性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悟与表达机制,凝聚民族复兴的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民歌中,恩施土家族民歌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整个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恩施土家族民歌传承和保护,可以赋予民族强有力的文化生命力,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进而绽放出恩施土家族民歌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针对恩施土家族民歌传承和保护调查展开深入研究,希望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民族文化的发生、存在和传承的形态来概括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传统 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进行重点比较。笔者认为,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生型式应属原发型,其 突出的代表是稻作文化和壮泰民族语言,这是由壮泰民族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决 定的,也是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最大的共同点,与壮族不同的是因迁徙的关系,泰族文化带有 移植的性质。在存在型式方面,壮泰传统文化均属于兼容型,但兼客文化的历史背景及对象 则不相同,对壮族来说,主要是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而泰族则主要是受印度文化影响的结 果。在传承型式方面,壮泰传统文化应属连贯──重组型,这是由构成壮泰民族文化的四个 层面十二个文化丛结所表现出来的连贯性、重组性和创造性来决定的。但在具体的传承渠 道方面,壮泰又有较大差别,壮族主要通过社会教育,而泰族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壮族地区的 学校教育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脱节,而泰族地区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盘王大歌》是瑶族地区历史悠久并且流传较为广泛的传统歌谣,受到多人传唱。《盘王大歌》的传唱是瑶族人民重要的信仰和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这对瑶族的文化发展和传承又有很大的帮助,对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盘王大歌》中,处处都表现着对民族文化的信仰和传承,这样的民族信仰和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盘王大歌》传唱至今,仍然有这许多的生命力和蓬勃朝气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南岭瑶族的《盘王大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讨论,更好的了解到《盘王大歌》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土族作为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农牧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创作了大量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涉及民歌和舞蹈两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随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生成发展环境的变化,土族地区部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处于濒危消亡状态;应采取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不断探寻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