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目前对律师的监管实行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的两结合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完善律师惩戒制度,需要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进行职能定位,合理划分惩戒权限;设立律师协会惩戒机构,分设立案调查室与律师纪律庭,赋予相应的职能;完善律师惩戒的立案、调查、听证、审理、复查程序,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建立司法最终救济机制,对律师惩戒进行合法和合理性的审查。  相似文献   

2.
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南京国民政府的公费制度经历了贷金制度、免费公费制度与奖学金制度三个不同的形态.抗战期间贷金制度与免费公费制度的出台,固然解决了大批来自沦陷区青年学子的生计问题,但也占用了大量的教育经费,从而形成了严重的中等以上教育与初等教育经费倒挂现象.1947年推出的奖学金制度,则反映了政府方面力图改变此种弊端的努力与教育体制转换的艰难.  相似文献   

3.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6,15(10):61-62,65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蝗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蝗灾是民国时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高度的续发性、继起性,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以及时间长、分布广的特点。自然原因与政治的腐败、战乱的频繁、经济的衰败、文化的落后等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使民国时期蝗灾肆虐。蝗灾对当时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法律职业之一的律师,其业务能否为律师所垄断,是否为律师垄断,这与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和律师制度完善与否有密切关系。在法律日臻完备的今日,律师业务垄断制度的建立越来越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现代律师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蕴含在政治文明中的民主精神的一种外化,是政治文明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一经产生又反过来对政治文明的发展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律师制度及律师在政治文明建构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们对司法公正的保障作用以及律师作为制约权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7.
律师作为西方法律制度的产物 ,在中国法制近代化过程中被引进 ,对中国走向法制文明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考察近代领事裁判权及会审制度入手 ,探讨在华外籍律师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及其正反影响 ,并系统阐述了近代华人律师及近代中国律师制度诞生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8.
百年来,中国律师制度虽曲折发展,却始终自成体系,进而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新中国建国初期律师制度的探索和发展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的重要历史渊源和发展基础,由于当时政治工作重心偏离,再加上学术界多为宏大的历史叙事,造成相关律师制度文献研究资料的缺乏.目前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基本材料的描述或者意识形态的表达,理性地学术分析更是凤毛麟角.本文试图通过相关史料的整理,并以建国初期律师制度发展路程的决定元素为视角进行解读,从而深化对建国初期律师制度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试论律师独立与律师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执行职务独立自主 ,不受任何干涉 ,是律师执业的特殊需要 ,有其存在、发展的内在规定性。要改革现行律师制度 ,方可实现律师职业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安徽自古便是渔产丰富,鱼市贸易发达之地.清末以来,因内外种种原因,安徽地区的鱼行获得了新的发展.民国时期,安徽鱼行在经营内容上趋于多元,经营规模上逐渐增大,经营范围上得以拓展,彰显了安徽渔产贸易的发展.虽然鱼行的经营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剥削,但鱼行贸易的发展为改善城镇百姓的饮食条件,促进安徽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民国时期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实施公医制度来解决。为此当时的学者们分别从公医制的实施意义及实施公医制的具体方法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指导意见,很大一部分与医学教育的制度相配套。经过个别医学校的试验成功后,公医制得以初步成型,并对当时的医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方文化》期刊是民国三十五年(1946)由北方文化社主编,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发行并在晋察冀解放区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文化刊物。该期刊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并主要反映解放区的政治、文教等方面情况,作品的主流意旨在于揭露国民党统治的腐败、歌颂解放区斗争生活、宣传土地改革和边区文艺运动。该刊的封面设计与内文编排均有许多独到之处,编辑理念较为纯熟,其面向的读者较为广泛。该刊的编创团队强大,刊出的文章水准较高,具有开阔的文学视野和进步的政治意识,特别是对当时解放区的民主改革建设和文化体系建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该刊也是此时期河北珍贵的集成性文化史料,该刊还被学界评为“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的农会出现于清末,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它都是一个研究农学、讲求农务的新式职业团体.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一起致力于农民运动,共同组织农民协会.国共分裂后,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也在农民政策上发生了大的转向.在完全推倒过去农民协会的基础上,在新的农民政策下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农会系统,其农会工作的目标与路向被确立为通过组织农民对农民进行控制,并在政府及党部的指导下发挥一定现代社会组织的作用,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这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民协会当成是一种革命政权组织的发展模式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民初知识分子受官本位观念的长期浸淫 ,奔竞求官蔚然成风 ,社会风气因之败坏。社会进步舆论从批判和抨击官本位观念入手矫正社会病态心理 ,引导知识分子树立独立自我意识 ,成为自食其力、人格健全的共和国民。这预示着知识精英反思和重塑国民性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交易竞争型经济。竞争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有竞争法的局限性,导致了竞争法制的不统一和调整市场竞争关系社会效果不显著,因此需要制定一部规制市场竞争行为的基本法律——市场竞争法通则,以解决当前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竞争法通则以确认设定和保护市场竞争力权为核心,并贯彻市场竞争力自由发展、市场竞争自由和共同发展权绝对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就民国时期东北移民潮形成的历史原因作一探讨,主要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移民空间与垦殖的需要,移民图生存、求发展的主观需要以及军阀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移民的政策等方面进行述论。  相似文献   

17.
民国文论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的推介、阐释、论述和传播,为民国文学倡导“真的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主张“自我抒情”,注重非理性主义精神的表现,提供了极具广度和深度的理论支持。同时,民国文论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文学思想和主张,为推动民国文学三大思潮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平台,为民国文学确立现代意义的创作原则,建构现代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劫匪草寇 蹂躏三雷——民国时期的雷州土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匪是民国时期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时人有道 :“南路土匪之多 ,为广东全省冠 ,亦可说为全国冠 ,而雷州土匪之多 ,又为南路各属冠。”本文对民国时期雷州土匪长期猖獗原因之独特、作案手段之狠毒、为害社会之酷烈和下场之可耻等方面作一较全面、系统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东南大学民国时期的军事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南大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190 2~ 1937.7.7)的军事教育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军国民教育”思想指导下 ,三江、两江优等师范学堂时期 ,设有“兵式体操”科目 ,并一直延续至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国立东南大学改组为第四中山大学后 ,军事教育开始从体育科目中脱离 ,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目。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后 ,至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而西迁重庆前 ,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军事教育和军事管理模式 ,为后来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成立于1935年1月5日的新疆蒙古文化促进会(简称蒙文会),是一个群众性文化团体。蒙文总会下设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和基金委员会,并在三个委员会的基础上,推选出常务委员会。从总会到各地分会,其资金主要靠蒙古各部落的捐款和王公贵族的个人捐助,省政府也给予一定的补助,但是补助很少。蒙文会对新疆的民族文化教育发挥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