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我国目前对律师的监管实行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的两结合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完善律师惩戒制度,需要对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进行职能定位,合理划分惩戒权限;设立律师协会惩戒机构,分设立案调查室与律师纪律庭,赋予相应的职能;完善律师惩戒的立案、调查、听证、审理、复查程序,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建立司法最终救济机制,对律师惩戒进行合法和合理性的审查。  相似文献   

2.
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南京国民政府的公费制度经历了贷金制度、免费公费制度与奖学金制度三个不同的形态.抗战期间贷金制度与免费公费制度的出台,固然解决了大批来自沦陷区青年学子的生计问题,但也占用了大量的教育经费,从而形成了严重的中等以上教育与初等教育经费倒挂现象.1947年推出的奖学金制度,则反映了政府方面力图改变此种弊端的努力与教育体制转换的艰难.  相似文献   

3.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6,15(10):61-62,65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蝗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蝗灾是民国时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高度的续发性、继起性,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以及时间长、分布广的特点。自然原因与政治的腐败、战乱的频繁、经济的衰败、文化的落后等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使民国时期蝗灾肆虐。蝗灾对当时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法律职业之一的律师,其业务能否为律师所垄断,是否为律师垄断,这与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和律师制度完善与否有密切关系。在法律日臻完备的今日,律师业务垄断制度的建立越来越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现代律师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蕴含在政治文明中的民主精神的一种外化,是政治文明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一经产生又反过来对政治文明的发展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律师制度及律师在政治文明建构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们对司法公正的保障作用以及律师作为制约权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中国律师制度虽曲折发展,却始终自成体系,进而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新中国建国初期律师制度的探索和发展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的重要历史渊源和发展基础,由于当时政治工作重心偏离,再加上学术界多为宏大的历史叙事,造成相关律师制度文献研究资料的缺乏.目前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基本材料的描述或者意识形态的表达,理性地学术分析更是凤毛麟角.本文试图通过相关史料的整理,并以建国初期律师制度发展路程的决定元素为视角进行解读,从而深化对建国初期律师制度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律师作为西方法律制度的产物 ,在中国法制近代化过程中被引进 ,对中国走向法制文明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考察近代领事裁判权及会审制度入手 ,探讨在华外籍律师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及其正反影响 ,并系统阐述了近代华人律师及近代中国律师制度诞生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9.
试论律师独立与律师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执行职务独立自主 ,不受任何干涉 ,是律师执业的特殊需要 ,有其存在、发展的内在规定性。要改革现行律师制度 ,方可实现律师职业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安徽自古便是渔产丰富,鱼市贸易发达之地.清末以来,因内外种种原因,安徽地区的鱼行获得了新的发展.民国时期,安徽鱼行在经营内容上趋于多元,经营规模上逐渐增大,经营范围上得以拓展,彰显了安徽渔产贸易的发展.虽然鱼行的经营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剥削,但鱼行贸易的发展为改善城镇百姓的饮食条件,促进安徽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民初知识分子受官本位观念的长期浸淫 ,奔竞求官蔚然成风 ,社会风气因之败坏。社会进步舆论从批判和抨击官本位观念入手矫正社会病态心理 ,引导知识分子树立独立自我意识 ,成为自食其力、人格健全的共和国民。这预示着知识精英反思和重塑国民性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民国时期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实施公医制度来解决。为此当时的学者们分别从公医制的实施意义及实施公医制的具体方法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指导意见,很大一部分与医学教育的制度相配套。经过个别医学校的试验成功后,公医制得以初步成型,并对当时的医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国前期,傅增湘三任教育总长,这一时期的教育部相对而言最为稳定。他一方面近承范源濂执政思路,在用人及施政上延续已有局面,保证了教育部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远绍蔡元培余绪,任内连续三次召开全国性专门教育会议,商讨民国教育发展大计,并据此修正和完善各项教育法规,把教育部施政水平推进到新的阶段。傅增湘三次任期内教育部的种种作为,不仅对当时教育事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民国教育的后续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政府方言政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1912~1949)有关方言史料(社会层面)的梳理,在描写和分析了民国时期政府的方言政策后,对其在中国现代语言规划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民国精神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并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精神理念,它不仅包含资产阶级革命派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同时还兼具反帝反封建思想及民主共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民国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为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乃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整合力量。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陕西的社会教育事业较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试验阶段、推广兴盛阶段、衰落停滞三个阶段。这个时期的陕西社会教育事业内容广泛,包罗万千。抗战时期边区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教育事业蓬勃兴起,与陕西国统区形成鲜明的反差,而陕西国统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法定职权与事实具有不一致性、党化教育色彩比其他省份更加浓厚,民国时期陕西社会教育只是昙花一现,发挥的作用很是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绅士已由一个封建特权阶层演变为一个具有特定身份属性的社会和职业群体,其地位和作用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学术界对于民国绅士涵义的理解颇多争议,或统称为地方精英,或将其等同于地方豪强、地主,还有人统以"劣绅"目之。这些说法或过于笼统,或失之准确,难以准确概括民国绅士的内涵及特性。民国绅士是指在民国地方社会因拥有一定的旧式功名、新式学校教育背景或具有为官(或其他公职)经历而具有某种政治、经济、知识或文化优势并在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不同于官员也有异于民的地方精英力量。  相似文献   

18.
进入民国后,通过裁撤“客邮”、取缔民信局,广州邮政权利得到了统一。这一时期广州邮政业在战争中曲折发展,无论是管理还是经营业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这一时期整个广东邮区与上海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探讨其原因对于今天广州邮政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度量衡与天文立法、音律三者是我国中华古老文明的基础,是民众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凭借,是百物制度的标准,也是国家政权统一的象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 民国时期,地处东部沿海的上海市,开始了全市度量衡标准的划一与度量衡新器的推行工作,最终完成了划一工作,促进了民国时期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杭州,在社会习俗不断改良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失范问题.在休闲方面的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以赌博之风为主的一些旧习的复起和愈来愈盛的奢靡之风.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