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执政合法性指涉的是政治权力得到人民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的程度.一个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会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流失和增减,中国革命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稳固的执政合法性基础,随着建国后历史方位的变迁,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逐渐建立在经济绩效和政治、社会公平之上.它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执政理念与普世价值的创造性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理 《学术研究》2004,(11):14-15
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使之取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对提高党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执政效率,提升和发挥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重要来源的"人心向背"不是抽象,而是具有综合规定的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这个"人心向背"是建立在大势所趋之上的反腐败大快人心与促民生大获人心的有机统一,这个"人心向背"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意愿与执政能力的有机统一,这个"人心向背"是理论认同与切身践行的有机统一。我们倡导和践行"人心向背"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自己奋斗目标的过程,立足"人心向背"来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不仅有利于我们党员干部转变执政理念、提高执政能力、把握执政规律,而且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共产党,从而在共产党领导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以制度转型逐步确立了执政制度认同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指导、公共文化塑造、政治环境民主和社会秩序稳定共同生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认同的空间维度。同时,通过构建执政党学习机制、社会成员参与合作机制、执政制度治理机制和改革成果共享机制,实现拓展社会成员的执政制度认同空间维度。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必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执政理念隐含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之中,并通过各种执政活动回答"为谁执政"、"怎样执政"和"长期执政"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为谁执政)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手段(怎样执政)的运行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不断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宗旨和原则的中国特色的人权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不倦的追求.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权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历史.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人权体制在理论和实践中实现了新的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权体制结构的新特点,开创了中国历史人权体制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人权概念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接受人权观念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权理论。我国在人权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重要的历史成就,人权进步的理论和现实表现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话语是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一种有效媒介.对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民"是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政治话语,在国家认同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在道德上被国家赋予了神圣性.在政治实践层面,"人民"的期待和需求得到了满足,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民"的尊严、地位、身份、贡献得到了国家的承认."人民"的未来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人民"这一政治话语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中起到巨大作用,还在于"人民"这一政治话语有效地利用了党代会这一政治仪式空间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超品 《学术探索》2014,(10):15-18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处在一个多维关系的统一体之中.本文旨在阐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深入理解“中国梦”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唯一执政党.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就必须在执政实践中坚持先进的、科学的执政理念,并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改进和完善执政方式、遵循执政规律.探析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期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宪法的价值中 ,最重要的价值是保障人权。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第四次 (2 0 0 4年 )修宪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彰显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理念 ,将使我国公民权利的保护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政党为了维护他的执政地位都要不断建构他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执政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执政、服务,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构是统一的。通过对大众进行社会分层的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特点,采用更具可行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其不变的宗旨。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观闪烁着理论创新的光芒,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诉求。它在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反映着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过程,其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它的确立对丰富和完善党的执政理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生态与政治的联姻推动着生态政治的形成与发展。生态政治的重大价值追求是生态安全。生态安全观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安全观的新安全观,也是一种新的政治观和新的人权观,对于政治价值观、政治结构、政府职能、政治稳定以及公民社会的建构都具有重要影响。执政党的生态执政观、生态型政府建设、生态型公民社会的培育,是推动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生态安全理念建设、生态安全制度建设以及生态安全行为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合力,推动着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关键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连接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总结党执政的经验、探索执政的规律、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政党政治视角,处理好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的关系,对于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总结党的执政得失,维护执政地位是尤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而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选择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先进文化是一切优秀历史文化的荟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内推力。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来说,能否选择先进文化的指引并始终代表其前进方向,决定着自身、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历史表明,把握住文化选择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就抓住了理解中国现代化的"主线"。在21世纪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先进文化选择等几个方面的关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