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九个根据地之一。它象巨人一样屹立中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原前哨鄂豫边区是在1938年10月日寇侵占武汉,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鄂豫边区的党组织正确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没有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较为翔实的史料,介绍了新四军领导人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开辟盐阜、苏中,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开展、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做好友军工作,收缩愿意抗日的地方武装,打开海上军需和物资的运输通道,不断发展壮大抗日力量,率领军民奋勇抗击日寇、汪伪、韩顽的疯狂进攻,为打开抗日新局面和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华中抗日根据地救亡歌曲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0年底,何士德、章枚、孟波、贺绿汀、沈亚威等著名音乐工作者先后到达华中抗日根据地。他们积极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用战斗的歌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励民众团结抗日,对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打击日寇起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彭雪枫将军是新四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之一,他于1925年在北京大学投身革命,随后参加红军,经历了四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之初,时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雪枫,和参谋长张震率领一支几百人的新四军游击队员挺进淮北地区,创建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同时创建了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师部驻在淮北泗洪县半城镇。1944年4月,日寇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中原战役,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国民党军队不战而溃,中原大片河山沦于敌手,中原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下,生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在受日寇、伪军残酷的军事“扫荡”的同时,还受到日伪的经济封锁,给抗日根据地带来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军需民用得不到保证。为战胜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困难,根据地军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进行经济建设。淮南抗日根据地同全国其他根据地一样,开展了根掂地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6.
据一九三○年底统计,全东北朝鲜族人口有六十三万零九百八十二人。他们大都聚居在延边四县、南满的磐石和东边道(通化、长白、辑安等地)地区及北满的宁安、饶河、密山、珠河、汤原等县份。朝鲜族人民具有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九一八”前后,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在东北建党、建立抗日武装、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打击日寇,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胡士弘 《老友》2009,(2):10-11
抗日名将张爱萍单枪匹马走敌后,开辟皖东北根据地;大智大勇反"扫荡",收复和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华北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先开辟的抗日 根据地。它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近20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的研究引起 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吉林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一九三二年在中共满洲省委直接领导下,由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工农反日游击队(又称东北工农义勇军,通称磐石游击队)共同创建的,是东北抗联初期即游击队时期我党创建的第一批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存在两年半之久。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以红石砬子山及其北鹿的玻璃河套为中心,方圆达百里的山区。一九三二年五月,磐石游击队在这里诞生,并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辟了磐石、海龙、东丰、桦甸、永吉、双阳、伊通等县边境地带的广大抗日游击区,对打击与牵制敌人,发展抗日武装起了重要作用。一九三四年底,部队离开这里向长白山区腹地转移,开辟了新的根据地。磐石游击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后来发展成东北抗联第一军,成为南满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各级党政军领导人灵活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团结一切抗日的力量,开辟和巩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坚固基础。同时各级领导人根据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具体的实际情况,对统一战线加以灵活运用,使得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统一战线除了具有全国统一战线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统一战线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实现国家的统一,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浙西抗日根据地,是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四军按照党中央关于发展东南的战略部署,由其主力一部于1943年南下浙西后逐步开辟的.其地域包括钱塘江、富春江以北与以西的郎广长、天北、天东、杭嘉湖四个地区之长兴、孝丰、安吉、广南、吴兴、武康、德清、余杭、临安、新登、富阳等11个县.它北靠苏南,西连皖南,以天目山为依托,京杭国道横贯全境,乃是我军拟大举跃进东南,准备收复日寇占领下之京、沪、杭的前进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12.
1939年底──1940年10月 ,刘少奇在皖东主持中原局党政军领导工作。刘少奇为创建皖东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坚决地贯彻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正确路线 ,把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与皖东的抗日实际相结合 ,直接领导了皖东军民进行反“扫荡”反“磨擦”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过程中 ,刘少奇在根据地建设、群众工作、政权建设、发展根据地经济、特别是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并付之实践 ,使皖东根据地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斗争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3.
1938年2月,彭雪枫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来到河南,担任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军事部长、省委统战委员会主任,开始了他中原抗战的戎马生涯.随后,又先后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区党委书记、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要职,驰聘于竹沟、豫皖苏、淮北等地,进行抗日斗争.他坚定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创造性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动员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创造和开辟了豫皖苏、淮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原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创造性地贯…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二月十六日,日寇向我淮北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大“扫荡”,淮北根据地军民在彭雪枫、邓子恢等同志领导下,经过三十三天的浴血奋战,碎粉了敌伪的大“扫荡”,为抗日战争史谱写下光辉的篇章。这次斗争情况及其胜利的原因何在?其意义若何?现将这些问题论述于后。  相似文献   

15.
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建的特点及贡献蒋亚飞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陆续向敌后挺进,开辟、创立了十多块抗日根据地。其中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最年轻的一块。对此,尽管已有一些研究著述,但对其创建的特点、贡献等专题缺乏深入探究,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管窥,以求教...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法制史研究在1979年以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多局限于陕甘宁边区。从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而言,开辟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新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法制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以及与其他根据地法制史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年,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率领八路军、新四军挺进苏北敌后,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党注意到要巩固和建设好抗日民主根据地,必须加强文艺战线的建设少奇、陈毅等领导同志即十分重视革命文艺团体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毛泽东指示下,新四军部队挺进华中地区,开辟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和新四军部队的大力协助下,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新政权、开展减租减息、组织大生产运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这些举措不仅使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在政治上享受着空前的民主与自由,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了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全面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苏北盐城,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开展华中敌后抗战、积聚人民革命力量的战略要地,也是敌、顽必争之地,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后,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等我党我军高级领导机关相继迁驻盐城,特别是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党中央力挽狂澜,发布命令,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5月又于盐城成立了中共中央华中  相似文献   

20.
河南抗日根据地 主要创建领导人:王树声、戴季英、皮定钧、徐子荣等。 创建时间:1944年。 区域位置:河南西部嵩山、箕山地区和陇海路新安、渑池段南北地区二十个县。 军队:豫西抗日独立第一、第二支队,豫西抗日游击第三、第四支队。 创建及发展概况:1944年春,日寇为了打通从北平到广州、南宁的大陆交通线,摧毁国民党政府为美军提供的空军基地,向国民党战场豫湘桂地区发动了新的进攻。4月,日寇由豫北、晋南大举进攻河南,国民党汤恩伯、胡宗南等指挥的四十万大军不战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