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ffice尴尬事     
《可乐》2006,(3)
古语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不论哪行都能做出一番事业,殊不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尴尬",这尴尬有的出自行业本身,有的出自做那行的人……  相似文献   

2.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上海首届青年创业夏令营”活动。经过几天的培训,我对于“创业”这个词的含义又有了新的认识。什么叫创业?不少人会说,不就是开家店、当个小老板吗?其实不然。中国有句古话叫“成家立业”,这个“业”字就是指一份稳定的事业。从收入角度来说,这份事业可以让你和家人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能够赡养你的父母,能够抚养你的孩子,全家还能够出去  相似文献   

3.
独自闯出一片天空,或者集结三五个好友的力量,合力干一番事业,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梦想。创业需要梦想,但是光有梦,不付诸行动,再美的梦也难以成真。很多人会问,创业成功的奥秘在哪里?来看看下面这两个故事吧,或许会对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单付营单付营同志:税务机关可以强制执行合伙人的家庭财产,但应保留其家庭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合伙债务应首先由合伙企业的全部财产承担,不足部分才由合伙人负连带无限责任。无限责任即合伙人对合伙债务的承担不以其出资额为限,当合伙人的出资不足以清偿合伙人应承担的合伙债务时,合伙人应以沈某与他人合伙开办了一个粮油加工厂,由于经营不善,欠税不能限期缴纳,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税款。请问税务机关能否强制执行合伙人的家庭财产?其个人财产清偿。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  相似文献   

5.
1997年8月1日起实施的《合伙企业法》为处理合伙企业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因合伙情况复杂,纠纷种类多,合伙企业法不可能囊拓。司法实践中对合伙企业债务与涉及的合伙人债务如何承担、清偿以及如何适用法律往往难以准确区分和把握。本文拟就如何区分和清偿合伙人与合伙企业债务及法律适用问题谈点认识。 一、合伙债务清偿的法律基础和前提 合伙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由此可见,合伙企业具有下列特征:(1)合伙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都是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2)合伙人设立合伙企业必须订立合伙协议;(3)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4)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无限连带责任是指合伙债权人有权要求一个或几个合伙人偿还全部合伙债务,合伙企业债务多少,合伙人有义务偿还多少,合伙企业财产不足偿还,合伙人用个人其他财产偿还,其偿还数额超过应承担份额,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合伙人是指依法订立合伙协议,能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作为合伙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能够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3)法  相似文献   

6.
失业不失落     
《可乐》2006,(5)
很多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当初也没能找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你或许不信,但倘若一出道就有一份温饱或小康薪水的钢铁饭碗,谁还愿意去辛苦打拼?又哪会混到飞黄腾达的地步?失业,但无需失望,不要堕落!  相似文献   

7.
正阿里巴巴集团2010年开始试运行"合伙人"制度,2013年上市时正式抛出"合伙人制度"。之后,为了与法律意义上的"合伙制企业"相区分,马云创始的"合伙人制度",在术语上更多地被规范化为"事业合伙人制度"。实际上,探索实施"事业合伙人制度"的企业,阿里巴巴并不是第一个,华为实行合伙人管理模式已超过10年,2015年更是开始发展全球合伙人持有公司的虚拟股份,雷军的小米也从一开始就具有"事业合伙人制度"的鲜明色彩。后经万科总裁郁亮喊出"职业经理人已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报上登载了《一位女县长的烦恼》,于是引起了一番激烈的论争.争论的焦点是:当妻子走上领导岗位,面临家庭与事业的矛盾的时候,作为丈夫,应该怎么办?有的人主张丈夫应该充分理解妻子并且全力支持妻子.有的人认为,妻子既为人妻,就要以家庭为主,为家庭负责.甚至认为,既然不能兼顾事业与家庭,说明女性到底不行,还应退缩到家里……  相似文献   

9.
玩具总动员     
如今,创业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对于他们而言,自己打造一番事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重要的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及个性的展示,哪怕是开一家小杂货店!就像本文的主人公——洪曦明和张桉梁两个大男生一样,已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于是,精彩迭出。从竞争对手到合作伙伴合伙开店并不稀奇,在年轻  相似文献   

10.
合伙企业内部权力配置结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伙企业是一种典型的人合企业,合伙人之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关系、合伙经营关系和连带责任关系,决定了合伙企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都没有完全与合伙人分离。由于合伙企业本身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法律便赋予每个合伙人平等地参与合伙企业事务管理的权力,从而形成了合伙企业独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内部权力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1.
合伙企业是一种典型的人合企业,合伙人之间形成的财产共有关系、合伙经营关系和连带责任关系,决定了合伙企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都没有完全与合伙人分离、由于合伙企业本身没有独立的的法人资格,没以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法律便赋予每个合伙人平等地参与合伙企业事务管理的权力,从而形成了合伙企业独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内部权力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个人合伙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加诉讼,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中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个人合伙是全体合伙人聚合对外的外在表征,合伙与全体合伙人存在人格上的混同,以合伙名义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全体合伙人的共同权利和义务;与此相适应,在民事诉讼中,个人合伙是形式上的诉讼当事人,而实质上的诉讼当事人则为全体合伙人.  相似文献   

13.
“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自己当小老板”。也许这是许多寻常百姓的梦想。现在上海正掀起一股“创业潮”,几乎每天都会诞生创业者。他们有的是工作几年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辞职创业的人;有的是自己创业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下岗、失业人员;也有的是以第二职业从事创业的在职者;还有的是刚从校园中走出来创业的学生。那么你想创办自己的小企业吗?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留心一下创业培训。  相似文献   

14.
再过几星期,就要放暑假了,你在这一档长假中有什么计划呢?想充电、提升"战斗力",还是想打工、为求职早做准备,或者和同学一起背上行囊远游天涯……也许,你现在还没有盘算好。过个精彩暑期需细细谋划,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的暑期计划吧,或许会对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要创业就需要资金投入,启动资金成了横亘在创业者面前 的一道难题。如果你家底殷实或尚有积蓄,也许问题不大。然 而幸运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个人创业者不得不遭遇融资难 这个"创业瓶颈"。 困难肯定是有的,可是,创业还得继续。多种市场化和社 会化的渠道,已经向个人创业的资金需求亮起了绿灯,多样 的创业融资套餐在为创业者上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有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你会放弃所有而走上前途未知的创业路吗?如果你的第一次创业失败,花完了你所有的积蓄,你还会再次创业吗?如果你第二次创业依然失败,甚至已无家可归并身负外债,你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为自然人)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以及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得出结论:普通合伙企业财产非个别合伙人所有,而应该为合伙人所有成员共同共有,所以合伙人盗窃普通合伙企业内部财产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最后,笔者陈述了处罚这种盗窃罪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有限合伙创业投资组织形式是在公司制形式、合伙企业形式和资金信托管理公司等创业投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 ,在一些地方立法中 ,出现的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一种新的创业投资形式。它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技术创新领域 ,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它是由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 ,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资额为限对有限合伙承担责任 ,普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不参与有限合伙的经营管理 ,有限合伙的管理机构由普通合伙人组成 ,负责有限合伙的经营管理 ,执行合伙事务 ,作为对外代表等。如何规范这一投资形式的法律环境 ,在立法上可借鉴国外法律 ,制订一部全国适用的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形式的《创业投资法》 ,将有限合伙创业投资形式放置在《创业投资法》中 ,从创业投资的组织形式、法定要件、分配机制和税收政策着手 ,专门为鼓励创业投资发展量身定作 ,以完善我国创业投资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政府近期正式启动了"鼓励扶持创业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表明,上海将在杨浦区率先建立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并适当提高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免担保开业贷款额度。优惠的政策条件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潮",很多中职生也都跃跃欲试,经营起了网上商铺。毕业后,你是否准备创业?本期,我们就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合伙企业的会计主体、合伙企业的持续经营两个基本会计理论问题进行了讨化会计主体的明朗化要以企业经营独立性的发展为前提,针对合伙企业不完全符合会计主体的特征,提出了合伙企业为“准会计主体”的概念,并在会计处理上严格划分合伙人的个人财产和合伙人投入合伙企业的财产。针对合伙企业存在不符合持续经营含义的情况,提出在合伙企业解体之前的正常经营过程中,仍视其为持续经营的观点,并在合伙人变动而使合伙企业发生中断和续起时,根据会计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