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它是孩子对大自然、对未知世界表现出来的好求新、求知欲最为旺盛和突出的时期。小学科学作为科学的启蒙课程,能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索科学、构建其科学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探究合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掌握科学知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借此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发展为学习兴趣,指导他们通过细心观察和思考,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养成客观严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但学生进行未知世界的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它起着引领作用、点睛作用,学生的科学探究倚重教师的有效指导.有效指导策略很多,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主要利用生动的导入、关键处指导、疑难处指导和多维度利用指导资源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让学生对学习科学课程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在教材的处理上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才能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是一种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是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本文阐述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具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学科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动机和行为,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达成高中化学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存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对于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科学素养等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用“科学探究”的过程来探求知识,认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科学课本中安排了许多专题的探究活动。一般地,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包括六要素: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并运用自如,是每个教师所着力追求的。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往往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问题或观点。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因势利导开展探究。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科学课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探究科学知识必由之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因此在科学课实验教师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给足学生探究时间,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掌握探究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两篇教学设计中,两个团队教师创新设计,找出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的契合点,创设支持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在交流思考中积极主动建构相关的科学知识。逾越课堂内外时空,创设主动学习情境,满足个性学习需求两个团队成员不谋而合地打破课内外的学习时空,将"太阳系组成"学习内容前置于课前,将课中未涉及与"太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应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大胆猜测,创新设计,科学探究,反思升华,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效率.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构建有效小学科学课堂的思想认识、备课、优化细节、课后探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踏实认真、悉心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实现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以此改变目前科学在人们认识中的偏见,对小学科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董必兴 《科学咨询》2008,(10):36-36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质疑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新的时代呼唤课程改革,新的课标要求教育创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将科学探究列入了内容标准,要求将学习重心向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笔者认为: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就要解决好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故试图借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能力培养的体会回答"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问题,与广大教学同仁们交流,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是在原自然课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的课。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指教师基本的探究教学和学生以探究为本的学习。而学生的探究学习,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而重视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吴洪敏 《科学咨询》2003,(10):17-18
引导初中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必须进行教学科学教学的探究性.科学教学过程也应是一种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蕴含着教育的本质.在初中化学教育中,要创设认知冲突,激化探究欲望;从应用入手,深化探究意识;启迪思维,发展探究能力.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搞好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是在原自然课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的课.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指教师基本的探究教学和学生以探究为本的学习.而学生的探究学习,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而重视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主动探究的教学情景、构建开放教学的模式等方面去实现,培养创新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彭宏 《科学咨询》2007,(16):49-50
新的时代呼唤课程改革,新的课标要求教育创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将科学探究列入了内容标准,要求将学习重心向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物理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笔者认为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就要解决好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故试图借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能力培养的体会回答"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问题,与广大教学同仁们交流,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9.
学法指导进入课堂,是教学取得成效的新突破。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教学提高效果的重要手段。所谓学法指导,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对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以及发展学习能力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进行的指点和引导。学生指导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法指导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它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化裁,选择运用。下面就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立足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运用生活化的实践素材,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式的探究活动,让他们在收获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情感,为他们今后成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知识、情感及能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