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的理念很好,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全国各省市、各学校都纷纷的行动起来,而且形式多种多样,甚至各种赛课、研讨会都突显新课改的理念。我个人经历各种课改研讨会、优质赛课活动等等。我觉得课程改革应该强调"有效性",至于"高效"是后来最求的更高目标。现就课改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观点。一、有效的备课通常说备课要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这个"三备"确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学中作用越来越大,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这对管理合作学习小组和学习是否高效显得犹为重要。笔者认为是许多教师都进入课改误区:一味执行“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合作”的课改理念,而完全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所以是“浅草”,收获不大。在新课改中,教师应承担怎样的角色,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困惑。  相似文献   

3.
有效课堂的理念在新一轮课改中尤为强调,当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者去实现这一理念时,难免步入一些误区。将眼下盛行的“情景创设”“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了课堂必需品,将课堂打造成热闹的“舞台”,出现了一些我们需要反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明确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不管是昌乐二中的“271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十四中“531”教学法,其核心都是一个,就是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老师由知识的讲授者变成知识的引导者。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最终实现终生学习,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引起教师对旧课程的全面反思。“教案革命”就是新理念与旧课程“交锋”后不可避免的一场风暴。新课改后的中小学体育课教案与旧的体育课教案相比较,在教案形式、教学内容、组织教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而课改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完成,而要保证课改的成功,教案的实用性必须跟上其变化,新的教案应该具有动态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之后,全国各省市也相继进入了高中课改实验阶段,课改历时9年,课堂教学也逐步得到了完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操作者对新课改基本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颇,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走入一些误区,笔者谈几点看法。一、错把教学目标当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许多课堂上,教师都会利用黑板或导学案出示并让学生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诚然,课前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  相似文献   

7.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乃至“身体健康第一”。这些课改指导思想同样适用于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班主任应成为班级建设的引导者、协调者、合作者,成为班级管理平台的搭建者。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都能“动起来”,人人都有参与锻炼的机会,成为班级的主人。小组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随着我校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具有实效,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新观念,现在已是一个很时尚的话题。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自己不断的获取各方面的关于新课改的信息,让我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感悟。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提倡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创新学习。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教材方面,我们如终要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中走出来,有机整合利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许海峰 《科学咨询》2010,(14):75-75
现状探究: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的构建和基本素养的养成。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新课改中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部《新课标》的召唤下,目前的音乐教学改革可谓是如火如荼。新教材、新教法培训,赛课、说课、研究课,还钉铺天盖地的论文、教案评选……搞教学改革肯定是好的,但笔者在某市的《新教材新教法培训会》和《重点中学赛课》中所见的一些“改革课”却让人不知所措——为动而动,忘了所授何课《新课标》要求淡化知识淡化技能,注重学对音乐感受与体验,因此强调学生的参与。这个“参与”在这里被明确为让  相似文献   

11.
文雅 《科学咨询》2007,(16):30-31
新课程改革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沐浴在春风中,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向前走,我越来越感受到:它有着生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它给予了广大教师滚滚的新鲜“血液”。在不断地“充电”和“造血”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领悟着新的理念,透过新课改,看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到学生,我都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即将在重庆实施,在2010年暑假期间,我们参加了重庆市新课改集中培训及国家网上培训,在这个培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课例,这些课例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很有体会,也让我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当今职业教育课改的方向,“五环四步”教学模式以此为主要理论依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做中学。本文是以管弦乐器音色辨析之《彼得与狼》听赏课为例,结合“五环四步”教学模式进行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4.
认识是理念的先声,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课堂是理念的物化,状态是课堂的生命。我们的课改,就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为核心。所以,课改伊始,我就一直致力于阳光灵动思品课堂的构建。一、思品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为了解学生对思品课程学习的认识,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构建阳光灵动思品课堂,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15.
“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其强调综合育人也是现阶段金融专业落实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能够确保各部分均符合人才培养的标准,进一步连接产业、实现创新。文章以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为例,深度分析“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模式的内涵,剖析问题,进一步加强对该模式应用方式的研究,从岗位需求、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等多个角度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课改给我们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理念和发展空间,校园的每一处都萌发着课程改革的生长点。部分教师却为了“新”而在课堂上搞花架子,图热闹,反而喧宾夺主,无益于学习知识。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注重策略的有效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达均 《科学咨询》2009,(24):29-29
新课程改革为课堂吹进了一股春风,关注学生主动地“学”成了新课程倡导的核心。近几年在课改实践中是泪水与欢乐并存,几多感慨,自己的教学方法也不断地接受新课改的洗礼。  相似文献   

18.
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一门工具课,是为各学科服务的,我并不否认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个功能,但是如果仅仅是工具,那小学完全没有开这门课的必要。要想打破这个传统认识,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一起给这门课注入生机和活力。本文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评价激励等学习方法,实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被动“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和“我爱学”。  相似文献   

19.
石泽洪 《科学咨询》2007,(10):24-24
认真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所以教师都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课时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它的质量高低,将影响到一堂课质量的高低,它必须做到完整、规范、科学、严谨。我认为,在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组织和活动安排上,课时教案应体现“课改”的理念,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遵循课时教案的共同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练习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展智力并提高各种思维能力而精心设计的一种课。在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许多老师都很注重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但却忽视了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这就导致了练习形式单一,内容重复,为练而练,从而把练习课变成作业课、习题课,对数学书上的习题仅仅是做完了了事,课堂作业也只是走过场,应付了事。而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持续时间短,做为低年段的数学教师,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一堂练习课中能自始至终地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什么样的练习课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不感觉到枯燥疲惫呢?通过近几年的低段数学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上好低年级数学练习课应该做到的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