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旭 《科学咨询》2015,(2):5-6,1,3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教育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转作风、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提质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8.2%,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1万人,首次突破百万大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4%,人民群众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1,(50):47-47
到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0%、93%以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2015年毛入学率达87%以上。普通高校本科生招生规模达到1.6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5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两会上,重庆率先归还“普九”欠账的做法受到温家宝、曾培炎、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两个100亿元分别投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这意味着,重庆教育即将翻开新篇章。面对重庆教育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我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就是竭尽我的智慧和力量,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措施,推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那就是2007年实现全市高质量的“普九”,到2010年实现“普十二”即普及高中教育,到2015年实现普及大学教育即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4.
重庆教育实现三大突破 "直辖以来,重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黄奇帆说,最近这些年,重庆教育有了三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全面实现"普九"教育;二是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0%,高于全国80%的水平,重庆计划到2012年把高中普及度提高到97%,基本实现普及高中;三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之声不绝于耳,且见诸声势浩大的行动。成绩似乎令主事者陶醉,经常挂在口上的主流话语是: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这些耀眼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所谓跨越发展带给教育的是祸是福?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存在深刻分歧。  相似文献   

6.
高校贷款“黑洞”如何填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张:快速发展的奇迹 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仅为108万人,2006年达到了540万人,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毛入学率达21%,10年之间高校的规模扩大了5倍。此前,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每年都以近百万人的速度递增,一路飙升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不仅包括建设一流的普通高等教育,更包括建设一流的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实现成人教育补偿功能的主要载体,它对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没有机会通过普通高等教育完成大学教育的各类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按照国家规划,"十五"期间,高校入学率要达到15%,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要达到1600万,其中成人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要达到700万.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我国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张曼平 《决策探索》2007,(13):23-25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有待扩大,质量有待提高 经过近8年的高速增长,我省高等教育与全国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弱势地位仍没有根本改变.2005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7%,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差距扩大了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公用事业的基本特征在于公共利益性和典型的规模经济。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公用事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面临投入资金不足的压力。以高等教育产业为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2.5%提高到2005年的19%;普通高校在校生由2000年的556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从近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情况看,其中高校自筹部分达到60%以上。当前我国高校几乎惟一的融资方式是向商业银行贷款。这种方式的融资期限较短…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3,(36):26-26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394万人农村留守儿童2271万人 日前,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亮点数据包括:2012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4.s%,中等职业教育占据半壁江山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局部趋紧。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构建普职教育的“立交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9年,上海市认真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一批学校克服了教育资源紧缺等困难,全市共招收高职学生1.05万人,比1998年增长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教育资源仍不充足,毛入学率不到三成,同时出现了新生放弃入学问题。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生选择了出国留学、复读或就业.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分析该问题可以得出,新生弃学的结果导致原分配其所得的有限的宝贵教育资源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这属于教育不公平,是教育制度、政策不完善引起的不公平,需在填报志愿和录取等环节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咨询》2013,(1):6-7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改造农村中小学校268所、新增市级重点中学10所、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满意度居全国第二……2012年,市教委着力推动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有,全市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在2013年里,我市在改善教育民生方面,又将通过哪些举措,来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学有优教"?重庆商报专访了市教委主任周旭,对2013年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黄奇帆 《科学咨询》2008,(12):I0002-I0002,1
过去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重庆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最显著的标志是:第一,"两基"人口覆盖率,从全国第26位,到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普九"目标;第二,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第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十年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到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过去五年我市教育的跨越发展,彻底改变了重庆教育是全国"洼地"的落后面貌,为今后五至十年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国庆 《决策探索》2011,(18):82-82
自2007年5月郭兴水任鹤壁市鹤山区文教体局局长以来,该局深化学校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使“两基”水平进一步得到巩固提高。目前,辖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以上。该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项测试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市定目标,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截止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接近1500万人,在学研究生超过90万人,高等继续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日趋频繁,呈增长趋势。学生伤害事故便成为高等学校不可避免的固有风险,越来越成为困扰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师行为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做到“事故少发生,损失有补偿”:一、完善学生伤害事故立法…  相似文献   

17.
从1993年3月到2003年3月,李岚清同志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两届政府的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教育工作长达十年之久。这十年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这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职业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各项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教师已成为受全社会尊敬和羡慕的职业;民办教育发展加快,多形式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广泛、活跃,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十年间,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有的问题已有了解决的方向和基础。这十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年平均增长20%,2002年达5480亿元,是1993年的5倍多。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一定程度上逐步缓解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自1999年起,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到2002年,各类高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15%。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和进步。从这期开始,本刊将节选《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一书中的部分内容刊发,请读者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从1993年3月到2003年3月,李岚清同志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两届政府的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教育工作长达十年之久.这十年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这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职业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各项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教师已成为受全社会尊敬和羡慕的职业;民办教育发展加快,多形式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广泛、活跃,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教育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十年间,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有的问题已有了解决的方向和基础.这十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年平均增长20%,2002年达5480亿元,是1993年的5倍多.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一定程度上逐步缓解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自1999年起,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到200 2年,各类高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15%.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和进步.从这期开始,本刊将节选<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一书中的部分内容刊发,请读者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多数产品与服务供过于求的市场背景下,多数行业的卖方市场不复存在,但我省优质高等教育仍保留卖方市场的某些特征,消费需求强劲。尽管我省高校在校生规模2003年已达55.7万人.18-22周岁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6%提高到14.1%,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由32人提高到91人,但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瓶颈问题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我市完成教育“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围绕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奋斗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八大重点教育工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育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教育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一、二00五年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深入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1、全面完成了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