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阶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和探讨的中心,本文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简述其阶级理论的观点,以此反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坚守继承、完善发展或修正颠覆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张勇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118-122
波朗查斯与密里本德是当代两位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政治学家,他们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国家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两人分析国家的方法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两人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这些差异导致了一场两人围绕着国家理论问题展开的论战.这场论战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理论的研究,对两人各自政治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论依附理论及其对深化马克思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启示江丹林如何深化马克思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即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这是摆在我国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拟从第三世界依附理论的视角作一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依附理论的理论渊源作为非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4.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人类很快就要进入 2 1世纪。在新的世纪中哲学将朝什么方向发展 ?将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这是近年来中国和西方哲学界、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都在热烈讨论的问题。中国哲学存在的条件及其本身状况都不同于西方 ,它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走向必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然而当代中国是面向世界的中国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与整个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已融为一体。因此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变化与西方哲学也必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研究外 ,中国哲学研究还包含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哲学、学习和借鉴国外哲学等诸多方面 ,…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异化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重大课题。从理论内容上看,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更深地打上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烙印。正是从这一基本理论倾向出发,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人道主义和人的问题置于一个崇高的地位,把异化问题作为他们文化批判的中心内容予以了深度的关切。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正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族发展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民族发展问题已在民族理论学界受到重视。许多同志强调要把它作为民族理论学科研究的最重要对象。同时,就民族发展的某些实际问题的研究也有了多方面的收获。本文主要就几个理论问题作一探讨,以促进民族发展研究的深入。 一、我国民族发展研究要参照当代世界“发展研究”的理论和学术背景 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自身强大和现代化问题。本世纪50年代初,西方各国开始重视发展问题研究。60年代初,“发展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出现在美国和欧洲。随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和苏联、东欧等国也对“发展研究”加以重视。“发展研究”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独的“发展学”,而是一门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研究”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受到重视的,即产生了研究第三世界国家  相似文献   

7.
"形式的意识形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态度。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西马理论家对西方文论史和美学史上关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进行对话的结果。詹姆逊和伊格尔顿对形式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将其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从而使其成为西马文论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中缺少对形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致使其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吸收和借鉴西马的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诗学应该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云刚 《东岳论丛》2007,28(1):121-123
席勒美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之间虽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在对异化问题、美和艺术的批判与救世功能、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看法等方面却极为相似。席勒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他却能在近两个多世纪以前就先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阐发,这充分验证了其美学思想所具有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北方论丛》2010,(2):139-141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他们的批判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大众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心理机制批判相比,技术理性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维度。卢卡奇、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和哈贝马斯等人都在技术理性批判方面有独到的贡献,研究他们的理论,对于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诸种批判理论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与适用范围问题是当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焦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存在论与认识论双重内涵,是科学性、建设性、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些国内外学者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西方社会微观意识形态的分析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他们未能深入理解宏观意识形态与微观意识形态的关系,混同了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功能,并带有明显的扩展意识形态研究视阈的泛意识形态倾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  相似文献   

11.
战后在西方学术界所形成的现代化理论的“正统”范型(the orthodox paradigm),与在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的“激进”范型(the radical paradigm),构成了当今国外现代化和发展问题研究领域的两个主要范式。以上两个产生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背景之下,并且在理论渊源、方法论和基本命题上均截然不同和相互对立的主流范型,是否适用于对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包括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这是当前现代化和发展理论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回答此一问题,这里有必要从方法论和基本命题两个方面检讨一下现代化/发展理论两大范型的基本得失。  相似文献   

12.
阿尔都塞论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起就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不理解这一关系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列宁早已指出:“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①然而,这个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这个问题进行广泛研究,首先是在西方学者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开展起来的。阿尔都塞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独具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它有指称"虚假意识"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双重内涵.早期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虚假意识"的内涵,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完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认识论转向;而阿尔都塞、齐泽克与詹明信则继承并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的内涵,着力于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完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论转向.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应该是科学性、存在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程度不同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但由于缺乏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宏观把握和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系统研究,因而他们无法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工作.  相似文献   

14.
依附论在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道路选择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一种对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替代方案,其理论目标在于探索第三世界贫困的原因及寻找摆脱不发达状态的最佳路径。依附理论的叙事结构中,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定义为"致害者"与"被害者"的关系。实际上依附论者在自身的理论体系构建和理论论证演绎过程中存在缺陷,因此,第三世界"被害者"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该理论叙事至多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第三世界国家由于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而蒙受的耻辱,仅仅为补偿要求提供道德的合理性罢了。  相似文献   

15.
冯海波 《北方论丛》2011,(2):123-126
19世纪以来的理论、艺术和政治研究发生了广泛、持续和深入的文化转向。文化转向这一客观、动态的过程也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中逻辑展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创了文化批判的先河;立足于精英主义立场的法兰克福学派则以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发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批判,但他们仅仅把大众文化看做文化衰败的标志;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反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精英主义立场,立足于大众文化的动态研究和批判研究,补充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的不足;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则大大促进了文化批判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经济学是“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新兴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目的是研究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在摆脱了殖民主义桎梏、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以后,如何发展民族经济,消灭贫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本来是关系到亿万第三世界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可是由于政治上、文化上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这门学科并没有诞生在发展中国家,而是诞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这就在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的方法等方面造成许多先天性的缺陷。就研究的出发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以世界的领导力量自居,自认为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完  相似文献   

17.
异化理论是许多西方思想家认识社会的重要武器,以"异化劳动"为基点,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开拓了其后来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沿着"异化"分析的理路继续前进,从多层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消费是资本逻辑的必要一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察觉到,伴随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社会资本逻辑的发展,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生存所需,而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符号。消费异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消除消费异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资本逻辑的基础上展开对消费异化的批判,力求达到资本逻辑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回到哪个马克思?让哪个马克思走入当代?正确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回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能够让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走入当代,我们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根本立场,破除对马克思的神化观念和非历史观念,辨证对待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观点,认真地研究马克思的全部思想,并对其发展进程作出具体的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与批判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单纯的武装暴力革命转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总体性革命。这种文化转向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以深刻而敏锐的方式切入了20世纪的核心问题。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主体性的文化革命观,到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现代社会的全方位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关注着20世纪人类的精神状况和文化境遇,即普遍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问题,这应当是决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定位的最基本的特征。其理论资源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马克思学说的批判本性;二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理论思潮的文化批判理论。前者显示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性和思想根源,后者则暴露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各种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批判理论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