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着基于非对称信息、低违约成本、固定利率和风险积聚的制度缺陷,应按照市场法则要求,运用金融工具,通过建立高校及学生信用评级查询子系统,违约风险分摊子系统和违约风险规避子系统,重新构建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在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国家财政、高等院校、借款学生、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各方之间实现对违约风险的均衡分摊、均匀分散和有效规避,纠正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2.
自从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政以来,助学贷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解决了银行惜贷问题,贷款金额有了较大增长,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在这一政策中受益,然而贷款违约率却一直居高不下,本文探讨了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现状及违约原因,提出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率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贷款性质、学生就业难、收入低、贷后管理难度大、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决定了其高风险性,需要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来化解。但现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违约预防制度不健全、风险补偿制度有缺陷。应从以下两大方面予以完善:健全违约预防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环节、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资信查询系统、个人资信征询系统、失信惩戒制度;科学构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国家担保制度、私人担保制度、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金融支持手段,对保障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对银行的定位不恰当,导致银行惜贷、拒贷;对高校的定位不恰当,导致高校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借款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违约成本较低,导致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正是这种利益冲突与博弈,造成了国家助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难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美 《云梦学刊》2008,29(4):57-59
国家助学贷款推行近十年以来,帮助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但从金融机构反馈的数据来看,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风险问题.建议设立组合基金为商业银行减负.根本解决银行"惜贷"问题;从分析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入手,建议完善个人征信系统.设置灵活的还款机制.尽可能降低违约风险,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为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属高风险贷款,且受社会因素及贷款学生个体因素影响,拖欠、逃避等违约行为凸显信用危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着违约预防制度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存在缺陷,以及社会环境和个人不利因素的缺陷。应科学构建政府、银行、高校三方权责分明的风险防范制度体系,以期对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家实施助学贷款己数年 ,意义重大 ,成效显著。然而随着还款高峰期的临近 ,贷款的违约率、逾期率升高 ,增大了风险 ,使助学贷款工作步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国家必须加快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同时 ,商业银行、学校和个人也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积极配合 ,使助学贷款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相似文献   

8.
美国实行了45年的"联邦担保助学贷款"制度被美国国会中止执行,其原因主要在于联邦担保助学贷款对高校学费高速增长的推动、贷款成本及违约率居高不下、金融机构双向盈利而纳税人承担风险以及并没能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学生入学藩篱等方面。美国国家担保助学贷款制度实施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事业制度建设有值得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9.
沈日晶  孙月 《理论界》2007,84(8):241-243
本文以信息经济学基本模型为研究框架,针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制度,依照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模型解释助学贷款违约率过高的原因,以及在学生信用体制存在与否的不同情况下,银行与学生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即银行是否选择借贷,究竟借贷多少,学生是否还贷等问题。结论表明,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自主程度以及信用体系的尽快建立和健全。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国务院批准实行的无需经济担保的,由政府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其目的在于保证教育机会平等,维护社会稳定。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缓解了学校资助家庭困难生经费不足的矛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现状及原因分析随着前两批国家助学贷款受助学生的还款期限相继到来,尽管有些地方政府推出了诸如:受助学生如在毕业前提前还清贷款,地方财政将全额贴息等优惠政策,但是助学贷款的如期归还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根据中国工商银行长沙市岳麓山支行提供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模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自1999年启动以来,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强力推进的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不同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国家助学贷款基干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和基本要求具有三种模式.一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三是政府担保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自不同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信用档案与助学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学位学生、研究生发放的一种无须任何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该项政策实施几年来,使数以万计的贫困学生通过"绿色通道"步入国家的高等学府.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相关商业银行对违约高校亮出了借贷红牌.  相似文献   

13.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困难学生求学的一项重大措施,主要由各大银行具体实施。但由于此贷款是一项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银行面临着极大的潜在贷款违约风险。因此,要推动助学贷款顺利实施,构建大学生个人诚信机制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来源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及助学贷款风险主要来源程序式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非自愿违约风险以及制度性风险,并针对风险来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思圻 《兰州学刊》2005,(4):234-237
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涉及到财政、金融、教育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该制度从2000年起在全国高等院校全面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然而这一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演变及发展状况,进而对2004年6月8日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新规定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国际贷款制度的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旨在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按新机制运作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主要包括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承办银行招标确定、财政贴息方式、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强化监督功能的设计等自身制度性局限等;全国、各省、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额度与人数等指标的范围过窄、数量偏少和指向集中等不平衡性日益暴露;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牵涉的政府、银行、高校等有关各方认同心理仍然缺乏。重视、梳理、破解这些现实困境是有关各方持续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不少问题,阻碍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增加贷款种型、考虑供给方利益、合理设计产品等措施,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以来,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而受益,顺利完成了学业。但近年来,在还款上出现了一些学生不守诚信的违约现象。因而,探讨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对于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与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展,但区域总量不足、贷款覆盖面过窄、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从区域经济基础、教育资源、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助学贷款工作的历史状况等方面入手,利用公因子法对国家助学贷款区域性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试图找出影响助学贷款发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的贷款和还贷过程是商业银行和学生之间的博弈。在贷款时,双方是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规范贷款政策、提高商业银行甄别能力、增加绩差学生的粉饰成本,有利于提高贫困学生贷款的机率;在还贷时,双方是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降低银行的追款成本、加大对违约学生惩罚力度以及建立学生的信用档案、增加对学生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助学贷款的还贷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