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泛珠-东盟”旅游合作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泛珠三角”作为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在建设“无障碍旅游区”的过程中,应顺应建立更为密切的中国—东盟合作的发展趋势,发挥自身与东盟旅游合作的优势,利用与东盟旅游合作的制度安排的多样性以及旅游合作中的机遇、机制和平台的多重性特点,开展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对接,建设“泛珠三角—东盟旅游经济圈”,将“泛珠三角”建设成为“中国—东盟旅游经济圈”的桥梁和枢纽。  相似文献   

2.
龙裕伟 《学术论坛》2008,31(1):108-112
首次中国一东盟理论专家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包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三个新经济试验区之一;通过开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以使南中国海变成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湖";泛北部湾合作要建立符合各方利益、开放式的次区域合作模式;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点区城是环北部湾地区;泛北部湾合作要充分突出海上合作;要利用"东西经济走廊",开通中国-东盟运输与旅游"直通车",早日实现运输和通关便利化;以搭乘中国经济增长快车为合作主线之一,把北部湾发展为中国向东盟直接投资(FDI)的跳板来推进泛北部湾合作;动员政府、企业及企业家、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力量广泛参与泛北部湾合作;重点推进"两廊一圈"合作;发挥广西在泛北部湾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联合广东、海南等地区共同推进泛北部湾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积极推动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发展,事关广西建设全面小康、建成中南西南战略新支点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广西城市群发展现状出发,在剖析制约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发展需要采取区域联动、产业同构、交通共建、市场同体、环境共治、服务同线、制度同建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韦福安 《学术论坛》2008,31(1):178-181
16世纪以来法国经历了宗教渗透、建立交趾支那殖民地并取得越南的保护权,通过中法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的商约和界约,法国掠取了滇、桂、粤三省的铁路权和矿权,随后强租广州湾,最终完成了"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建构.经济图强化了法属印度支那和滇桂粤的地缘政治优势,尽管具有侵略性,但无疑也加速了"环北部湾"地区的近代化发展步伐,对当今"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是有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加快广西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斌 《学术论坛》2006,(7):125-129
积极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建设,是广西近几年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的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面对“中—越‘两廊一圈’”的发展态势,广西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更需拓宽思路,以新的思路和对策推进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本文在阐述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泛珠三角经济圈内部区域差异的多角度对比分析和层次划分,深入探讨了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的客观基础及其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社会科学》2008,(11):15-25
对东盟开放合作是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抉择。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与对东盟开放合作的战略构想强调顺应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以提升泛珠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为战略目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等机制为平台,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经贸合作为重点,以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切入点,以开放开发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以粤港澳珠三角为龙头,充分依靠泛珠三角区域整体优势和依托全国的力量,大力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对东盟开放合作,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国际化发展。实现其战略构想,应进一步明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国际化发展思路、设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加快与东盟机制的衔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加强政策探索、创建和完善开放合作平台、先易后难务实地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的开放合作、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及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完善科学决策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泛北部湾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鹏 《学术论坛》2007,30(8):88-90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圈次区域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和发展.在泛北部湾发展战略的研究上,应当针对当前的重点、难点,突出创新要素,尤其是强调制度创新,构建合理的发展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9.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精心设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打造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是环北部湾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重中之重.环北部湾区域旅游产品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区域旅游产品合作还必须拓宽和深化.文章在对环北部湾旅游产品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环北部湾旅游产品设计一体化、营销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具体思路.这对新一轮旅游开发建设和环北部湾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沿海工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阳  王琼 《江淮论坛》2008,(1):62-68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沿海经济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形成,使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就以此为背景,从经济区现在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沿海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由此得出影响沿海工业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经济圈发展特征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耀 《学术界》2003,(6):48-57
城市经济圈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现在通常认为 ,有三大城市经济圈 ,即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圈 ;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群构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圈 ;以及以北京、天津、唐山、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城市构成的环渤海城市经济圈。本文探讨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特征和未来前景。首先从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界定“城市经济圈”的概念 ;然后比较三大城市经济圈的主要发展特点 ;接着分析三大城市经济圈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和面临的共性障碍 ,并提出推进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开拓东盟市场的必要性、东盟电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入手,通过对“泛珠三角”电力资源现状及区域电力资源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区域电力资源开发整合与协调开拓东盟电力市场的基本思路和方略,以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区”进一步的实质性形成和发展,促进与东盟经济圈的全方位对接互动,推动两大经济区资源共享与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按照区位相近原则规划的城市经济带(群、圈),如果缺乏强势的经济集聚中心和优势产业的支撑,就缺乏应有的属性.构建城市经济圈.要致力于形成和强化投资热点效应.利用热点效应集中区域内外的优质资源.城市经济圈是同土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必须与国土主体功能规划相结合.安徽应该按照一主,多次、立体型布局的战略思路,构建以沿(巢)湖经济圈为核心、沿江城市群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的"一个核心、两个城市群"的"三沿"省域城市经济圈,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全开放、立体型、跨越型、现代型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强化安徽城市经济圈在区域经济中的整体竞争、规模竞争、创新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战略提出后,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乌鲁木齐城市群发展问题被摆上议事日程,有人主张两市尽快合并,我们认为关键不是匆忙的经济区划合并,更重要的是建立两城市合作的长效机制--合作剩余的分配.惟此才能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变行政区划城市管理为经济区域城市管理,促进人口聚集,形成收益递增的城市跃迁路径,使乌鲁木齐城市群在合作共赢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城市群、旅游圈的基础理论,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中基本形成的以上海、北京、广州、沈阳四大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环渤海湾和东北三省的四大城市经济圈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构造辽宁中部城市大旅游圈,实现辽宁中部城市群新的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欧盟教育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在探讨中国与东盟教育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应将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跨境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策略选择,进一步丰富其实施计划,并逐步推进关键工具开发.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群发展中的经济圈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验、国际竞争以及我国的实践都显示,城市群的崛起带动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区域资源的整合决定着经济圈的发展,要以市场为主导,不断整合区域内外资源。城市群总体规划的水平决定了经济圈空间的拓展。笔者认为,总体规划要立足长远、思路清晰、具体可行,规划要正确处理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城市定位规划与经济圈协调发展、项目与保护土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泛珠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泛珠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梯度明显,人力资源合作的互补性强。泛珠三角区域人力资源合作开发存在着机遇与挑战,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内各主体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机制,进而有效推动泛珠人力资源合作开发的深化以及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差异·互补·共赢--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与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泛殊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建立在经济规律作用下各区域的发展差异--优势互补--利益共赢基础上的,是三大产业运动规律:即产业阶梯式上升规律、区域产业成长不平衡规律、产业区域循环规律共同作用的产物。通过产业整合可以促进泛珠三角产业互动发展、培育区域产业优势,联手建立起大区域交通、通讯、公共信息平台和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0.
促进泛珠东盟合作 构建“9+2+10”经济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泛珠三角强烈的国际化需求和外扩冲动与东盟的开放性发展这两个基本因素,是构成泛珠和东盟持续深化合作的主要推动力,文章对泛珠与东盟的产业互补性作了国别和行业的交叉性分析,圈出相互的市场机遇与潜力所在,并对将来如何促进对应性合作、构建“9+2+10”经济圈提出了相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