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居民自有充电桩建设困难及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加剧电网峰谷差这2个问题,研制了一种家用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中心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的的用户负荷信息、用户所在台区负荷信息以及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实现有序用电逻辑控制。通过有线或无线公网给该装置下达控制命令,使得电动汽车能在用电低谷时进行充电,而在用电高峰时尽量不充电,或者逆变输出家庭负荷用电。Matlab仿真及实际应用证明:该装置能够有效调节配网用电负荷峰谷差。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普及,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主要充电设备,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为保证充电桩稳定安全地运行,定期对充电桩进行检测非常重要。针对国内目前对充电桩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考虑充电桩现场检测的需求,根据2015国家标准和充电流程标准,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便携式直流充电桩自动检测系统。阐述了充电桩检测系统整体结构,介绍了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进行了现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方便快捷地对直流充电桩进行常规测试,提高了充电桩的检测效率,可确保充电桩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5月,温州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要求2016年温州拟建11座电动汽车充电站、84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其中市区建设4座充电站、440个充电桩。据温州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介绍,目前我市各个地区共建国标快充站19座,共124个直流电充电桩。那么这些充电桩是否已投运,惠及哪些人群,发展前景如何?不妨一起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远洋海岛多能源系统的中长期运行经济性,提出一种以系统年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风光预测出力不确定性和安全运行约束等因素的检修与调度协同优化模型。建立远洋海岛多能源系统内各组件数学模型,采用场景分析法对风光机组出力进行预测,得到典型出力场景;建立协同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得到不同检修方案下的综合运行成本、可再生能源机组检修计划,以及给定方案下系统内机组调度安排和不同储能模式的综合运行成本。算例结果表明:场景分析法能够降低风光预测误差对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检修与调度协同优化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多种储能装置配合使用能进一步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分时电价策略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电动汽车无序充电所产生的电网日负荷峰谷差加大、负荷率降低等状况,但易产生新的负荷高峰,并且当前多目标优化等策略削峰填谷效果欠佳或用户参与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调度策略以充分考虑电网和用户两侧需求。第1层模型以优化电网日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第2层优化模型建立以车主充电成本最小以及保证用户出行需求的目标函数,然后用改进的粒子群-模拟退火算法对双层优化模型进行循环迭代求解,并将第2层优化后的结果反馈给第1层,以此循环优化,输出最终结果。对比优化前后的负荷曲线,结果表明:与当前优化策略相比,所提出的基于双层优化模型的V2G调度策略能有效降低新的负荷高峰及负荷峰谷差,减少参与V2G的用户成本,实现两侧双赢。  相似文献   

6.
从消费者偏好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实地访谈、问卷调研,获取需求侧第一手数据,综合利用因子分析及Logit回归方法,发现在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布局过程中,消费者比较重视社会环境效益、技术属性、内在条件及外在属性四大类因子.同时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意识也有所变化,从节能与减排的角度出发,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能源补给成本较低、环保效果更好的车型.在需求侧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及其充电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可从突破技术瓶颈、推广分散式充电桩、油电一体化加油、充换电站、充分考虑消费者偏好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中国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布局,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廉,普及速度迅猛,发展前景广阔。在全球能源危机加重及人们环境意识增强的大背景下,政府、社会团体及个人都将积极推进电动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使用所必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言而喻。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不足,标准不一,布局不合理,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分析影响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普及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风电、太阳能的不确定性对电网储能要求日益提高,基于中国-TIMES模型与电动汽车储能调峰计算方法,分析电动汽车V2G技术在不同渗透率下对能源系统各部门碳排放的影响。提出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抽取荷电状态、充发电时段的调峰容量计算方法,将电动车按是否参与电网调峰进行分类,获取电动车各小时调峰容量。对电动车参与中国电力调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电动车储能技术可以降低电力负荷峰谷差,从而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对减少中国碳排放总量具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是国家"十三五"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充电设施的数量、分布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目前充电设施建设低于预期和规划目标、滞后于电动汽车市场。1.基于充电设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确定以电网公司为主体构建充电设施互联网运营平台;2.运用"商业模式画布"法,设计以线下充电设施和线上互联网运营平台为载体的"充电设施+互联网"商业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充电服务阶段、社交商务阶段和智能集成阶段;3.以"数据资产"和"商业生态圈"吸引资本投入充电设施建设乃至电动汽车产业,同时发展和完善了"生态圈";4.最后探究了发展该商业模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农业部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的统计,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薪柴、煤炭、小水电传统能源转变为依靠可再生生物能源、沼气、水电、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局面,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而探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促进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试点城市,对电动乘用车充换电行为建立仿真模型,计算交流慢充、直流快充和电池更换等3种电能供给方式下,电动汽车占比达到当前机动车保有量4%、10%和20%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分析对电网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动汽车推广已取得巨大成效,但是缺少充电设施严重困扰电动汽车用户,为此国家和广东省专门出台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指引和专门规划。汕头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基础薄弱,而且建设目标保守、不完整且模糊不清。汕头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充电设施建设目标,实施强制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实施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源网荷储一体化,降低预测误差对配网调度的影响,提出一种源网荷储协同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电动汽车参与调度的响应模型,并根据柔性负荷的运行特性进行分类,以适应多时间尺度。在日前时间尺度上,建立配电网运行成本最小的调度计划;日内尺度上,综合考虑经济性及增加新能源消纳量等目标,采用滚动优化思想对有较大预测误差的日前调度计划进行修正;在实时阶段,结合日内计划,建立计及出力偏差最小的微调模型。最后,利用熵权法对各目标赋权,采用Yalmip+Cplex对模型求解,验证了调度策略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和锂电池组充电系统相互独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充电一体化拓扑结构。驱动模式下的电机驱动系统等效为一个三相逆变器,在充电模式下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模块和电机重构成锂电池组充电系统中具有功率因数校正能力的升压/降压变换器,即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apability)变换器,其中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电机绕组充当滤波电感。分析一体化拓扑驱动和充电工作状态以及IPM电机绕组在不同充电模态的数学模型、IPM电机转子位置角与电机绕组电感值的关系。采用功率控制方式,根据输入功率设定值,控制输入功率跟随输入功率设定值,使功率因数达到1。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一体化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在充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化石能源立法与可再生能源立法无论在法律理性还是在立法进程的规划安排上,均存在较多的问题,也都具有较大的发展完善空间。为避免这两个关联性较强的立法领域在发展完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同步性困境”,有必要以对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各自物品属性的特殊性分析为基础,研究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的差异性。化石能源具有较为明显的私人物品属性,决定了化石能源立法必须将物权制度作为法律逻辑起点,并以物权与行政权有效衔接、互补为主线进行制度构建。可再生能源具有比较鲜明的公共物品特性,由此决定可再生能源立法只能将行政权作为基本的内生变量,并建立以行政权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立法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6.
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相对滞后,在现有立法宗旨上,只是简单地将之视为节能措施;另外,我国缺乏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专项立法。我国完善可再生能源立法,应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政策法为核心,与专项法相结合的完备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德国已形成了以《能源经济法》为基本法,由煤炭立法、石油立法、可再生能源立法、节约能源立法、核能立法、生态税收立法等专门法为中心内容的能源立法体系。根据各能源立法,能源法律制度主要有能源管理制度、能源储备制度、可再生能源开发制度、节约能源制度、生态税收制度。德国在能源法律制度上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哈萨克斯坦政府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建立并完善了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法》为核心,包括其他相关国内立法与相关国际法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使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宏观调控制度和政策环境不断得以优化.目前,哈萨克斯坦大力开拓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不仅加入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而且在一些重大可再生能源项目上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我国在与哈萨克斯坦对接"绿色丝绸之路"与"绿色桥梁"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并利用哈萨克斯坦的制度资源,积极深化可再生能源双边合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逐渐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主、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为辅的较为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但是,国家在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法律法规不齐全、综合性较差、内部条款不协调、立法级别低、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通过落实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及政策保障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立法和政策体系、协调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与政策和其他相关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监管力度、坚持和完善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和公民参与机制等措施,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我国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已颁布政策的效力、效果以及协同度,从可再生能源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3个维度构建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我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文本数量与政策整体效力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呈现出周期性的上下波动,政策平均效力较平稳;从3个维度变化趋势来看,政策措施平均得分较高,应加强政策力度与政策目标平均效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可再生能源政策平均效力水平的提高;命令控制型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产生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而引导示范型政策有效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加,经济激励型政策效果并不显著;政府部门联合颁布政策数量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表现为政策力度水平较低、政策落实周期较短等特征;经济激励措施与其他政策措施协同是政府应用最多的政策协同组合,命令控制型政策与引导示范型政策的协同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