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晔 《学术论坛》2023,(3):44-54
科技创新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内涵的归纳,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五个维度,即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配置、创新平台的搭建、创新网络联结的强化和创新环境的改善。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基础扎实,创新主体合作活跃度和紧密度日益增强,本地国际创新型企业勇担创新主力,科技创新载体与创新人才持续壮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完善,但同时也面临原始创新不足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科技创新发展均衡性与跨区域统筹协调性不足、人才结构矛盾凸显与创新平台能级偏低等困境。基于此,需要多主体协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构建科技企业良好成长环境,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推进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积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2.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探寻决定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创新供给规律。研究发现,高科技服务业是影响创新供给的主要因素,而服务业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最初的生活型服务业基本上与创新无关,创新只是零星的公民个体创新或单个企业创新;随着生产型服务业的逐渐发展,出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产业创新;再后来高科技服务业从中分化出来,由其引领的集群创新以及国家之间以大科学工程为纽带的国际联合创新开始呈现,并形成由高科技服务业支撑的、以知识服务和技术服务以及研发服务为内容的日新月异的创新供给局面。这种变化既是创新供给的演变规律,也是高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供给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金融创新与21世纪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浪潮。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相对滞后,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激活金融机构创新的内在动力,形成以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金融创新格局,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作者回顾了世界科技创新的历史和现状,说明科技创新已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最关键因素。针对我国由于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文章对国家的创新体系、创新文化环境、创新人才使用、科技制度创新、教育体制创新、原始性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作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创新人才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掌握高超创新技能并内化为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创新人格的极具超前发展蕴底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以素质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为主的充分应用网络、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动力的崭新概念。它是以科技生产力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综合动力”,它对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无论在宏观发展纲领和微观发展决策上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创新,人们最初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家角度进行研究。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迈入了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从社会哲学的角度研究创新,使创新的理论视野更为宽广,思路更为开阔。  相似文献   

8.
伍韧 《天府新论》1999,(1):39-43
方兴未艾的知识经济浪潮,犹如惊涛拍岸,来势迅猛。在激烈冲击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同时,也对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提出了必须创新的挑战。特别是初现端倪的“数字经济时代”展露头角,大大显示出“知识型企业”的蓬勃生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推动着每一个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企业创新的客观事实,步入企业生存发展的创新之路。企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虽然1912年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曾提出一般创新的推动学说,但那时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产物,以物质为基础,注重的是资本、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遵循“稀缺…  相似文献   

9.
雷来义 《理论界》2008,(6):243-244
在当今世界知识迅速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潮中生存发展,惟有不断超越自我、创新求变。本文叙述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国内外企业管理的新理念,提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是在我党的历史上首次使用“创新实践”这一概念,充分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实践特征。在当今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成为了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的主题。因此,在哲学上研究创新问题,提出“创新实践”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实践唯物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总体创新,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持久生命力,使其成为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精华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人类创新的步伐大大加快,人类创新的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强盛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创新教育与课程改单三方面论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正确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江泽民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创新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阐明了创新的范围是全方位的,指明了党的思想路线是创新的思想武器,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人才是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前进。文章基于习近平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创新型国家指标体系,运用PIA绩效区间方法测算2012—2020年中国创新型国家发展指数。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尚有进步空间,需要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激励省级单位进行理论创新,重视孵化高校理论创新优质项目,推进科研机构创新提质增效,加强全方位制度创新,持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等,从而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前,正值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导入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将会带来创新组织方式的变革,深入了解这些变化及其影响有利于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好地制定产业与创新政策。通过对历次技术革命浪潮中创新组织型态演变的历史脉络的梳理,可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下,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是如何促进创新组织型态演变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互馈关系: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支撑技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向开放、协同、共享的创新组织形态转变,外部环境变化对核心主导企业提出了新的潜在特征需求,大企业将更具有竞争效率,平台性组织开始普及,大型平台企业通过行业内兼并重组资源更易获得垄断地位,这些特征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进行组织创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数字时代,价值创造和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先锋企业为了保证竞争优势,在提高生产率和创造更多价值的内在动力驱动下,将积极进行内部组织的革新,带动网络组织间的制度安排优化,进而促进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扩散。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冬 《理论界》2007,(6):242-243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存在着许多弱势。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改变困顿的营销状况,探索营销创新之路,是中小企业谋求生存、发展的大计。中小企业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营销创新:营销观念创新、营销制度创新、营销战略创新、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方法创新、营销人才创新。  相似文献   

16.
秦洪雷  刘海涛 《理论界》2009,(12):194-195
本文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发,讨论了中国大学的创新发展现状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现实地位,并指出大学创新发展的重点在于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创新的哲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对创新迄今还没有一致的见解。在创新频率日益增高的今天,对创新进行反思,明确创新的本质和特征,对创新的内涵尝试进行哲学的解读,可以得知由必然走向自由是创新的本质;填空是创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观念创新     
杨家卿 《中州学刊》2002,(1):165-167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阐述了观念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进行观念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在新形势下进行观念创新的思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的一项重要举措,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决定于该体系结构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主要是通过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性、培育国家创新体系的自主性、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等实现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基本路径有:坚持全面创新、坚持全方位立体化创新、坚持协同创新等。  相似文献   

20.
[摘要]大庆油田外围矿区的住宅小区地处比较偏远,隶属矿区服务事业部外围物业公司管理,如何让员工生活在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平安幸福的和谐社区里,这正是创新社会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服务,激发社会活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