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突破口:启动二次土改近期,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组编写的《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报告认为,中国改革已近临界点,城镇化被视为最可能的改革突破口,而如何在土地改革上寻求破题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所在。报告提出了改革建设用地供地方式、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征收房产税、转变粮食自给观等八项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2.
华生:土地制度是改革的逻辑起点土地制度是再次启动全面改革的逻辑起点,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启动整个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枢纽性环节,要有顶层设计的改革框架和方向,可借鉴国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提出新型城市化道路以及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设计。宋健坤:城镇化是中国第三次社  相似文献   

3.
华生:城镇化可能成为一场灾难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传统的城镇化是只要土地不要人的城镇化,本来新型城镇化是个很好的口号,但是没有机制体制的改变,最后大家还是按照老办法去做,同时,又由于城镇化受到高度的重视,用更大的规模去按照传统的办法去推行,这可能就变成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4.
赵令欢:未来十年有五大投资着力点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称,未来十年有五大投资着力点:中国的企业有重新洗牌、自我更新的机会与挑战,大消费时代逐渐到来,服务业作为产业、就业的支撑而得到发展,保护空气、土壤的环境革命带来的新产业机会,金融改革带来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余晖:北京缓解打车难是否触及"灵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余晖认为,放开出租车的个体经营权是一个最终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个选择,所有的改革都会是无疾而终,因为这条路本来是直着走的,你非要弯着走,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一条康庄大道,让出租车司机个体拥有出租车运营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认为,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梦的实现,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一件一件具体事情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这个梦的好处,是真实的、可以实现的,感觉到这个梦和他们有关系,愿意为实现这个梦而付出、去奋斗。中国经济需警惕潜伏的黑天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  相似文献   

7.
张军扩:中国经济在结构矛盾根本改变前难以健康回升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矛盾非常突出,不可能采取大力度的放松或刺激需求的政策,而且在这些结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之前,很难预期经济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回升。中国要“稳住底线”,就要尽可能把短期扩内需和长期调结构、增强今后发展的后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甘志敏:底特律破产的四点启示湖南省常德市政协副主席甘志敏认为,从底特律申请破产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四点启示:城市发展必须以多元化产业为支撑,在打造核心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具备综合发展能力,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城市发展必须坚持和谐共生的理念;城市发展必须合理控  相似文献   

9.
唐良智:武汉债务“安全、可控、良性、可偿还”10月20日,武汉市长唐良智在接受BBC访谈时指出,武汉现在的债务是与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偿债能力相匹配的。当下武汉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必须搭建城市发展的功能支撑,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武汉会制定合理的举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  相似文献   

10.
王君正:文化应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心湖北省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日前在市委扩大会议上表示,城市不仅要满足市民在物质形态上的功能需求,更要满足市民在精神层面上的功能需求。以文化意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关键在于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使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心,  相似文献   

11.
吴敬琏:推进改革对中国性命攸关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本世纪以来,改革先是放慢,后来在某些方面倒退。于是就出现了对所谓"中国模式"的宣扬: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拥有一个威权主义政府,由强势政府而不是市场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支持高速增长。如果这种体制不改变,粗放的发展路线以及资产负债表的高负债率和高杠杆率都是很难改变的。  相似文献   

12.
巴克莱:未来三年中国季度经济增速将降至3%巴克莱资本预计,未来三年里,中国的季度经济增速会降至3%。但在那之后,中国经济应能迅速反弹。要让中国经济走上可持续之路,即未来10年内保持每年6%-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李克强经济学恰是中国所需要的。李克强经济学有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迟福林:尽快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国家规划应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国家战略,在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基础上,尽快制定专项国家规划。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是一个综合指标,既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也反映社会建设的实际进程,与GDP等  相似文献   

14.
汪同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点在于努力发展社会事业、实现社会公平。要做好三项工作:高度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  相似文献   

15.
于建嵘:社会在变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变狠。而且,它内嵌于社会结构,在博弈的各方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强化的机制。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失衡到重构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取决于诸多因素,如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张占斌:城镇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和现代化建设的"王牌"面对新阶段的特征,特别是两个"首次"——人均收入和城镇化率的变化,意味着统筹城乡的主线和载体是城镇化,意味着未来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我们必须寻求统筹城乡发展和现代  相似文献   

17.
尹稚:城市新区建设应超越产城融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院长尹稚认为,在下一轮的增长过程中,要把产业、城市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多种能力融合起来建设,就是把那套为社会服务、为人类自身发展提  相似文献   

18.
易宪容:新“国五条”使调控由供求管理转向预期管理 新“国五条”最为重要的就是把房地产宏观调控思路由供求关系管理转向预期管理上来。通过管理房地产市场预期,让最近不少城市房价上涨态势得以稳定及扭转。  相似文献   

19.
绿地太少河道被吞噬警惕城市患上“热射病”中国人正开始熟悉一种并不常见的疾病:热射病。快速发展的城市,正被质疑患上同样的疾病。城市规划中“局部的单一的小决策”,已带来了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环境破坏。我们太强调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自然的水、自然的风道、栖息地、绿地、山地,这些生态的基础设施建设,却一直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20.
陆百甫:三中全会背景下中国需避“五大陷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陆百甫指出,前两个十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属于框架型和完善型,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可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制度化、机制化、成熟化。中国在下一步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五大陷阱”:消除“修昔底德陷阱”猜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