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认为声乐艺术,具有大量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总是深深根植于社会的历史与文化之中,这种独具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往往可以借助于现代传媒技术,来实现超越历史、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极为广泛而又深远的文化意义,催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审美意识,为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千古绝唱。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现了丰富的文学意蕴 ,具有超越有限的品性  相似文献   

3.
金素月是风格独具的朝鲜现代自由诗的开拓者之一,其诗作的艺术特色体现为含蓄蕴藉,情意绵邈,言近旨远;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中和高雅;超越时空,以虚代实,启人思辩.因而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与永恒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人类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正是由于这部作品具备了超越时空的魅力。其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其社会思潮的代表性和悲剧特色使得这一老的文学题材具备了超越时空的魅力;其次,剧本中所塑造的哈姆雷特这一艺术形象实现了从为父报仇到为国除害,从思索到行动两大超越,使得哈姆雷特成了人文主义思想与人性讨论的焦点,透过哈姆雷特人们敢于去正视人性,敢于抨击和反抗恶势力;另外,《哈姆雷特》还集中反映了莎士比亚后期世界观的成熟与超越,正是莎士比亚认识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才孕育了哈姆雷特这一反抗者的艺术形象,可以说哈姆雷特就是莎士比亚自身的写照,哈姆雷特自身的超越就是莎士比亚世界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雷锋精神的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的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先进性、民族性和普世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永远不会过时。弘扬雷锋精神,必须着力推动雷锋精神的时代化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唯有如此,才能使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6.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在文学逐渐为读者疏离的今天,路遥小说之所以依然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其既契合了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心理,又以“召唤结构”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路遥小说魅力所在,对我国当下文学的创作与接受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词话》中的反酒色财气的节欲观是作者道德说教的主要内容。这种说教意义的确定 ,使得作品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 :人应处理好表现在人自己身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人应和谐生存。这一哲学命题的提出 ,不仅使作者的说教超越了或儒或道或佛或民间宗教原有的道德范畴 ,而且也使作品产生了超越时空的文学魅力 ,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电影学校编剧系毕业的张天民,其主要创作成果是电影文学剧本。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显现于张天民的电影文学剧本中的时空特性以及这种特性的历史发展。一探讨某一艺术形式的时空特性,对于接近这一艺术形式的质,有着普遍的重要性,正如恩格所在《反社林论》中所说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荒唐的事情。”作家对艺术形式时空特性的把握,形成作家的时空观念,这个时空观念,制约着作家表现现实世界和叙述内心感受的方式和程度,从而影响着作品的整体面貌。作家的  相似文献   

9.
《诗经》开中国文学之滥觞,是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两种特质的完美统一,它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而其中的《国风》尤其如此。《国风》中的爱情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古拙质朴,犹如天籁,最能体现《诗经》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其中的爱情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甜蜜型、相思型、波折型、弃妇型。研究它,很容易从中透视出古代先民的某些社会习俗、婚姻制度及爱情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释动画本体的基础上,结合动画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动画是一门始终追求魔幻思维的造型艺术,其魔幻思维的魅力集中体现在表现超越的时空观念和超越的想象力两个方面.在艺术表现中动画魔幻思维的生命力构成了动画造型艺术本身的生命力,随着动画魔幻思维的拓展,动画艺术的魅力也将越发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傣族佛经文学从翻译印度佛经开始便涌现出大量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叙事技巧成熟,傣族佛经文学的"世俗化"现象成就了其较高的艺术价值。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傣族具有优秀的文学传统,印度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丰富了其文学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傣族佛经文学,它有别于其他佛经文学,主要原因是傣族佛经文学获得了傣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感;其次,佛经文学借助悲剧艺术震撼力达到传播佛教赕文化并深入人心的效果;再者,运用大量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寓言故事,傣族人民生活智慧的寓言和格言警句,借助文学的魅力体现救赎功能又超越道德规训的隐意。  相似文献   

12.
<正>文学上的创作,本来只要是出自内心的要求,原不必有什么预定的目的。然而我们于创作时,如果把我们的内心的活动,十分存在意识里面的时候,我们是很容易使我们的内心的活动取一定之方向的。这不仅是可能的事情,而且是可喜的现象。一讲到文学上的目的,我们每每立刻感着一种可惊的矛盾。原来世上的东西,没有比文学更加意见纷纷,莫衷一是的。有些人说它是不值一文钱的东西,有些人简直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一切。即在一样肯定文学的人,都有人生的艺术I’art pour lavie与艺术的艺术I’art pour I’art之别。艺术的价值与根本既然那样摇摇不定,所以我们如把它应用在一个特别的目的,或是说它应有一个特别的目的,简直是在沙堆上营筑宫殿了。然而这种争论也不是决不可以避开的。如果我们把内心的要求作一切文学上创造的原动力,那么艺术与人生便两方都不能干涉我们,而我们的创作便可以不至为它们的奴隶。而且这种争论是没有止境的,如果我们没头去斗争,则我们将永无创作之一日。文学没有创作,是与没有文学相等。所以我们最好是把文学的根蒂放在一个超越一切无用的争论之地点。这与科学家取绝对的静止点absolute re...  相似文献   

13.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艺术魅力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论述荷马史诗的高度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这种艺术形式只能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神话和史诗依赖着“未成熟的”、“永不复返的”社会条件而产生和存在。那么,为什么跨越了时空具有着一种永久性的魅力,构成了迄今人类社会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从艺术自身规律及艺术现象本身能找到荷马史诗的艺术魅力形成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作家要有超越意识。这是由文学创作活动的性质和文学作用于社会人生的特点决定的。超越意识,是作品创新的前提,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精神,在时代氛围中,锻铸作家艺术个性,表达作家艺术追求的行为指向。文学发展的历史,正是作家在这种超越意识中,营造着既不与前人重复,也不与同代人雷同的艺术天地的历史。学习和赞美文学大师,但绝不模仿他们。这样,文学作为艺术创造的品格便会越来越加强,文学的更大发展和突破便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言情小说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源于原型叙事,灰姑娘原型叙事是其代表。“美德有报”构成灰姑娘原型叙事的基本模式,置入了现代意识的灰姑娘叙事,则使原型的书写获得了丰富的审美张力,这赋予了张恨水言情小说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东西方绘画在艺术形式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但是从中国画的审美角度看后印象主义艺术,如对自然物象的透视与绘画时空的意识,“气韵生动”与生命精神的体现,物象的象征寓意与综合象征主义的内涵,它们的作品与理念体现了艺术的共同规律与法则。可以发现,后印象主义与中国画的艺术有着随心而“游”或象征、意向的类同,有着异体同构之特质,都是超越自然、超越空间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7.
论李煜词中的无奈情绪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奈情绪是主体在普遍的生存困境中清醒地意识到自我的主体性不断被压抑、矮化甚至消亡时的无所适从感和无力感。李煜的词作中正表现出了这样一种深沉的无奈情绪:是在时空中对生命的无奈,在家国间对人生的无奈,也是在儒释间对文化的无奈。可以说词人一方面率真、挚诚地写出了生命和人生的困顿,使得这种情绪具有某种普遍性,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词人也以此彰显了文化的困境,成为文化史和精神史上的一个意义事件,并促使我们对文化进行深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历史的既有文学作品都为一定的文学母题所统辖,唯其如此,文学史才会有意义和存在的可能.文学母题作为人类生存内容基本方面在艺术领域中的范畴性精神凝聚,具有超越时空的一般文化意义.因此,我们事实上可以从世界文化状况的角度出发去把握文学的底蕴,从历史到今天,有很多的批评家就是按照这个理论切入点去延伸自己的理论道路.譬如丹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丹纳还不曾系统地讨论过文学的内蕴类属,也还不能够上升到自觉的母题理论的高度来研究文学问题,但他自觉地将文学内容与文化状况协调起来加以考虑,却无疑为今天的母题研究开拓了文化学的路子.现代学者马林诺夫斯基从文化学、民  相似文献   

19.
尼采通过透视论超越了传统的表象论,并因此成功地消解了表象的对立面,即自在之物,从而废除了关于自在之物的真理,即形而上学.以此,他就超越了形而上学,成为第一个后形而上学思想家.尼采的透视论具有两重性.它同时具有认识论和存在论的意义,但是只有以其存在论意叉为基础,才能看清这种两重性.因为只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它,就会听任其陷入相对主义的危机之中.透视概念附属于强力意志.无论是作为认识的强力意志,还是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它们都是生命的条件,前者是生命保存的条件,后者是生命提升的条件.在保存中透视形成了生命的境域,而在向更高处的透视中,生命得以提升并显现为强力意志.这就是尼采眼中世界的真实状态(Wahrheit).  相似文献   

20.
用艺术形象和主体渗入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是文学区别于科学理论的特征,也是一切艺术共同具有的属性。要进一步揭示文学的特殊本质,我们有必要探讨文学和其它艺术之间的差异,理解文学是一种用语言构建形象的艺术样式。上篇: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手段,才能获得感性的物化形态,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