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俄罗斯人口再生产形势的剧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俄罗斯的总人口发展、人口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等人口再生产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自苏联解体以来 ,俄罗斯人口的总量出现下降趋势 ,出生率和生育率都大幅度下降 ,而死亡率上升 ,平均寿命骤减 ,人口的性别构成发生显著变化。这些产生人口再生产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991年以后俄罗斯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2.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获得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和胎次率资料,不仅反映出我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本文拟就此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 总和生育率在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水平的高低,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人  相似文献   

3.
出生率、生育率、再生产率是人口统计中反映人口再生产过程的几个基本指标(不是全部)。在研究人口再生产理论中,要利用这些指标,在使用实际人口资料中更经常看到这些指标,因此,对这几个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方法有一个基本了解,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人口出生率控制方式的探讨纪克利,于洲声人口出生率是反映一个地区人类自身再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推行人口控制政策、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特定环境下,又赋予它特殊的含义,即从一个侧面反映某地区人口控制取得的成绩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水平。目前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5.
自70年代初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突出地反映在中国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上.例如,196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4.11‰,而1992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8.24‰,23年间出生率下降了近16个千分点;同样,1970年,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5.8,而1991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3,21年间下降了3.5.  相似文献   

6.
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茂名市1989年人口出生率为28.29‰,比1981年的26.11‰增长2.18个千分点,平均每年只增长0.273个千分点。在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人口出生率为什么未降反升呢?下面从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育龄妇女已婚率和育妇女龄生育率三个因素的变动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钟水映  李魁 《人口研究》2008,32(2):91-96
1 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计划生育政策目标实现了由降低生育率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转变,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也逐步由社会约束机制向利益导向机制过渡.建立和完善中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及政策体系对于稳定当前的低生育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口学刊》1986年第6期,刊发马瀛通的文章指出,实行计划生育,妇女生育水平下降,总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生育率本身虽无法改变人口中老年人数量的增减,但因出生率下降引起的总人口数的变化客观上使老年人口的比例却提高了。然而,由于控制人口。降低出生率,出生人口数减少,相对也是减少未来老年人口的前提。现实的人口老龄化过程,若仅从出生率来看,则是现实的低出生率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都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经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最后完成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人口转变的结果是,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人口发展老龄化。这是人口发展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中国也不能例外。由于我国自七十年代起,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生育率显著下降,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更快更猛。不仅大城市,而且小城市也面临人口老化问题。笔者通过许昌市的人口发展状况,就这个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正> 人口、出生率是某地、某时期出生人口数与某地、某时期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出生率的变动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动,出生率的变动情况体现人口再生产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口出生率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评价计划生育工作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都十分重要。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受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影响,而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动,则受社会经济、人口政策、文化程度、行业、职业及年龄构成,身体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文化程度越高,妇女生育水平越低,出生人口越少,人口出生率越低,反之,经济越落后,文化程度越低,妇女生育水平就越高,出生的人口就越多,人口生出率当然也就越高。行业、职业不同,生育水平也不一样:脑力劳动者,生育水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世界上开展计划生育较早的国家。印度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控制,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大量预算拨款。印度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是有成效的,1965—198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19.9%,总和生育率下降18.7%。有些地方,如喀拉拉邦、卡尔那塔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等,计划生育工作搞得较好,人口出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琳在1984年1月28日《贵州日报》载文指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能准确反映计划生育工作成效。多年来我们往往以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便说明计划生育工作有成效,其实这种理解有失伦颇。事实上,人口自增率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综合反映。在这两个因素中,死亡与计划生育无关;出生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人对生育的干预,二是人口构成的生育趋势。这两个条件互相制约,一方面是计划生育要对人口数量实行控制,使人口自增率  相似文献   

13.
人口出生率是某地、某时期出生人口数与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出生率的变动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动,同时体现人口再生产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口出生率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评价计划生育工作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都十  相似文献   

14.
各项概括性的生育率指标,如出生率、一般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人们曾根据各种人口统计资料,做出很多回归方程,描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但是,对于生育率的概括性指标与分项指标(如胎次率、年龄别生育率等)之间关系,却很少有人研究。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要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清楚地揭示出出生率与一胎率之间的制约关系,这对于正确制定人口规划,估价各地计划生育工作效果,提高计划生育统计质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口学刊》2018,(2):96-104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地区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目前东北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基本与上海、北京持平,成为全国范围内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地区。以往人们主要从思想观念方面解释东北地区超低人口生育率的形成原因。本文主要从城镇化对人口生育率的一般影响与特殊影响、农村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效、低人口生育率的跨期影响和人口结构变化、受教育程度与人口生育率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东北地区超低人口生育率的形成原因,结论认为尽管不能完全否定生育观、生育意愿对实际人口生育率的影响,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是影响生育水平的最主要因素,生育观和生育意愿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婚姻是制约人口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状况的各项指标,如未婚、初婚、再婚、丧偶、离婚、婚龄等的变化,无不影响到妇女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等方面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研究妇女生育模式变化时,首先考察她们婚姻状况的变化,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转变的城乡差异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总和生育率等主要人口变动指标在城乡之间表现出的差异,试图揭示农村人口转变在何种程度上滞后于城市人口,并通过对造成人口转变城乡差异原因的简单分析,重点探讨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育政策对胎次率的机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率是影响人口发展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制订人口政策时,都把调节生育率作为生育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控制人口急剧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在不同时期,对生育率中构成的胎次率能动地进行不同的控制。实践已证明,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这种作法使得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在短时期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自七十年代以来迅速下降,1987年的出生率比1970年下降了一半以上,计划生育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年来,生育率在许多地区有所回升,引起了许多人的关心,我想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发展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等方面来探讨这个众所关心的人口控制问题。 1.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生育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索的影响,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对这些影响强度所作的分析结果大致相同。计划生育的成就是肯定的。从1971年到1987年的17年间,由于推广各种避孕方法累计少生孩子约为1.1亿。平均每年约少生650万人。从这个角度分析,大致可分为三段:1978年前为计划生育的起始阶段,各种计划生育手段逐步完善,药具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计划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连续多年全面完成人口控制指标和工作任务,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计划生育率不断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达到1.3左右的极低值,四个城区已连续四年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全市已实现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为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但是,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生育工作又面临许多新的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