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功能与特征出发,分析了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所有者虚置、职权重叠、难以实现整体高效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目标与路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在保持其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与监管者的有效分离,明晰各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界限;各级政府也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应地区发展的改革路径。作为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试点,福建省通过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产权治理的困境,但仍需通过建立健全独立运作的监管机制与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夯实改革基础,从而实现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
虽然我国立法中未对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作出专门规定,但是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适用。司法实践先行对维护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的功能与目的缺乏准确定位;二是未能妥善处理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的关系。对此,需要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的独立性,将其功能与目的定位于填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利益损失,以便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金的标准与用途。同时考虑到自然资源资产损害亦能够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没收违法所得等其他法律责任而得到直接或间接地填补,从而协调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合理认定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资产化管理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必须慎重对待的命题。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国家公园起初是形式上相对独立的两个制度。在价值理念上,资产化管理注重自然资源经济效益的实现,国家公园制度则强调生态价值的保护。在管理手段上,资产化管理与国家公园保护目标也存在偏离。在国家公园中直接适用资产化管理手段,容易陷入传统法制强调自然资源经济价值优先的窠臼,割裂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关系,不利于实现国家公园“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的要求。在构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时,应当明确“生态价值优先”的价值理念,围绕国家公园建设总体目标统筹和调适资产化管理手段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资产是一国赖以生存的必要资产,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核算研究,不仅有助于一国了解和掌握现存的自然资源,还有助于提高和优化其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行中美两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比较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水平。在核算方面,我国不仅要细分自然资源资产,多管齐下,促使自然资源资产定价市场化,使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能充分反映市场价值,还要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结构列示,以环境会计科目或项目形式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自然资源的项目变化和资产变化,反映自然资源资产投资损失对生态环境的产出过程影响程度;同时还要加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账户,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的增值分类评价和可持续评价,明确编制主体,创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账户和编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失灵造成了自然资源产品的成本结构畸形化、价格构成单一化等问题.以租值耗散理论为视角,分析得出自然资源产权虚置与价格管制是导致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缺陷的根源.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厘清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结构要素、维护自然资源资产的市场交易、规范自然资源资产宏观管理环境、调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纠纷等四个方面形塑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国家作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在司法实践中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传统的财产侵权损害赔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均难以实现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损害的全面救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相较于民法上的传统所有权而言具有诸多特殊性,应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救济定位为一种特殊的私权救济,在特殊所有权视阈下对损害赔偿进行适度的公益性扩张。以全民所有权作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救济的权利基础,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损害救济之上附带生态环境公共利益救济的可能性,规范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救济类型,明确索赔主体,厘清损害赔偿范围,完善公益性的救济程序并妥善处理好其与关联诉讼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三个基本方面构成:民事主体、自然资源资产权益、不利益影响,决定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机制构建的基本法律逻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同质化”假象的客观存在,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机制构建面临根本性挑战。事实上,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请求权基础、索赔主体定位、赔偿侧重点等方面存在系统性本质差异,充分体现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机制的独立定位。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实际展开,应以基于委托代理而实际行使所有权的主体作为损害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自身承载的财产价值损失和资产增值收益损失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处于起步期的审计新领域。透过审计人员对EG公司自然资源资产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利用2012—2017年我国281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优化资源配置两条渠道推动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从推进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因地制宜制定环境监管法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校国有资产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对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与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国有资产意识,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建立资产清查工作制度;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建立新型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深化资产管理改革,提高资产使用效能;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设立自然资源物权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资源物权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虽然这些权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究其根源,并不影响它们的物权属性。自然资源物权是符合物权法理论及其发展方向的。传统的物权法分类完全可以将其涵盖其中。自然资源物权并不是独立于自物权和他物权以外的新概念,而只是按客体的不同做出的新分类。笔者认为自然资源物权体系是自然资源所有权、自然资源用益物权以及自然资源担保物权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2.
我国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存在资源产权变动的多样性、经营方式多元化以及评估工作滞后性、不完善性等特点,从法律的视角发现当前评估工作存在评估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评估管理办法不健全、评估主体资质不清晰、评估责任条款不明确等困境,建议从建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主体制度、政府评估服务制度、评估监督管理体制以及评估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我国,针对现存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缺陷,应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分别构建土地资源物权体系和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体系,重点构建其用益物权体系,土地资源物用益物权体系包括地上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其他自然资源物权用益物权体系的建构应借鉴浮动担保之浮动性,对于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建立浮动自然资源用益权。  相似文献   

14.
古代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师法自然、选择自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习惯和习俗,并制定了相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这些古老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规定对保护蒙古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调整人与自然资源间的矛盾,以及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企不分"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难题.作为一种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三层分级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尽管阻断了原来存在于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政企不分",但在政府与经营公司之间以及经营公司与国有企业之间又产生了新的"政企不分".本文在分析这种新的"政企不分"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经营公司自身改革等措施重塑政企关系,消除"政企不分".  相似文献   

16.
自 2 0 0 1年我国正式实行土地储备制度以来 ,土地储备与土地市场的关系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2 0 0 0年马鞍山市列入国土资源部国有土地资本运营试点城市 ,该市自实行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以来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土地市场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油气资源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家建设动力的基础能源,必须通过全面、专业的市场监管来保证油气行业的市场活力。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市场采用统一立法、政监合一的监管模式,缺乏配套的油气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尤其是油气资源市场监管法律规制存在着规范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不完备,监管依据不健全;政监合一多端掣肘,监管专业性独立性不足;监管环节布局不科学,存在监管漏洞和衔接不良。我国油气资源市场监管应当以《能源法》《矿产资源法》等上位法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备的监管法律体系、设立专业的监管机构、实现全过程监管等措施,深化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油气资源市场监管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金融资产配置是非金融类企业面临的重要经营决策之一,非金融类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与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作者以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8年期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对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当年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与经营绩效之间、上年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与本年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之间都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不同产业、不同性质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将对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产生不同影响。第一产业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与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有和非国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都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即只有适度配置金融资产,才能使其经营绩效最大化。上年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增加将显著提高国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本年的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但不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本年的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产生显著影响;第二产业和非国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与其上年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呈倒"U"型关系,上年金融资产配置不足(过度)将使其对本年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产生补充效应(挤出效应),适度配置上年金融资产将最大化本年的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利用市场手段引导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适度配置金融资产,鼓励他们加大实物资产投资力度,缓解中国目前面临的"脱实向虚"困境;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应该基于自身产业和产权属性以及金融资产配置行为对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不同影响对其金融资产配置进行科学决策,认识金融资产配置不足(过度)对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补充效应(挤出效应),配置出能使企业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最大化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和构建投资组合过程中,应该深入分析不同产业、不同性质公司的资产配置行为,考察拟投资对象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是否满足企业经营绩效和实物资产投资收益率最大化要求,以作出有效的投资决策。文章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企业资产配置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不同产业政策、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规范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投资者作出正确投资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原则性地建构了企业国有资产综合监督体制。但是,目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存在出资人和监督人混同,规则的制定者与规则的执行者、受益者混同等问题,很难实现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全面有效监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这对如何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应当兼顾不同的监管主体、监管手段和监管对象,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职责边界,从不同环节监督和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行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中行政监督的法治化程度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的直接反映。建立一套企业国有资产行政监督的法治指标和考核标准,就是为政府在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领域提供可操作的法治化行为准则。监督主体在运用行政监督手段时,必须在监督依据、监督对象、执法问责等方面符合法治化标准。  相似文献   

20.
试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资产构成呈现多元化趋势。它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给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防止资产流失,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高校必须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做好产权关系的界定,控制资产的流失,达到资源共享,促进高校资产结构与布局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