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就业能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应用,是我国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与焦点,其重要性已不止于就业领域。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包含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如何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界定的着眼点和归宿点。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确保大学生成功实现就业的能力群,是职场上所共同需要的、广泛适用的、可转移的核心能力组件,具有综合性、通用性和关键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目趋严重,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因素,因此,从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要着手就业能力的培养。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应聘求职,获取就业机会,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作者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立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阐述了高等学校共青团工作在其中的作用和优势,共青团工作要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导大学生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这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体现,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认真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从总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置于"角色扮演"的理论框架内进行分析,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从角色期待、角色定位、角色学习、角色实践、角色扮演技能五个方面着手,通过具体行动策略,循着实践的理路推演开来,构建"理论-实践"的连续统一体,从而最终实现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要手段之一。应用写作课程作对于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合理地设置应用写作课程,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发掘能力培养优势,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残疾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北京市视障大学生来探究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政府政策支持、高校职业规划引导等因素的影响下得到了较大改善。尽管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就业领域相对单一,但在各类社会帮助下,残疾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就业态度,愿意回报和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以就业形势、就业能力和社会帮助为核心的残疾大学生就业倾向理论模型,并从残疾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高校加强职业规划引导、政府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社会提供人文关怀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成功观是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关于什么是成功,成功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才能走向成功以及评价成功的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大学生有怎样的成功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成功观关系着现实的学习状态即就业的基础;大学生成功观影响着大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大学生成功观制约着大学生终极就业目标的实现。大学生成功观与就业的关系提醒我们,在就业观教育过程中,要突出成功观教育,把就业观和成功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社会竞争加剧,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步显现,如何切实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逐渐成为高等学校和社会热议的话题.通过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问题,提出了破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在进行教学、科研活动中,应重视文化输入和跨文化能力培养,以帮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更具有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职业核心能力是基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应运而生的,它既是核心又是基础,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所必需的素质,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女大学生应通过自我提升、学校培训、社会促进等多种手段提升自身“软实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以应对求职就业的困境,取得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瑶 《人力资源管理》2011,(10):197-198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目前高校工作中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全面阐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及内容,梳理如何帮助大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增强改革意识,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掌握求职技巧,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旨在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山东驻济4所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和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职业自我”在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目前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除了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还在于女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缺乏对“职业自我”的认知。女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科学的职业自我认知是其成功就业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和关键的一步。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职业气质和职业价值观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女大学生应该充分运用“职业自我”做出正确地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深入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开展,发现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各项能力的开发而发现、获得并保持某种工作机会的综合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核心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高校共青团应该把提升大学生核心就业力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着力点,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的四个维度,丰富内涵,延展外延,改善方法,创新载体,努力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施宏开 《中南论坛》2006,1(2):10-11,15
决定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因素既有专业因素,又有非专业因素,而非专业因素往往被社会看得更重,因而,要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就业素质,就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教育。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因素包括观念因素、品格因素、方法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文强 《南都学坛》2012,32(4):105-109
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核心就业能力和基础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基础就业能力主要指毕业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交往能力、团队精神、良好的身心素质、环境适应能力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学生自身要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习能力,注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围绕社会需求进行知识重组,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方面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各项基础能力的锻炼,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6.
身处信息时代,知识管理在大学生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对知识管理在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大学生考研成功率以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自我培养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培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月云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4):139-141,158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加剧.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各项就业能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能力不强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实现培育创新。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地方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自身四个行为主体方面探讨了有效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能力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逐渐凸显。本文试图通过对就业能力内涵的厘清,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再结合就业能力的构成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与做法,使得大学生就业能力得到提升而实现成功就业,满足大学生个人就业与发展的需要,实现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的,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就业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提高和结构优化,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迫切需要我们反思在就业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从政府、企业、高校、个人等方面寻求突破发展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