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它的最大特点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本文回顾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从内部(民办高校自身)和外部(政策环境)两方面叙述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就新的世纪民办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大引擎.在当前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加快发展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已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发展提高阶段,在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要加快我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就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创新理念,增强园区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规划,整合资源,做大规模,增强园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高新区、经开区和林源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快重点园区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功能,着力提高产业承载力、吸引力和集聚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园区发展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4.
谭卫伟 《南方论刊》2014,(10):111-112
民办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准确的发展定位是民办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前提,从生态位理论角度审视民办幼儿园发展定位,从生态学生态位理论角度研究民办幼儿园发展定位问题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回顾及中长期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也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笔者简单回顾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指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阐述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提炼多年发展的经验,提出中长期发展方向,明确列出今后5至12年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等教育新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简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状况,分析了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开展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抓住机遇管曙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时代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全党和全国的大届,不仅是对物质文明建设提出的,而且也是针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在黑龙江东方学院召开的全国首批民办普通高校协作会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与会同志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上达成的一些共识,表达了民办高校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快速有序发展的若干愿望。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大国发展理论的精髓─—学习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论述的体会廖丹清,陈文科在当代,社会主义大国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论述最多最集中最精辟的核心问题之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构筑了以机遇...  相似文献   

10.
抓历史机遇促开放开发──加快发展三峡库区经济的实践与启示章增荣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并反复强调,要抓住机遇,现在就是好机遇。这些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机遇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加快经济建设步...  相似文献   

11.
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是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强调提出的一大重要任务,也是江苏经济运行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在分析研究江苏投资与消费关系演进与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就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5省市投资与消费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引申出对江苏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调整提出了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优雅》2006,(8)
  相似文献   

13.
声音·数字     
《优雅》2006,(7)
  相似文献   

14.
声音·数字     
《优雅》2006,(6)
  相似文献   

15.
16.
编读往来     
《优雅》2006,(4)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优雅》2006,(6)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优雅》2005,(4)
  相似文献   

19.
20.
编读往来     
《优雅》200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