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若干经济增长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数据表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9,16(1):22-25
产业部门贡献及贡献率、需求拉动及拉动率、地区贡献及贡献率是经济增长分析经常用到的指标,本文介绍这些指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描述它们在我国90年代的数据表现。一、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从生产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等于...  相似文献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外贸出口额与支出法GDP核算中的三大需求有相关关系,但也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分析了"三大需求"与GDP核算中三大需求的联系与区别,指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外贸出口额可以作为分析三大需求对经济拉动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不能等同。若一定要分析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好使用支出法GDP核算中的三大需求。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为确保全年国民经济增长10%目标的实现,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据初步测算,1至3季度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32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尽管离10%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但任务仍相当艰巨。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选择国内消费、投资、出口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因素,从经济运行关系看,生产总量与使用总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不断推动着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发展。构成使用总量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净值对经济增长均起着推动或制约作用。由于进出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一般保持大…  相似文献   

4.
甘南县第三产业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仍存住着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2002年,甘南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7%,与全市、全省的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劳动就业结构看,2002年全县从事第  相似文献   

5.
就业增长3大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就业增长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一)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逐渐减弱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经济领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总量不足,努力增加产量是经济工作的最主要任务,上项目、铺摊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能力。统计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就业人口总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981年到1989年,我国就业总量增加了近1.3亿人,年均增加超过1400万人,年均就业弹性系数达到0.3。在这一时期,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146万个就业岗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投资推动、工业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拉动国民经济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投资推动工业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是建国以来需求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总体逻辑过程.经验结果显示了工业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重要性,今后应当改变工业化倚重资本形成的状态,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一届政府再次重申了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保证不低于8%。而任何社会的经济增长都是以人作为主体,为满足自身的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而创造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价值活动过程。消费作为实现人的主体需要的核心,在主体需要的满足、更新及生产力的发展,以至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这表现在一定时期社会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上。一、从社会总需求的角度看,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最终社会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1.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经济越是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促进内需、扩大消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是一项基本经济政策。2007年我国消费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一项。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国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三大需求"与甘肃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宏观经济的总需求构成来看,驱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地区经济增长的态势。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具体分析这“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应用效果。另外,这三类因素能够独立量化,定量分析所需的数据容易获取,且研究成果可以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是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8542.44亿元,仍排在广东、江苏之后,这是我省经济总量自1993年以来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三,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268.57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第二、江苏第三、广东第四;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244.4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广东、江苏分列全国第一、二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029.4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广东、江苏分列全国第一、二位。  相似文献   

11.
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山西省国民经济同全国一样,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5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国民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从推动经济增长的需求诸因素看,全省投资、消费、出口等均显不足,需求的相对不足与生产的高速增长并存是山西省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坚持社会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总量平衡,保持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一、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  相似文献   

12.
董枫林 《山西统计》2000,(8):19-19,23
为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就必须在保证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下 ,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知道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笔者认为 ,扩大消费需求才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从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分析 ,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 ,除了因经济结构失调而导致的工业品结构性供过于求和由农业连年丰收引发的农产品阶段性相对过剩外 ,主要原因就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占社会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缓慢 ,导致…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广东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广东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钟剑虹80年代广东省的经济以极高的速度增长(1979~1991年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2.7%),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速度也在日益加快(1988年达到其最高峰30.2%),经济增长的波动及通货膨...  相似文献   

14.
一、十一五时期内需为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主导地位1、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石2009年逊克县最终消费率实现5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8%,拉动GDP增长9.4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消费率均在60%左右。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和带动作  相似文献   

15.
消费结构变迁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言,消费是最稳定和最基础的。在影响消费增长的诸多因素中,消费结构最能反映收入变化所导致的消费增长以及消费变化趋势。其基本特征是受恩格尔法则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长,对各类商品供给具有不同的偏好。消费需求的重心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步向高层次转移,从人均收入较低水平上的“必需品”范围向人均收入较高水上的“高档次”或“奢侈品”转移。这一特征一方面对居民的消费支出形成拉力,导致消费支出总量不断扩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而稳定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产业结构的演进产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居民消费逐渐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并呈现出结构优势化、消费个性化、国际化、绿色化等特点。但也必须看到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消费水平以及农村消费市场不活跃已成为浙江经济稳定发展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一、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近几年来,全省的消费需求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消费总量的不断上升和消费份额逐年降低并存。从1978年到2002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省居民的消费需求总量在逐年上升,从72.14亿元上升到2553.86亿元,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出发,通过构建最终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作实证分析后,得出:消费需求在总量、速度和效率上都远比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两点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2003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基本特征 根据对今年1-3月全区经济运行数据的初步核算,2003年一季度我区GDP总量为280.63亿元,同比增长12.8%。这是近几年来从未有过的经济增长开门红。 来自各产业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区的经济增长呈现以下几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一)各产业部门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增加的增长分别为3.0%、17.4%和9.7%,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48.8%和44.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丽芳 《统计研究》2001,18(9):20-22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速度增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从1980年到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从381亿美元增加到4743亿美元,增长11.4倍,年均增长13.4%,外贸依存度(外贸总额与GDP的比值)也从13%提高到44%,我国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从0.9%迅速提高到3.9%,我国在世界贸易大国中的排位也从第26位大幅上升到第7位。按不变价格计算,20年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年均增长11.1%,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8.9%。 然而,如何平衡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并不存在公认的一致的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伊始 ,广东经济承接上年以来向好的势头 ,继续运行于平稳增长的区间。据测算 ,一季度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 1 36 .81亿元 ,同比增长 9.3% ,增速虽比去年同期回落 0 .9个百分点 ,但仍属较快增长速度 ,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出 1 .2个百分点。从运行态势看 ,经济运行逐月加快。据省统计局宏观景气监测系统的测算 ,经济景气仍处于绿灯 (正常 )区。当前广东经济运行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季度全省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90 8.70亿元 ,增长 1 1 .4% ,同比增幅提高 1 .6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产业发展较快 ,全省邮电完成业务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