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市场效率理论
关于证券市场效率理论的确立是以法玛(Fama)在1970年发表的<有效资本市场:对理论和实证工作的评价>一文为标志,提出了得到普遍接受的有效市场假说的含义:有效金融市场是指这样的市场,其中的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体现可获得信息变化的影响.并把有效市场分成三个等级,(1)弱式有效:指证券现在的价格已凝聚了所有历史记录中的信息,即充分反映了价格历史序列数据中所包含的一切信息;(2)半强式有效:指证券现在的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信息,而且反映了所有与公司证券有关的公开信息;(3)强式有效:市场是指证券的市场价格充分反映了有关公司的一切可得信息,从而使任何获得内幕消息的人也不能凭此获得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2.
中国证券市场弱势效率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范围来看,证券市场粗略地可以分为发达证券市场和新兴证券市场两大类。任何一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从低级到高级、从小到大、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客观过程。这一规律反映到证券市场外在效率(信息效率)上,就是从无效到有效、从弱势有效到半强势有效,再到强势有效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每日股票价格波动主要是由新信息流入市场而导致的,信息流入市场的直接结果是交易次数和成交量的变化.本文利用基于混合分布假设MDH的GARCH-cum-Volume模型,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20只股票的实证分析发现当成交量引入条件方差模型,收益率波动的持久性减弱甚至消失,和发达成熟股票市场的分析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4.
5.
技术分析是金融市场众多交易策略的统称。技术分析"信徒"认为市场供需关系完全反映在价格和交易量的"图表"中,利用历史价格和交易量等信息可以预测未来价格。 相似文献
6.
上海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有效性假说(EMH)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是资产定价(CAPM)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APT)的基础.该假说认为,证券市场中的股票价格能够及时、准确和充分反映所有有关的信息.未来的证券价格只能由新的信息决定,证券收益遵循一个随机游走过程,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该假说自60年代提出之后,国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其广泛程度,没有任何一个概念能与之相比.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 ,它声称作为金融市场中决定资产均衡价值的竞争的结果 ,市场上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在一个有效市场上 ,资产价格完全地反映所有信息。在市场有效的假设下 ,金融学家推导出了著名资产定价公式 ,如 CAPM、APT及 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等。本文利用市场有效与资产均衡定价模型的内在一致性 ,通过检验资产均衡定价模型是否成立来判定市场的有效性。文中选择 CAPM作为均衡定价模型 ,运用上海证券市场 1 995年 6月 1日到 2 0 0 1年 6月 2日 1 63支股票的数据对其有效性作了检验 ,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演进CAPM有效性增强 ,这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的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国外对信息追随的研究已经持续了10多年,研究领域从最初的信息追随存在性的证明、贝叶斯假设的合理性发展到信息追随发生原因的探究、信息追随与价格的关系等方面,涉及领域已经较为广泛,但国内专门针对信息追随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追随的存在性,研究表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信息追随行为,信息追随行为与基金收益密切相关,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大量的短期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十二家主要商业银行04—06年的效率状况进行了定量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九十年代初建立证券市场以来,短短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方兴未艾。仅拿股市来看,目前沪市上市公司总数851只,A股841只,B股54只(2007年5月18日);深市上市公司总数654只,A股599只,B股55只(2007年4月30日)。这与1991年沪市8家深市6家上市公司相比,可见发展速度之快。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沪市总市值达到13.49万亿,流通市值3.8万亿,平均市盈率42.53倍;深市总市值为3.94万亿,流通市值1.95万亿,平均市盈率50.15倍,超过全年GDP的70%,超过港交所主板及创业板总市值,超过人民币存款量。2007年5月8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两市账户总数为9394.54万户(包括A、B股和基金账户),接近一亿大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阐述了国有股配售变现对证券市场相关要素的影响 ,回归分析表明 :只要定价合理,国有股配售不但不会构成市场压力 ,反将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是一个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的多赢过程。在此结论基础上本文对原有国有股配售试点方案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更具合理性和市场可行性的国有股定向配售修正方案,并对配售修正案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 :只要定价合理,国有股配售之后原有流通股股东将成为受益者而非受损者。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通过将碳排放函数引入生产函数,构建数理模型识别创新在产业发展与市场化水平的异质性影响下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8—2020年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创新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伴随着产业发展与市场化水平跨过门槛值,城市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现跃升现象;城市间碳排放效率存在相互促进的空间态势,证实了“碳排放同盟”的存在;城市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一步分析中证实,城市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呈现“U”型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DEA-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我国16家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年的生产力变化情况以及各企业情况进行了估算及指数分解分析.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生产力效率在三年间指标波动较大,但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从指标分解上看,技术进步变动和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成为影响我国银行业生产力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作为转轨经济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为羊群行为特别是非理性羊群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并且将其结果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对中国证券市场整体羊群行为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着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市场更为显著,更有可能是非理性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9.
证券资产作为以获取未来收益为目的投资工具,它在价格形成及其市场运行模式上都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基于有效市场假说(EMH)的资产定价理论虽然在理论体系及其形式化上都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投资者理性和投资者具有完全一致的预期这两个基本假定在现实证券市场投资中却难以得到满足。本文更现实地依据投资者预期形成的差异,讨论了非一致有限理性预期下的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提出了基于混合预期的噪声交易模型。同时本文还利用上海证券市场的相关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克服了行为金融学中噪声交易模型不能用于实证分析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许多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一些经济学者又重拾货币中性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是无效的。这就是说,货币政策无论何时都不能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世界各国政府都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这本身表明货币政策必然有其有效性的一面。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探讨货币政策短期有效性,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