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运用方面出现停止的高原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还没有建成有效的心理词汇网络.在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高原期构建心理词汇网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词汇联想意义研究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联想意义具有附属性特点,与文化紧密相关.英汉两种语言间存在大量理性意义相同而联想意义不同的对应词语.这些词语常常是英语学习的难点,需要特别注意.笔者对大学英语二、三年级学生和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词义理解测试,对比分析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三组学生之间掌握联想意义的差别明显低于掌握理性意义的差别,英语专业学生与大外英语学生对联想意义掌握程度的差别也明显低于预期值.说明词汇联想意义教学的确是亟待加强的环节.教师应设法引导学生积累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在语境中分析理解词汇联想意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母语会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不自觉地求助于汉语,尤其是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本文主要从词汇和句法两方面探讨了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通过学生习作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分析了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帮助学生了解这一现象,以便在英文写作中有意识地避免汉语负迁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以高职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采用定性、定量方法,探讨了英语词汇学习的各种策略的差异,分析了他们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倾向,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总体情况不理想,如学生过多地使用"机械性重复记忆",较少地使用社会、情感策略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英语高频词汇水平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高频词汇习得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结果显示,到大学二年级上半期,在总体为3000个的高频词汇中,大二学生的高频词汇量约1966个。不同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学生、男女生、来自不同区域学生的高频词汇水平差异非常显著。高频词汇水平与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对高频词汇的重视程度、学习单词的时间、记忆力以及对教材难易度的评价有不同程度上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中国学习者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笔语语料库子库作为样本,参照兰卡斯特大学的LANCAWAE语料库,从词汇多样性和词汇复杂度两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笔语词汇的发展,并将这一发展与其口语词汇发展,和国外学生笔语词汇发展作了比较,结果发现: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笔语词汇发展不是一个持续上升过程,这个发展轨迹与口语词汇不同;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在笔语词汇多样性和词汇复杂度两个指标上,均低于国外非本族语学生和本族语学生.  相似文献   

7.
语篇词汇重复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通过对语篇词汇衔接中词汇重复模式的分析,讨论了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应指导学生根据词汇重复模式对语篇的微观语义进行快速准确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根据该模式从宏观上对语篇的主要信息进行判断把握。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英语阅读中任务引发投入量与二语学习者从语境中推理生词词义的关系.6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与了本项研究,并在研究中被随机分成三组.每一组都阅读一篇在投入量程度上各不相同的文章,同时推理文章中10个陌生词汇的词义.另外,运用有声思维报告获取学生运用词汇推理策略的情况.结果表明,任务引发投入量的程度、学习者对词汇推理策略的运用以及与成功推理的词汇词义的保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词汇附带习得理论及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效率及其原因,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利用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有效的词汇处理策略,使其尽快达到二语阅读的词汇临界水平,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更好地附带习得词汇创造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综合性的词汇测试方法,对四个年级的16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进行测试,得出学生接受性词汇知识比产出性词汇知识发展快,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词汇知识的增加而扩大;在二年级结束以后.大学生的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增长趋于停滞;大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四年来提高不明显.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发展的特征既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也反映出我国目前大学外语教学在课程设置、考试导向以及教学方法中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