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画报》2011,(4):33-48
古今隐逸之山居古人云:"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山居字面解释是在山中居住,山中的居所,古时一般指文人墨客远离尘世的喧嚣,寻一环境优美的山中居住,取安静,自在的意思。当然山居也不仅仅是到山中居住的意思,诚如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南史·隐逸》所述,山居隐士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素质,隐者不仕,不求出名,如果不是这样,那和在山中砍柴的樵夫和世间凡夫俗子又有什么区别。总结古人对于山居的看法,最主要的还是对"道"的感悟,以便达到怡然忘怀、齐同万物的那种精神境  相似文献   

2.
竹溪山居     
竹溪山居隶属于青岛帅潮集团公司,坐落于美丽的崂山脚下、崂山矿泉水厂的上游,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里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打造都市喧嚣生活以外的宁静致远。竹溪山居以"倡导绿色餐饮,打造品质生活"为经营理念,定位高档休闲度假会所。竹溪山居分为四大功能园区:有机茶叶种植区、有机果蔬采摘园、会议餐饮活动区、山泉水坝休闲区。  相似文献   

3.
《青岛画报》2011,(12):50
居住从来就不仅仅是建筑那么简单。所以规模,建筑密度,材质,甚至是奢华度,都不是居住的意义所在。它和生活有关,代表着宿主的精神追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历来与中国传统文化分不开,无数文人骚客都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营造了无数人类居住梦想的话,那么当代文人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则道破中国人自古至今无法释怀的"山居"情结。在中国灿若星河的文化中,山是精神的象征,只有有精神内蕴的山,人们才会为之向往;只有在有精神内蕴的山上生活,那才是真正  相似文献   

4.
寻山·归家     
《青岛画报》2011,(2):38-39
"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山是有生命的,于是便有了辛弃疾"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观山,山也在观你;山是有操守的,于是便有了孔夫子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有了严子陵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山是有境界的,于是便有了"黄龙三关——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山,磨练了多少人的筋骨和意志,承载了多少的梦想和希望,成为多少志士名流的栖身之地,隐逸之所。"  相似文献   

5.
家住长白岛     
正人到中年的时候,我移居沈阳。如果我是个诗人,我会放言:"啊!我的沈阳。"可惜,我不是诗人,没有诗人那种大气与豪放。于是,我的落脚点选择了长白岛。出生在燕山山区的我,儿时是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娃,昂首是天,低头是山,除了会几句"东山火,西山火,日头出来照着我"这样的童谣外,再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用出过山海关的父亲的话说:"山沟的孩子——小见识!"长到十八大九毛头小子的时候,我当兵去了新疆,那  相似文献   

6.
正而立之后骤然成名,让他在巨大的喧嚣中看见自己和生活的距离。王凯想隐身。这两年,出现在公众场合的王凯总是被人群簇拥。除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和粉丝,还有无微不至的工作人员。"我现在去哪儿都得是一堆人。"王凯感慨。人群的裹挟没有给他带来亲密感,他觉得这不太对劲:"演员被保护得太好,就完全没有时间去感悟生活、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7.
刘阳 《东西南北》2013,(2):12-13
作为河南人,我竟然从不知道1942年曾经发生过这么严重的旱灾,更令我震惊的是,这场灾难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代无不选择了遗忘。生活里严峻的事实在太多了,人的心就变成了一块铁,这块铁如果就这么硬着,磕在石头上就破碎了,  相似文献   

8.
伤害面前,你可以选择倒下,或者成长。年轻的时候,我总认为,感情上的磨难是可以躲过的。如果碰上了,一定是这个人不够聪明,一个聪明的人怎么会在感情上遭遇失败呢?他(她)当然会遇到一个珍惜他(她)的人,然后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一辈子。  相似文献   

9.
莲菜 《东西南北》2009,(8):40-40
我们有那么大的煎锅,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为什么有钱的人总有钱?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有很多,而我想到的是:相信自己的选择。大多时候,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是比努力和节省更准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5,(4)
辽代寺院建筑承仿唐宋,与佛教诸宗之"伽蓝七堂"之制大体符合;院落式寺院的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山门、佛殿、法堂等主体建筑,而僧堂、食堂以及藏经楼、钟鼓楼等则分布于左右两厢,它们大多为间架结构;辽人建寺十分注重选址与备料;齐备的寺院建筑设施与特殊功能,优美的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为剃度出家的辽代僧尼们创造了良好的修行和生活场所。  相似文献   

11.
伦理的开端与公共伦理的理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兴 《浙江学刊》2004,(6):161-165
每个人都是首先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保存自我是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因此"我是我"是个体生存的最初原则.然而,由于这一原则的主观性和非社会性,使得它与人类的现实本质--社会性相悖谬.因此,它必然要上升为"我是人".正是由于"我是人",使人类开始了伦理的生活,也使公共伦理有了现实基础和基本原则.本文通过"我是我"到"我是人"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概念推演,从"感性的人"到"理性的人"、"从个体理性"到"公共理性",从"抽象理性"到"现实理性",揭示了伦理的内在原点和公共伦理的理性实质,彰显了埋藏在人类公共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逻辑线索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晚明以降,丫髻山逐渐成为北京地区娘娘崇拜的一个朝圣中心。自清康乾年间,它在北京市民的宗教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最终被纳入"五顶二山"的宇宙观和进香回路之中。清嘉庆年间至咸丰年间,丫髻山香火逐渐式微。直至清同治年间,伴随着京东各县地方势力之崛起,丫髻山的香火再度繁盛,并被逐渐纳入四大门的信仰框架之中。一部丫髻山的进香史,便是明清两代京畿地区社会变迁的缩影。笔者认为,仅将朝顶进香视作民俗宗教的研究领域并不足以展现中国宗教史的丰富内涵,它构成了帝制晚期中国人公共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代表着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的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于丹 《东西南北》2008,(6):48-48
美丽的东西一定跟自己的修炼有关。我不久前听说自己入选了一个"最美五十人"的评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以什么标准选出来的。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被人家称赞过漂亮,现在不懂为什么就糊里糊涂地进入了这样一个评选。当时我开玩笑说,他们一定是把我跟孔子、庄子放在一起比的时候,觉得我是美女。后来我就觉得,如果一个女人要永远保持美丽,那你要选择一个比你老2000多年的参照物,你就可以永远美丽、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4.
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和学生探讨流行文化,一位90后女生说:"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这名90后女大学生发出新"思维风暴":我嫁给有钱人"黄世仁",可以拿他的钱捐给慈善事业,帮助有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东西南北》2009,(10):7-7
可以种花的鞋超创意 这双鞋子,不但旁边围着花,就连鞋子里面部可以种花呢!真的是超级有创意,令秋天也泛着春意!我在想,如果那些花是真的.然后你一路走,一路可以闻到花香,那真的是很不错的idea!  相似文献   

16.
《东西南北》2011,(16):1-1
什么是幸福?我几乎从没想过这个问题。钱是幸福吗?不可能。事实上,你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烦恼就越多。有人会觉得,我这么说无非是西方人现在大多已经有了很好的物质生活一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并非如此,物质的确会让我感到舒适,但它并不是我幸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目呢?因为我最近尝试的几种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都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给了我很多的教育灵感。大家都知道牛顿与苹果的故事,生活中一个落地的苹果启迪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我想,如果通过把握生活中的点滴来创新教育方法,那么更多的教育奇迹将会被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8.
"您觉得商业信贷的决定因素是贷款者的钱,还是品质呢?"有人这样问美国银行家J·P·摩根。"最重要的是品质,因为金钱买不到品质,一个我不能信任的人即使他以整个世界的一切做抵押,也不可能从我这儿借走一分钱。"摩根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美国人的行事逻辑,在金融业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没有好的信贷记录,除非你去隐居山林,过原始人的生活,否则很可能寸步难行。信贷的力量如此巨大,让我们这些刚学会美国老太生活方式的人,据此享受繁荣与奢侈。然而你是否知道信用也会"咬人"?现在,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的AFP(理财规划师)徐爽告诉我们,还得学会如何维持自己的信用,真正尽情享受有品质的消费生活。  相似文献   

19.
八大关景区     
位于汇泉湾以东、浮山湾以西,北抵太平山南麓,南临太平湾。景区有八大关别墅区,太平角别墅区、太平角、汇泉角和岳阳路疗养区五大部分组成。依山面海,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远离喧嚣,空气清新。"八大关"由十条大马路组成,风格各异的经典洋楼是其标志,庭院花草与周边各式花木融为一体,步行于宁静的马路两旁,典型欧陆风情建筑和浓厚的中西合璧文化,让人享受这异国情调所带来的悠然风情。  相似文献   

20.
从事创意行业的人,对事物多为敏锐,并掌握着最新科技潮流驱动。他(她)们需要表现出创作上无国籍无年龄的超越,并时刻观察现在年轻人生存态度的走向,所以他(她)们的所思所想最可代表"M一代"(见本期杂志P《多事新一代》专题)的未来生活。当我中年,希望我拥有一张木桌,在我热爱的广告公司。桌子最好长得和京都大学旁的"进进堂"咖啡屋里的一样,结合岁月与木匠"本物志向"式的讲究.异常宽大,容得下10个人一起喝咖啡。那时我将是一位很资深很资深的Copy Writer(广告文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