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艾新玲 《快乐青春》2014,(11):16-18
我父亲是邮局里一个普通职员,干了半辈子的分拣工。 父亲喜欢吹牛,动不动就在我们面前吹嘘自己与市里某某领导有多少多少年的交情了,与某局的头头关系是多么多么铁了。经常说得有鼻子有眼,我们知道他说话的水分很大,我们家的人背地里都称父亲为“大忽悠”。  相似文献   

2.
吃相辨人品     
正一天,与一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把父亲接来一起吃。父亲寡言,饭问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这个朋友是因生意认识的,合作过几次,印象还不错。父亲说:"虽然我对他不了解,但从吃相看,基本可以估摸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夹菜有个习惯性动作,总是用筷子把盘子底部的菜翻上  相似文献   

3.
尽孝要趁早     
昨夜我又梦见父亲了:我正在单位开会,他突然出现在会议室门外,一脸憔悴凄凉……父亲去世已经两个月了,一想起他临终前大颗滚落的眼泪,我的心就无比沉痛。那天晚上,养老院来电话说父亲病重时,我正在参加同学聚会。当时,气氛很热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和同学说:"我父亲没事,我接到这样的电话不是一次两次了。"当我带着酒气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进入昏迷状态,养老院的人说父亲是  相似文献   

4.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他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以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中山君设宴款待群臣,羊肉汤煮少了,司马子期没有吃到。他大发脾气跑到了楚国,说服楚王灭了中山国。中山亡后,中山君狼狈出逃,原来的亲信侍卫都各顾各的跑散了,只有两个不认得的人拿着武器跟随在他后面。他问这两个人为什么要跟随着自己,这两个人说:在他们的父亲行将饿死之时,中山君曾送给他们一壶饭。父亲临死时嘱咐儿子:如果国家有事,你们应该以死报之。现在君侯遭难,所以他们赶来报效。中山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转变     
正父亲是个节俭的人,这种节俭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时候,我不理解父亲。作为水利部门的退休职工,每月的退休金足够他花销了。然而,他依旧像个守财奴,烟酒不嗜,布衣粗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父亲不仅自己节俭,还要求我们节俭。有一次,我花150元钱给他买了条裤子。父亲问起来,我如  相似文献   

7.
正顾维一当婚礼主持人10年了,他现场看到过两位父亲的眼泪。前一位是私营企业家,他为亡妻所生的大女儿出嫁开席50桌,婚礼前一晚,女方父亲对顾维一说,他亏欠女儿太多:"她妈妈走时她12岁,过了5个月我再婚,再过两个月她搬去学校宿舍住,难得回家。"顾维一马上明白了:"这场婚礼会有尴尬,因为她不肯原谅你,对吗?"女方父亲苦笑说,女儿曾要求由舅舅把她  相似文献   

8.
孙先生是一位登山摄影家,爬遍了国内的大小名山,也拍了上千张风景照片.可是当朋友欣赏他的作品时,他总是遗憾地说:"就是那么巧,每次看到最美的风景,都是在我底片用完的时候."听到的人在背地里则说,他那样讲,是与歌星自称感冒喉咙不好,有着相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你和他都是家中的独苗苗。你出嫁时,你的父母可能都曾想过这样一件事--唉,成了人家的人了,以后过年就得在人家家里过了。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想到父母两人除夕夜在家孤单冷清一双影  相似文献   

10.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了。两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从不叫对方的名字,也不像过去那样叫对方为"孩儿他爸""孩儿他妈"。他们称呼对方为"哎",如果两人离得近,就是小声"哎";如果离得远,还会"哎"上好几遍,一遍比一遍大声,直到对方听到为止。"哎"了这么多年,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爱"字,更别说什么海誓山盟了。但在我看来,他们一直在无声地说着海誓山盟。  相似文献   

11.
永不放弃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从小他父亲就希望他长大后能当一名出色的律师,但他在浪费掉父亲毕生的积蓄后,却从律师学校休学了。他父亲失望得流下了眼泪,并生气地对他说:“我看你这辈子都不会成功了!”  相似文献   

12.
最好的礼物     
父亲在一个月前到我这里,告诉我,他就要结婚了。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惊愕、难过,还有一点愤怒。父亲的眼睛里充满了企盼,我知道他想要什么。可我只是很冷漠地甩甩头,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尽管我很想说:“爸爸,不要,不要……” 父亲走时,我没有送他。看着父亲渐渐离  相似文献   

13.
我读过一篇文章,故事淳朴而感人。 一个寒冷的黄昏,小店里来了两位不平常的客人:一个年轻人和他双目失明的父亲。年轻人大声说要两碗牛肉面,却转过身,悄悄地对服务员说:只要一碗牛肉面,另要一碗最便宜的素面。年轻人把牛肉面端给了父亲,自己吃便宜的素面。失明的老父亲,  相似文献   

14.
畅销书《回到家庭》的作者、心理门诊医生雷·加伦迪考察了100个成功家庭后说:“父亲在培育儿女上的作用不可替代,他们有着特殊的力量。”根据专家们的意见,称职的父亲应该同时成为下面四种人: 一、善于对孩子表达爱心的人 牧师肯尼思·米德常为遇到难题的孩子提供咨询。他说,许多找过他的孩子都“希望爸爸能对我说或向我表明他真的爱我。”作家瓦尔特  相似文献   

15.
父母的责任     
差一个月才到4岁的儿子不识几个字,忙碌的我和他的父亲,没有精力和耐心在夜晚的灯下,给他这种启蒙。但我知道他聪明,比如,星期天上午他赖着不起床,撒娇,一会儿说鼻子疼,一会儿说肚子疼,一会儿又说脚疼。当我问他这三个疼点之间的联系时,他说它们是一根电线。我吃惊于他的灵性,不过又想可能普天下的孩子,个个如此精灵;和儿子一起第一次听李春波的  相似文献   

16.
芸豆与竹竿     
程刚 《快乐青春》2014,(10):53-54
古时有一个年轻人误人歧途,当了小偷。一次偷窃时,被人发现打成了重伤。痛定思痛,他决定改过自新。他到寺庙里静心思过,可总觉得众僧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在背地里议论他。他痛苦无比,无法释怀。一天,大师找来竹竿带着他去菜地给芸豆搭架。年轻人心情不好,干活很消极。大师便笑着对他说:“施主你看,这芸豆秧苗晶莹剔透,清新碧绿,多么美丽,可把这干巴巴的竹竿插在它旁边,它的美丽就好像失了色。”“可不是嘛,师傅。”他有些悲观地对大师说。“可芸豆没有竹竿长不成,看来,竹竿虽丑陋,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师略有所思地对他说。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孙子:爷爷,怎么还不过年呀,把人给急死了! 爷爷:没几天啦,过年了,不准说不好听的话! 孙子:死是不好听的话? 爷爷:马上到年三十了,不能再说死了。 孙子:不让说死,不说死就是,反正也憋不死! 爷爷:可真气死我啦!你这死小鬼,你再说死,非打  相似文献   

18.
父亲71岁了,每天在煤厂干活,像年轻人一样握着大锨筛煤、上煤。从背后看,很难想到他是70多岁的人了。 每次看到父亲偌大年纪,还不辞辛劳每天劳作,我就心酸眼涩。父亲是煤矿工人,退休后他先后到多家厂矿做工,有时还跟村里的建筑队搬砖,像年轻人一样下力气。  相似文献   

19.
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担着两筐茶壶去集市上卖,谁知他在经过一个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出来,摔了个粉碎。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这时有人提醒他说:喂,你的茶壶摔碎了,你还不快看看!这人回答说:既然已经碎了,看又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20.
喜欢与尊重     
静水 《家庭科技》2014,(11):1-1
记忆中,村里有个懒汉,春夏秋冬对他来说,只是蹲的地方不一样罢了。天凉了,哪里有太阳他就蹲哪;天热了,哪里有阴凉他就赶哪。"好吃懒做怕动弹",这是村里人对他的唯一评价,说时脸上写满鄙夷,似乎提一下他都会玷污自己。小孩子们更是拿他取笑,戏耍,捉弄。可不管受了怎样的捉弄,他都只是咧嘴笑笑,从不动怒。没骨气的人自然没脾气。一天,我家门口站着几个叔叔伯伯,他们在跟父亲商量着今年种啥庄稼。父亲掏出香烟散给他们,一人一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