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有些父母会经常说,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啊?要我说,那得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蓝色衣服,你非让他穿红色的: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佚名 《家庭科技》2014,(11):14-15
已婚女人聚在一起聊天,不管海阔天空聊得多远,最后都归结到自己的小家上,说丈夫说孩子说婆婆。而且大多都是在抱怨:丈夫不顾家,婆婆小心眼,儿子让人烦;有的女人则相反,说的是丈夫的疼爱,婆婆的关爱,孩子的可爱……不过,后一类女人少之又少,但晨红是其中一个。和晨红聊天,看到的总是她那张圆乎乎的笑脸,耳边总是爽朗的笑声,她似乎生活在蜜罐里——丈夫虽然不爱下厨房,但洗碗却是他的专长;婆婆虽然有些小抠门,可对她的好是毫不含糊的。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不懂爱不爱,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我曾看到国外一个机构做的小调查,向一群4~8岁的孩子提问:爱是什么?结果却出人意料。8岁的女孩贝丽卡说:"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腰来涂脚趾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这样。这就是爱。"7岁的诺艾尔说:"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6岁的克里希说:"爱就是出去吃饭时,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而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  相似文献   

4.
婆婆要出嫁     
婆婆恋爱了 晚上.刚躺下,听见老公吞吞吐吐地说:“妈今天跟我说。谈了个对象,有一段时间了……”已经有些困倦的我,听了他的话,立刻精神起来,“真的?”他瞪了我一眼,“你那么兴奋干吗?”我赶紧掩饰,“不是,我是替妈高兴。”  相似文献   

5.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他说:“我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弄不懂的就问他们,他们弄不懂的  相似文献   

6.
张兵 《家庭科技》2014,(8):20-20
儿子很喜欢画画,可我却没艺术细胞。面对儿子的爱好.我只能给他报个美术班。一天,我看到一本有关艺术教育的书,说家长要担负起艺术教育的责任。其实,每个人都有艺术天赋,即便毫无美术基础,也可以通过游戏来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  相似文献   

7.
我们不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对马克思一个观点的新解乔耀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  相似文献   

8.
苍蝇与蜘蛛     
一只苍蝇总是认为自己到过世界各地,见识广博,他看见墙角有一只蜘蛛,便神气十足地对蜘蛛说:“可怜的朋友,你怎么生活在这么阴暗的角落,过着这么倒霉的日子?你可知道我到过世界上许多神奇美丽的地方,享受过荣华富贵的生活,我活得多么充实,过得多么美好啊!你是否愿意跟我一起去见识一下外面精彩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9.
泥巴的启示     
孩子总是快乐的,只要大人不对他指手画脚,呼来骂去。 大人总是烦恼的,即便没有人对他指手画脚,呼来骂去。 大人搞不懂孩子有什么好快乐的。孩子也弄不清大人有什么好烦恼的。 大人带着孩子去找上帝询问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李秀英 《家庭科技》2008,(11):45-45
“关上身后的门”,这是英国前首相乔治心理养生的诀窍。有一天,他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有必要吗?”朋友很纳闷地问。乔治微笑着说:“哦,当然很有必要,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关门时,  相似文献   

11.
朱果芹 《家庭科技》2009,(10):37-37
我小时候吃过很多苦,现在也是走得不顺。我很怕孩子将来走我的路,总是希望孩子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才好……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说我疯了。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以小认大?孙涵泊,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相似文献   

13.
未遂的感恩     
佚名 《家庭科技》2010,(7):10-11
17岁那年,我在离家四十多里地的县城读高中一年级。 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宿舍的床上看一本外国文集,其中有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杰克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16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想到了感恩。  相似文献   

14.
肖峰 《家庭科技》2014,(12):41-41
一户人家在过年前准备糕点,忙了大半天总算完成,媳妇把糕点放在厨房的地上晾晒。 没想到先生回来,不小心踩到了糕点。先生缩回沾满糕点的脚后,很难为情地对一脸惋惜的家人说:"非常抱歉,我实在太不小心了!" 他的妹妹立即接腔说:"是我不好,刚刚我进来时也差点踩到,当时我如果把它移开就好了。" 在旁的媳妇连忙说:"哎呀,是我不对,我应该拿到适当的地方晾干,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相似文献   

15.
上了火车,我还在哭泣,从兜里掏纸巾擦鼻涕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张字条:孩子,别怪你爸,他也是为你好,记住,第一次洗衣服时跟我说一声。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成绩时,总是将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中央集体领导,归功于人民,他说:“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但是在南巡谈话中,小平同志却十分肯定地表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可见他是十分看重这个问题的。因此,科学地认识和准确地执行小平同志这一创造性的提倡,是事关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不搞争论。是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1.中苏“不搞争论”六十年代前半期,中共和苏共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邓小平同志作为这一场争论举足轻重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他一条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说声晚安,却发现他的头像已变成灰色。真的有这么急吗?连让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相似文献   

18.
刘洋 《家庭科技》2008,(9):42-42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是他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间的小路旁休息。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唱着歌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为何不快乐呢?”  相似文献   

19.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家长来找我,她正为孩子的功课而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 她说:“林先生,您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成绩是第四十名,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名学生。”  相似文献   

20.
学校生活,给雷锋带来了无限欢乐,他脸上整天堆着笑。不论谁再说他是孤儿,他都说:“往后你们不要再说我是孤儿了,党就是我的亲爹娘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