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旷达是中国古代一种有着深度文化蕴涵和特出精神风采的人生态度人格精神,它又在中国古代文艺、文论和人生论、人生实践中都有广泛表现.简要说来,旷达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宽广的胸襟和通达的人生态度超越忧困而达致人生的自由悦适或自由审美.旷达对于当代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建构具有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家文化与贾平凹作品中的意象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费秉勋先生在其研究贾平凹及其创作的专著《贾平凹论》中的一段话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1980年以后,贾平凹对宇宙人生的苦思冥想空前沉静、深入,“结果,他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混沌感受中,感性地、融合性地接受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文学中两种审美意象与人生追求比较王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流水与大海是两个有趣而迷人的意象。尽管后者远没有前者出现那么频繁,①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共同展示了古代文人鲜明而强烈的人生追求。如果我们从文化视点上试予剖析,会惊讶地发现:.流水与大海...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哲学根本指向是人生论,其哲学可谓人生论哲学,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是人生美学(人生论美学),它是中华民族的美学。人生美学的兴趣不像哲学美学那样探索抽象的美是什么,也不像艺术哲学那样从抽象的哲学理念出发探讨所谓艺术的本质,更不像艺术心理学或艺术符号学专门从心理学美学或符号学美学的角度探讨艺术的种种特征;它的根本兴趣在说明美与人的关系,美与人的生命的关系,美与人的日常生活的关系,总之,美与人生的关系。人生论美学既热烈执着于人生又高逸超拔于人生的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诗性呈现。  相似文献   

5.
传统与现代在 20世纪中国有着持续百年的长期冲突,20世纪文艺境界论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冲突,可以作为反思百年文化冲突的切入点。“治心以有内心”是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传统的“传统性”,它所体现的是“以心体天地之心”、“赞天地之化育”的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古代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反,西方现代性在线性时间观主导下,凭借科学技术力量控制自然而打破了自然节奏;同时,资本逻辑成为整个生活的支配性逻辑,其力量渗透到世界各地区。面对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文艺境界论传统发生了现代裂变,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经历了一个“蜕变”、“断裂”与“复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皎然“逸格”论及其隐逸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皎然的逸格论,跟隐逸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逸格既包含了对文学创作主体所进行的创作活动的规定和要求,又指陈了中国传统艺术活动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即有效地传达主体固有之品格,使为人与为文获得完美的统一.如此,则人生与艺术也就合而为一,人生即艺术,艺术亦即人生.此乃中国传统艺术之真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7.
日知先生与"封建主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为现代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学界就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限界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至50年代中晚期最终形成了三大主要学派,即所谓的"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以及"魏晋封建论"."50年代初,苏联史学界关于古代东方的研究成果较多地介绍到中国来,一部分中国学者开始从世界史的角度重新探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逐步形成了魏晋封建论的系统见解."[1]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侠义复仇对象及练技雪恨王立侠,在中国古代是一类具有传奇性的特殊的历史与文学人物。他们那不凡身手、传奇想力、行为准则与人生信条,给复仇主题增加了不少正义之气和迷人风采。侠义与复仇两大主题有许多相通互补处,以致于若没有复仇,侠之...  相似文献   

9.
禅学,是印度佛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与改造而演变成的中国化佛学。它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古代诗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诗学史上,形成了一种诗禅相通的奇特现象。早在40年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就已提出,要考察这种奇特现象,要研究诗禅关系,才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学及中国艺术精神。然而,从50年代到70年代,诗禅关系研究一直很薄弱。近几年来,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诗禅关系研究,已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而且已发表了一些论此课题的文章;不少文化史丛书中,也有论此课题的篇章。但全面研究诗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民为邦本”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民为邦本”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有着切实的内容。古代的民本论者提出过关于制民恒产、使民与政以及化民以德的主张。在继《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文之后,笔者对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横向上作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艺批评中的兵喻直接导源于古代战争的重要性与普遍性,中国兵法理论的早熟以及文人的知识结构、领兵经验则成为了兵喻进入文论的主要助力。运作过程中,兵喻通过词汇编码、思维移植与情感价值引导参与了文艺批评的建构过程,成为文艺批评重要的运思机制与言说方式,并在力量气势、精神因素、整体机动等方面体现出我国文艺批评兵喻的取喻侧重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的德本思想 ,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一开始就形成了以解决人生实践为宗旨和目标的价值批评 ,形成了文学批评的人伦理性、价值理性和社会本体论特征。先秦的德治观 ,直接转化为文学批评上道德形而上的内在含义 ,使中国文学批评具有了特殊的原型本体性质 ,也反映了文学接受处于实用阶段时人们的价值期待。德本精神派生出来的“比德说” ,使中国文学批评把文学提升到一种审美、道德一体的层面来观照和评价 ,因此形成了文学批评以德为本而物象比附的审美定势 ,而不会以类似西方文学批评的理性形态出现。这种德本批评 ,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学批评 ,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流和主体 ,并内化为中国文学批评的思维模式和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3.
曹丕《典论·论文》论述的文学理论问题,学者们已有深入的研究,论者们或专注于“文气说”,或侧重于“文体论”,或认为它由文体论、作家论、文章功用论和批评论构成。本文则认为曹丕从剖析“文人相轻”之因入手,独具慧眼地研析了创作主体之才、气以及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问题,从而构成了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首篇作家专论,开启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觉之先河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魂与身"的故事。细加区分,可以将这些故事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人死后灵魂脱体的故事;二是生魂离开活体的故事。文章对这两类有原型结构模式的故事的发展作出简要概括,并试图从文化学批评中的宗教批评和原型批评两种视角对其形成背景作不同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批评中保有一种先验的东西,存在着一个先天的前结构,即传统的史学批评。中国古代史学意识的自觉先于文学意识的自觉,史学批评的观念与方法渗透于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从思想渊源来看,史学批评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文论是 2 0世纪中国文论最重要的理论资源之一 ,5 0年代被奉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典范 ,对中国当代文论基本理论格局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个理论体系的认识论构架和高度政治化的特点 ,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 ,乃至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都产生了复杂和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感悟式批评强调灵感、想象、即兴、直觉,这与以自由、浪漫、超越、灵性的巴蜀文化传统在精神上不谋而合。新时期以来, 出版业的振兴、文学创作高潮迭起,与之对应的是文学批评的热度持续,但此时的文学批评开始大规模引进建立在西方哲学、 社会思潮理论背景上的批评模式,而更具中国传统的感悟式批评却越来越受到文学批评界的忽视,巴蜀文学批评的发展显然 也受此影响。那么在当代巴蜀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将感悟式批评融合在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 题。从中国古代文学的感悟式批评中获取灵感,阐释其对当代巴蜀文学批评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93年,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展开了一场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以王晓明为代表的批评家从捍卫“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当时以王朔、张艺谋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提出了尖锐的批判,由此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年之久的讨论。张颐武、陈晓明等人从后现代主义立场各自阐述了对“人文精神”的不同看法,孟繁华、洪子诚等人提出“新理想主义”,而以陈思和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则更看重“人文精神”的实践。这些讨论彻底改变了文学批评界“一体化”的局面,当代文学批评开始转向文化研究,也真正进入一个众声喧哗的多元时代。但批评主体在这之后的学院化和体制化,也使得批评和研究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精神生态的恶化日趋严重的今天,知识分子自身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是古代文学批评的集大成之作,尤其在明代诗文集的介绍和评价方面具有批评史的意义,它对明初台阁体的诗文作品评析颇具特色,大致呈现出主观裁夺、扬此抑彼、细分界限和显瑜掩瑕等几种方式,揭示了台阁体文风的内涵。《四库全书总目》对台阁体深刻的文学批评和认知程度为当今研究明初前百年文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依据和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发掘经典著作中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新时期古代小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集中体现于《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的古代小说史研究方法,其将西方文学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治学之法融会贯通,将理论分析与文献考据相结合,以社会历史批评发掘小说的社会文化底蕴;以文化比较研究拓展小说审美维度;以古典目录学之法梳理小说观念的发展,从而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树立了学术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