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大学生普遍重视文化知识的提高而忽略了礼仪知识的学习,导致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堪忧。笔者认为应加强对大学生礼仪教学的重视,通过礼仪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是现代人文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我国传统修身教育的继承,开展礼仪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和综合素质。礼仪文化教育通过四种途径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并树立其良好形象:传授人文知识、传授人文思想、传授人文方法、蕴含人文精神。此外,礼仪文化教育还可以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礼仪文化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是成才教育的环节。实施礼仪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礼仪习惯;注重礼仪文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对青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学生要想立足社会,创立事业,必须从学礼、懂礼开始。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礼仪教育,学校应该把礼仪教育真正地引入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貌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实践活动,借助社会上的"权威"来加强教育效果,教师应成为遵守礼仪规范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正确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又不失保守地将西方文化的精髓纳入其中,形成文化认同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关于文化认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仍然不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以改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确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充分认识文化认同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自身固有局限、西方文化渗透以及网络亚文化等挑战。通过把握文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立足文化发展,重视实践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优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定社会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清代书院主要有以科举考课为主的书院,以讲习理学为主的书院,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以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为主的晚清西学书院等四种类型。清代各类型书院在办学宗旨上都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具体教学制度也充分体现道德教育功能。这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的启示:要注重发挥我国传统经典文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同样重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者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注重发挥礼仪仪式和规章制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真正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关键;是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保障;也是树立良好校风的重要手段.文章提出了对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措施,从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加强礼仪养成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坚持教育管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能力,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德育观和坚持走实践养成之路。  相似文献   

9.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造就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根据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坚持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主导性与层次性紧密结合、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做到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己的统一,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言中华必说礼仪。礼仪大可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小而是一个人品格操守的规范。礼仪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圣人教化人心的重要手段。礼的规范,直接服务于儒家讲求仁的道德诉求,是从个人行为开始规范长幼有序,最终由近及远达到社会和谐、天下大同的最终目标。传统礼仪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着轻政治参与而重市场和经济参与,轻校园参与重社会参与,轻传统文化参与而以文化挑战者自居的取向。因此,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增强其文化参与意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其校园参与意识;通过企业实践,提高其经济参与意识,是切实可行的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大学生人格理想的实现。目前,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在高校面临着教育方式缺少实效性、群体负面效应的影响和手机文化的不良传播等实践困境。要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重要时间节点注重礼仪文化的宣传、充分挖掘新媒体对礼仪文化的作用和搭建平台载体丰富礼仪文化等路径。  相似文献   

13.
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作为对人进行德育教育、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文章认为礼仪是评价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准之一,道德是礼仪的灵魂,礼仪习惯是道德品质形成的载体。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增加礼仪教育的内容,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导向和为人处事等方面发生积极改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好的教育形式凸显教育内容,影响教育成效,从活动载体、手段和途径上进行探索,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四史"教育形式,既服务于内容又推进内容的落实,可以做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相得益彰.校企在"四史"教育中要立足"校企"的特色与特征,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进行创新,使"四史"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心理状态与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与大学生专业学习、学术研究、思想道德、择业观等相结合,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推进"四史"走心、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立足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两个方面,对搞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律己修身”、“仁爱孝悌”、“尚群为公”、“崇尚节俭”等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大有裨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身作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为仁由己”等则是我们搞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既离不开一定的现实社会条件,同时又深受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因此,探讨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作用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荣辱观的培养,树立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标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项根本的内容,就是要培养他们“荣荣耻耻”的观念。这一观念的树立和强化,既需要大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又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8.
农村文化礼堂的再仪式化,是将传统农村民俗礼仪和儒家传统礼仪结合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文化再生产。浙江台州市L区"乡村十礼"的建构和礼仪实践,反映了以象征性的符号表达仪式的特定关系、礼仪文化再生产的建构方式和乡村社会转型的价值再塑方式再仪式化的逻辑机制。"乡村十礼"的实践表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农民道德共同体和精神家园的仪式过程构成了再仪式化实践逻辑。"乡村十礼"为行为规范的礼仪活动,反映了政府建构乡村社会文化礼仪的价值取向、农村社区治理的文化选择和农民个体的文化意愿,也成为农村社区治理中文化治理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9.
"礼仪"是一个人社会化要求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交往的重要"游戏规则"。对于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礼仪不仅是其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文化底蕴优劣的标志,也是大学生成功融入周围工作环境、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进而走向社会的必修课。在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除了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之外,还要注重对礼仪素质的有意识学习和养成,以增强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是坚持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中不断充实和体现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方向 ;三是坚持在实践的环节中突出和展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