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月 《新天地》2015,(2):38-39
不住养老院,不和儿女一起生活,"独立自乐"的我们也要过得开心,老闺蜜聚会,老伙伴互助,开启新养老时代快乐生活……"布姐姐""画妹妹"温馨互助八旬老太贾秀英和李荣同住北京通州新华小区,两位老闺蜜天天通话,天天见面,还在网上聊QQ。贾秀英头发花白,李荣满面笑容,爬楼梯一点不喘。贾秀英老伴走得早,儿女都在美国,李荣也是自己生活。独居撞上独居,原本形单影只的她们,渐渐变得形影不离。86岁的贾秀英爱做布艺,82  相似文献   

2.
依莲 《新天地》2012,(3):35
时下,有点孝心的儿女都想让自己的父母过得好些。想法是不错,可是必须过得了父母的心理关。一般年过七旬的父母,都经历过困难时期,物质生活对他们没有太大意义,他们只要求生活平安,儿女健康。所以,想要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享享福,相当困难。比如我们家,我都不好意思让别人来做客,因为实在太简陋、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山东省菏泽市城区某居委会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状况问卷调查表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仍起着主导作用,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老人的儿女都尽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并成为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多数老人衣食富足,晚年生活美满幸福。但是,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生活质量较差,即使生活质量较高的家庭,高龄人养老也面临着危机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4.
自己给自己过生日,不自觉地给儿女摆放上碗筷,翻看照片……儿女们为了自己的事业,一个个离巢拼搏,一天天变老守巢的父母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缓解心中的孤寂和落寞。  相似文献   

5.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种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生活,英国的老人如今就实现了。他们步入老年后,可以快乐舒适地安度晚年,不需要儿女赡养,也不需要自己谋生,所有的生活用度全部由国家和社会负责。英国的养老体系十分健全,凡是国家工作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都可  相似文献   

6.
魏宇娜 《社区》2013,(15):32-32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将陆续进入退休年龄,而儿女养老既是中国传统孝道观的需要,也是中国特有家庭文化的情感载体。如今,儿女们想尽孝,冰冷的政策却横在了面前。日前,大连日报记者就此做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7.
儿女十六七岁时,常常跟父母争“人”的权利,让父母平等地把他当“人”看待。“人权”,实际上是独立权,特别是犯错权。反过来,父母跟儿女说,你们也要把我们当“人”看,儿女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会不解、会愕然、会完全不接受父母的请求,以为父母得了痴呆症。  相似文献   

8.
西方有位哲人说:永远不要拒绝他人的好意。父母儿女之间也应如此。我年过古稀,但好奇心依旧有增无减,儿女总是投我所好,而我对子女的孝心从不拒绝。  相似文献   

9.
子翔 《老友》2013,(10):27-27
儿女在外工作,养老院又不如家中温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究竟怎样才能过得更愉快?如今,一种名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近期,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社区——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新芝社区,推出了一种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模式。该模式根植于老年人生活的社区,老年人在自己的家里就可以享受到养老院的贴心服务,不必离开生活了数十年的温馨小屋,儿女回家之时,又可以和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数据显示,88.2%的人表示自己为父母的养老问题担忧。84.5%的人坦言将来养老的预期已经影响自己的职业选择。公众期待政府推动解决哪些养老问题?调查显示,首先是"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79.1%),其次是"破除退休养老双  相似文献   

11.
年近七旬的退休职工王学贤上吊自杀了!这一消息在长治市郊区长治北家属区引起大家一阵议论。老王有儿有女,自己有退休金,身体又没有什么大病,为何想不开要寻短见呢?这要从老王的家史中寻找答案。 王学贤本人与老伴都有工作,如今都已退休,膝下两男一女都有工作,也都成家另过。王本人的父母在世时跟他一块过,但他对父母一贯是横眉冷对,经常刻薄老人,甚至严重到让自己的大儿子动手打他的亲爷爷。儿女们从小看不惯他虐待老人,可他在家中一意孤行,  相似文献   

12.
丁宁 《新天地》2017,(8):28-29
张女士:您好! 我很理解您的心情,子女不同意父母再婚的现象不是个例.有调查显示100 名想再婚而未成婚的老年人,65 人是因儿女不同意."山西公益红娘"做过一个小范围数据调查.在太原市,100 个单身老年人中,85 个想找老伴.老人找老伴的念头比年轻人更迫切,面临的困难也更多.  相似文献   

13.
胡少春 《老友》2015,(2):15
母亲生前常说:"娘爷肚子里有崽女,崽女肚子里没爷娘。"意思是说,父母亲的心中总是装着儿女,总是对儿女牵肠挂肚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而儿女是不是那样心心念念地牵挂父母呢?怕是未必。确实如此。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为生计奔波了一辈子,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儿女本应感恩戴德,尽忠尽孝,拳拳服膺。可细细想来,父母亲在我的心目中究竟占有多少分量呢?我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给我们听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岁,甚至100岁,我们究竟都听了一些什么声音呢?10岁的人生,要听父母的训诫。虽然很多儿女都嫌父母太唠叨了。一般小儿女并不喜欢听到唠叨的声音,其实父母的唠叨声里,蕴藏了多少的爱心与希望!20岁的人生,要听朋友的谈话。20岁的青年人,不喜欢听父母的话,开口闭口都说"我朋友说的""我朋友告诉我的"。这时候朋友非常重要,但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0岁的人生,要听情人的诉说。三十而立之年,父母的话不容易引起认同,朋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怕我们冷,也怕我们热,怕我们被人欺,也怕我们闯祸。如今,他们老了,更怕我们,怕给我们添麻烦,怕我们嫌他们唆,甚至怕我们不回家。张爱玲有句话令我记忆深刻:人老了,不知为什么,总有些怕自己的儿女。人到中年,重新回味,才明白这里的"怕",有依赖和讨好的意思,心里顿时涌出辛酸。  相似文献   

16.
世声论点     
《山西老年》2011,(2):13-13
就像父母和孩子同时掉进水里,你救谁? ——中国的养老问题即将压垮40岁~50岁的一代人。赡养一个老人的费用与送孩子读书的费用相差无几,而既是儿女更是父母的“中间层”收入有限  相似文献   

17.
伦理是生命价值取向和生命意向的呈现,其中孝道系于天性,行来最易也最苦。"孝"在儒家道德伦理中乃"为人"之根本,孔子重视孝道,却未曾作出系统性论说。后世逐渐发展成僵固的礼教,仿佛亲子之间,唯子女有片面义务,却忽略了父母也有陨越失职的可能性,既枉曲孔子真义,又损伤《论语》本貌。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验证《论语》孝道篇章,可以看出生命中"尊重需要"与"理想自我实现"是个体自己的责任;儿女无法替代"父母"本身自我满意度的达成。尽孝在情意上可以无限,奉行上确有其局限;子女不必把生命的价值和快乐完全建立在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上。  相似文献   

18.
"孝"伦理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一直是维护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重要社会规范.孝伦理基于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强调儿女应当"事亲"、"敬老"以回报父母,由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到蕴含其中的父母与儿女代际间的社会契约法律关系.而且,这一契约关系得到社会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的强有力的保证.这一契约关系在古代传统社会里有其合理性,在当代中国社会仍有着符合时代需要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强,人们,尤其是农村人也越来越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乡村父母舍得投入,甚至不惜拿出老人养老费用来供给子女,把儿女培养成文化人,即使将来回乡生活,有文化也比不识字更有利,大到关注时事、参与选举办学,小到采买化肥种子农药、填写各种本本表格,都需要学历。他们最大的愿望莫过于送儿女去“大学堂”——大学,由于现阶段我们的义务教育没有普及到大学,高校仍然实行全面收费的制度。但是最近大学的学费不仅是相对高了,还在一涨再涨,十分离谱。  相似文献   

20.
绘丹 《可乐》2008,(4):34-34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有做好"的人是儿女;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做饭的人是父母。那个一会儿说"粥烫了",一会儿嫌"菜咸了"的人是儿女;那个哪怕一点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那个成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的人是儿女;那个累了一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