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旅游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以河南省高校为例,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旅游态度、旅游动机、旅游影响因素、旅游时空特征、旅游偏好、旅游消费、出游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旅游警务模式对于服务旅游者、保障旅游者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旅游警务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警务运行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警务构成要素,包括公安机关、旅游者、旅游从业者和社区居民、推动要素、技术要素等;其次,对旅游警务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动力机制、服务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等,并在各个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警务运行机理含义,提出了旅游警务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3.
徐州旅游经济圈的建构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界定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对徐州周边城市群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的综合分析,构建了徐州旅游经济圈。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对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对客源市场进行了定位,进而提出了徐州旅游经济圈发展的相关战略。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国外旅游竞争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尺度的国家竞争力、中观尺度的区域与城市旅游竞争力、微观尺度的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产品竞争力等五个方面,重点对国内旅游竞争力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解析;指出了我国对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时序过程等方面研究的不足,进而对旅游竞争力研究进行展望,认为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及可持续旅游竞争力等将成为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台湾旅客是大陆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向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返台的台湾旅客发放问卷调查,了解了旅客旅游动机、旅游资讯渠道、旅游行程偏好等信息,据此可揭示旅客基本信息、旅游行为特征、旅游过程性评价等。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台湾同胞赴大陆旅游的状态数据,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旅游团费设计、接触性旅游服务、咨询推广、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品改造等方面设计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并在对城乡旅游一体化研究现状以及皖北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旅游主体、客体以及中介体等方面分析了皖北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从城乡旅游一体化规划与管理理念、城乡区域合作模式、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和产品开发、旅游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皖北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实地考察与调查并拥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旅游客源构成、旅游者行为特征及经济特征、旅游评价、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等方面,对天堂寨假日旅游市场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天堂寨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对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定量与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古城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的重点开发规划,并从保护规划、交通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商丘古城旅游开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竞争力日益受到旅游企业界、各地政府、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梳理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整体旅游企业及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等不同旅游企业类型,分别在竞争力要素分析、量化评价和提升策略等方面,对国内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回顾,指出了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在内容、方法、指标体系、时序过程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对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校园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作者在界定校园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沈阳农业大学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独特的校园资源、充足的客源市场和优秀的导游服务等优势,提出了适合沈阳农业大学开展的观光型旅游、修学型旅游、会务型旅游、文体活动型旅游和科普教育型旅游等旅游活动项目,对沈阳农业大学发展校园旅游时应注意在旅游产品单一、市场化运作和旅游服务方面加强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基础旅游理论出发,以旅游者概念及非连续的旅游状态作为会展旅游研究的基础,提出了会展旅游的全新概念,导出会展旅游的基本规律、会展旅游指数以及会展旅游的研究范畴。对引发会展旅游争论的缘由也作了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其在旅游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显存在人为性与泛化性,造成了旅游文化研究的混乱局面,极大地阻碍了旅游学术研究的进步。鉴于此,亟待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清晰的思辨。在总结分析前人对旅游、文化、文化学、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产品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旅游文化的概念应以旅游活动本身为主体来界定,因此,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一切文化现象和关系都可称之为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和2012年安徽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对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优势度、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相对值、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增长速度等进行测定,运用SPSS19.0相关性分析法和空间错位分析法实证分析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空间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呈弱负相关;旅游资源优势度等级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存在空间错位的现象.为此,必须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保障旅游经济稳定发展;把握空间错位规律,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势在必行,而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旅游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对该区域13个城市(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间旅游经济关系和结构的分析入手,借鉴区域经济分析工具,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下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选择武陵山经济协作区6个中心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2011和2015年两个代表年份作为研究的时间阶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6个区域的旅游化指数,发现其旅游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张家界旅游化水平最高,黔江旅游化水平最低。从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时间、基础设施和政策引导方面,分析了6个区域旅游化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创造新型旅游要素、促进特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构建旅游空间系统、利用政策支持等发展建议,以促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的相关研究出发,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情况;然后从旅游收入、旅游人次、旅游人均花费、旅游经营条件和旅游支持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旅游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最后从经营模式、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存在差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鉴于旅游形象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经多年观察思考,分析评价了肇庆中心区历年来各种旅游形象定位(主题口号)的优缺点,从影响该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的各种因素中提取主导影响因素,基于全国视野,提出肇庆中心区两个新的旅游形象定位:中国养生休闲之都;中国砚都,大美肇庆。两个旅游形象尤其是“中国养生休闲之都”形象定位的提出,对提高肇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进肇庆中心区的旅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有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格局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河南旅游产品形象不鲜明,知名度不高。为了加强河南旅游产品的竞争能力,提高国际知名度,实现"旅游立省"的战略目标,在系统分析河南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基础上,提出河南旅游产品开发与整合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在研究湖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别对入境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进行了预测,并分析湖南省入境旅游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以促使湖南省旅游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