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马赫主义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用辩证法的宇宙观分析一种反动哲学的典范。认真研究和把握列宁的批判方式,对我们科学地考察当代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潮,端正我们的思想路线,有着重大的意义。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第419—420页)列宁考察马赫主义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创造性地运用辩证法的“自己的运动”和相互联系的基本原则,揭示了马赫主义产生和消灭的历…  相似文献   

2.
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问题一直是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实用主义认为真理是人的真理,真理是为人类的生活而确立的。作为美国新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真理观也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他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一切哲学问题和理论观点,包括对传统真理观的质疑和批判。罗蒂通过否定各种普遍性真理观来坚持一种反真理观的普遍立场,提出了一种通过说服而不是通过强制使真理符合我们的信念,使我们能够应付世界,从而使我们的预测和控制力得到提高的小写的追求真善美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科学文化中,狭隘的真理观导致了真理与民主的对立.在绝对主义真理观的影响下,某些极端的技治主义者为保证科学研究的效率,极力反对科学的民主化,但这不仅无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而且削弱了科学的发展动力.在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影响下,某些极端的后现代主义者为倡导科学的民主化,极力消解科学的真理,但这又为"庸俗的民主"洞开了大门.实用主义真理观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偏颇,在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保持了必要的张力,揭示了科学真理与商谈民主之间交融互补的深刻关联,从而为科学文化的建构提供了一条颇具启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走过一条漫长的探索真理的道路,欧洲如此,中国也是如此。翻开中国哲学史,关于真理和真理标准问题,哲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由于哲学路线不同,真理观不同,真理标准也不同。在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主观真理论和客观真理论的斗争中,出现了几种相互对立的真理标准论。今天,我们总结一下前人争论的经验教训,对于彻底澄清林彪、“四人帮”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制造的混乱,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求是学刊》2019,(6):34-39
如果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哲学真理观在改变世界的实践基础上和社会历史视角下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表达,那么,与之有着"费尔巴哈"这一共同论域和历史语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则对作为真理幻象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批判。因此,离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不能全面理解马克思真理观。马克思正是在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揭示中反证真理的真实性内涵。事实真实和价值真实是意识形态真理性的双重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气质和真理性品格正是因这双重规定而彰显。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在深揭猛批“四人帮”的罪行时,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便清楚地呈现出来。“四人帮”和历史上一些惯搞阴谋诡计的反动分子,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叛徒、野心家、两面派,和俄国的机会主义分子、马克思主义的敌人波格丹诺夫之流是那样地相似。当年波格丹诺夫之流打着反对普列汉诺夫的幌子,攻击革命导师,“四人帮”与他们相比更加花样百出;波格丹诺夫辈用引证导师的话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四人帮”手段更加卑鄙;波格丹诺夫等二小撮人“翻旧为新”借以骗人,“四人帮”则后来居上,更为反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波…  相似文献   

7.
人们总是怀着某种期待,希望在哲学最主要的一些领域,海德格尔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想.然而,海德格尔所谓真理的本质除了絮叨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没有给我们任何新鲜的本质.如果说他的真理观在某些方面似乎接近真理,也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多个镜像的暗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以及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哲学派别的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列宁发展了恩格斯的思想,进一步指出:运用这一科学方法论要求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列宁还严厉地斥责了愚蠢的无党性和虚伪的超党性。什么是哲学的党性?第一,任何哲学都归属于一定的派别,全部哲学区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两个斗争着的党派,这种斗争是不可掩盖、调和、取消的;第三,不同的哲学派别都是站在一定社会集团、一定阶级的立场上的。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出现一个标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认为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是“可知论”。这种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不能不是超党性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现行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对于真理观的某些论述,是值得商榷的。一、关于真理的定义“真理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①我认为这个定义是不正确的。第一,这个定义把真理归结为内容,而忽略了真理的形式。任何一个正确的概念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真理”这个概念比不例外。我们绝不能因为论述“真理是客观的”,而  相似文献   

10.
真理的公共性和人民性是历史唯物主义题中当然之义.但我们首先看到,传统哲学真理观本质上是让真理和公共性、人民性相互疏离--一个疏高于另一个,或者一个疏离于另两个.无论如何,从真理的知识论视野到政治哲学视野都彻头彻尾地归依于"意见"与真理、哲人与人民的抽象对立.可以表明,公共性和人民性之相互牵连的关系也是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诡辩论作为一个学派所起的作用是各式各样的.但诡辩论都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与辩证法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思维形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黑格尔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上对诡辩论作了最系统、最深刻地批判。列宁在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等著作中,对有关这方  相似文献   

12.
苏联哲学界过去对爱因斯坦的哲学观点一直采取否定的评价,认为他的哲学观点与马赫主义接近。本文作者一反以往的这种评价,从许多方面肯定: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和任何一个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都不相同。指责他为贝克莱主义、马赫主义、新实证主义、唯我论等等,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爱因斯坦在一系列问题上的观点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他自发地从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走到了辩证唯物主义。这在苏联哲学界关于爱因斯坦哲学观点研究和评价上是一种新的见解,值得我们注意研究。文内插题是我们加的。  相似文献   

13.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时俄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列宁正确地运用《资本论》的理论科学分析当时俄国实际状况的结晶.《资本论》对列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论》指引列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列宁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批判民粹主义,列宁在《资本论》启迪下系统研究黑格尔哲学.列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典范,运用其中的理论和方法、特别突出运用揭露矛盾和分析矛盾的唯物辩证法,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刻研究,撰写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明确提出和论证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和最高阶段,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为俄国在帝国主义时代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内胜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十月革命后,列宁又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制定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纲领及各项方针、策略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真理观的集成之作———《中国哲学史上的真理观》简评付严二十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开了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序幕,同时也掀开了哲学理论界深化真理观研究的序幕,并形成了诸多理论成果。值得二十周年之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又以《真理观研究》丛...  相似文献   

15.
何萍 《求是学刊》2007,34(3):25-31
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哲学传统,这种文化哲学传统是对维科文化哲学的批判继承。在继承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文化哲学的范式,把实践看作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从人的文化性和生物性的统一上说明人的文化创造是如何可能的,把人的历史创造、人的发展看作是不断克服自身的自然性而走向文化性的过程;在批判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工业阐发人的理性,并以此作为人的文化创造的感性基础,把近代哲学的抽象的理性改造为人的现实的批判的活动,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品格。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这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品格中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的工业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經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两千年来的哲学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其实貭来說,是两个斗爭着的党派。研究哲学思想发展规律的哲学史,自然也有着强烈的党派性。任何阶級的思想家研究哲学史、編写哲学史,都貫彻着本阶級的党性原則。无产阶级的哲学史工作者自然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7.
雷蒙·阿隆的历史哲学批判是一种历史本体论和认识论双层面的构建,他试图通过一种历史学的方法论的重构——说明和理解之间的循环,借由一种或然决定论来重新确立历史客观性的界限;同时,为避免落入相对主义的窠臼,其批判最终保留了康德意义上的“真理”的概念作为调节历史客观性建立的基础.他的历史哲学批判,一方面旨在限定历史知识有效性的边界,可被视为一种试图调和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初步尝试;另一方面,亦可作为其政治理论——一种“合理性的”政治观的引论,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准确地确定了物理学中世界观危机的性质,详细地批判了“物理学唯心主义”。在这部著作中,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许多极重要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问题是:物质定义、物质概念的结构分析、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反映论和真理的相互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哲学和部门科学的相互关系、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柴婷婷 《社科纵横》2008,23(6):113-114
弗洛姆认为,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中,没有什么观念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念传播得更为广泛了,因而,弗洛姆批判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庸俗唯物主义式的理解,并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人本主义哲学.弗洛姆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合理成分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必须清楚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相对真理与絕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論上的一个重要問題。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經驗批判主义》一书中,把真理問題归結为两大問题:(一)有沒有客观真理的問題;(二)相对真理与絕对真理的关系問題。这是用辯証唯物主义原理考察真理問題必然得出的結論。客观真理問題,說的是人们的认識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真理論中的唯物論的問題。相对真理与絕对真理的关系問題,說的是人们的认識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絕对真理的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是真理論中的辯証法問題。如果有沒有客观真理是真理論中唯物論和唯心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