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的人口统计事业,同其它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走过了光辉的三十五年。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人口统计基本上是空白。从历史上看,我国是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统计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有了人口统计的萌芽,公元前3世纪建立了户籍制度,公元2年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人口数字记载。但是,由于阶级关系和社会条  相似文献   

2.
人口统计学是用统计方法研究人口发展过程的科学,它用数量关系揭示人口问题的本质,阐明人口发展的规律性。人口统计是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古老的统计学科。我国远在夏商时代就有人口统计和人口数字的记载。“禹平水土,定天下九州,抚有民千三百五十五万。” (见《帝王世纪·郡国志》)就是我国最早的人口数字,以后历代都有人口统计和关于人口数字的记载。其他许多古国也都有类似的情况。最初统计人口主要是为抽丁抽税。人口、土地和兵力数字历来被看成是国力兴衰的象征,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人口统计是人类社会产生较早的统计。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有人口数字最早的国家之一。史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当时的人口数字是“抚有民千三百五十五万。”这个数字虽然是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但它说明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即奴隶社会初期,我国就有了人口数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管理的需要,到了周代就有了比较严密的人口调查、人口统计以及初级形态的户籍管理制度。《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版即户口册簿),上之司寇,司寇于孟冬献之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户籍档案。他们把人口看作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所以户籍册簿就成了财富的象征,“拜受”之后,  相似文献   

4.
<正> 人口统计资料是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近几年人口统计数字失真已成为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对人口、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决策和管理。济南市人口统计亦存在失真的问题。研究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能为济南市今后的人口控制、经济计划、社会治安等实际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也能为国内人口统计学的理论研究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一、人口统计的现状和资料的选择济南市正常人口统计有两条渠道:一条是公安部门以户口管理为基础的人口统计年  相似文献   

5.
四、人口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 通过人口登记和统计,要进行初步的汇总整理、分组归类,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人口数字资料。如总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年龄、文化、职业、民族等数字。这些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人口统计不能满足于只提供一些原始数字,还要提供有分析、综合性的人口统计指标。好比生产,不但要提供原材料,还要进行精细加工,提出质量更高的精美产品。人口统计指标按其内容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人口静态指标和人口动态指标。两大类中又有绝对数和相对数之分。本文重点介绍一些相对数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中学历史课本的中国古代史部分,介绍了秦、汉、唐、清几个朝代的人口统计数字。这五个人口数字虽不算多,也还能粗线条地反映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各时期的人口概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人口 我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注意人口的登记和调查。我国现存的最古人口统计数字是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王创建人夏禹时的人口记录,根据《帝王世纪》,当时的人口为13,553,923人。这一数字以后为历代史书所采用,成为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的人口统计数字,是纳税服役的丁数(以下简称丁数),还是包括男女老小在内的人口数(以下简称口数),是研究清代前期人口状况必须澄清的问题。清代史书对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人口数字的记载,使用了很多带“丁”字的名词,如“人  相似文献   

9.
人口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人口统计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已经建立了经常性人口统计制度,进行了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的人口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人口城镇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城镇的人口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展对小城镇人口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促进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还是对改进人口统计工作,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从分析绍兴小城镇人口的主要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11.
湖南桂阳县计生委胡粮纲同志在来稿中对当前人口统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作者指出,由于人口统计监督职能的弱化,虚报、瞒报、估报人口数字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对人口工作的科学决策和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正确监督与指导。人口统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统计监督运行机  相似文献   

12.
和研究其他社会问题一样,人口问题也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来研究。如何评析我国古代的人口规律与人口政策,只能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结合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我国在秦以前,没有全面的、比较准确的人口统计数字,估计战国时人口已达二千万,秦时也是二千万上下。汉初人口约六百万,不及战国、秦时的三分之一。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全国人口达到5,959万人,这是西汉的最高纪录。也是此后近1300年的最高纪录。东汉光武中兴,人口不及西汉之半,直到东汉  相似文献   

13.
从人口统计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瑞典的人口统计制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和比较完整的国家之一。瑞典从十七世纪后半期已开始了人口登记制度,目前它保留着1749年起的生命统计型和普查型人口数据。正因为瑞典的人口统计历史悠久,许多人口学家通过对瑞典人口数据的认真研究,而提出不少概述近代人口变化过程的理论和模型。目前许多瑞典老人(包括祖籍瑞典侨居国外的)来到瑞典统计局浩如烟海的人口档案馆寻祖宗、续家谱,并以此作为一种新型消遣。为此,了解瑞典人口登记与人口统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于我们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最早所统计的人口数自然要通过对人口的调查。可以肯定有什么时期的人口数据,自然在当时就应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调查。这里很可能存在后人对以往人口数据的推测,但是任何推测都不是无根据的,必定要依据当时的某些局部人口线索进行估计,而这些局部人口也一定来自于某种调查。在我国何时有最早的人口统计数据,何时便有了最早的人口调查。 一、中国最早的人口调查 目前国现存的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是记载在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书中,数字引自《禹贡》所记载的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夏禹时代,“禹平水土,还为九州”,九州之地的人口为 13 553 923人。由于历史久远,大禹时代不可能有统一的、全国性的人口调查,所载数据也不可能是全面调查数据。所以也只能属于对部分人口的调查。 我们能够发现的我国首次人口调查则始于周宣王39年,即公元前789年,是当时的太原(现在的甘肃镇原、固原和环县一带)进行的规模较大的人口调查。《周礼》一书记载了周代的人口调查制度和体制。整个制度极为缜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秋官司寇、夏官司马。潘光旦先生曾对此进行分析整理,绘制出周礼中人口调查制度表。在周代不仅人口调查制度比较完善,人口调查的内容也是相当完整和丰富的,在很多具体项目上与现代人口普查极为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和全国1‰妇女生育率抽样调查,提供了建国以来最丰富的人口统计数字。通过对这些科学资料的分析,使我们看到辽宁省在人口发展和构成方面,除了有许多与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1982年我国统计部门正式开展人口总量、出生、死亡的统计和调查以来,进行了多项人口统计和调查活动,主要包括从1982年开始的年度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简称“人变”调查),1985年和1987年部分省、市的妇女生育力调查、1987年1%简易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项调查为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人口统计方法制度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完善和规范。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控制人口调查中的误差、获取高质量的出生、死亡数据的难度日益增加。在1990年人口普查登记结束后长达两个多月之久的专项复查过程中,虽然各级统计部门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措施,卓有成效地发现和解决了部分数据的质量问题,但是即便如此,出生、死亡的漏报和错报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那么,造成调查中出生、死亡数字漏、错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今后人口统计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把出生、死亡数字的漏、错报降低到最小限度?本文结合笔者人口调查的经验,对以上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据估计,当今世界人口已达到五十三亿。仅一九九○年期间就新增加九千二百万,到2025年,总人口的增加将超过现在增长水平的60%而达到八十五亿。这种全球性的估计和预测,来自一九九○年人口与人口统计数字的修订本。这次统计是由联合国人口部门的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司所承担的。这种两年一次的修订本表明世界人口  相似文献   

18.
人口普查是一项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它是人口统计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建国以来,我国曾先后在1953年和1964年进行过两次人口普查。从第二全国人口普查到现在,已经有十八年了。这些年来,我国人口况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我国人口统计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全国人口数字不够准确,人口的各种构成也不很清楚,给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和行政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是完全正确的。 较之前两次人口普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具有普查项目多、汇总内容复杂等特点。因此,从1979年下半年就着手准备。为了创造和积累经验,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这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任务,1980年6、7月间,在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在江苏无锡进行一次试点,并在那里召开了现场会议,为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迈开了第一步,为我国人口普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第一次试点的宝贵经验,成为把我国人口普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9.
年龄构成是重要的人口统计资料之一,很多重要的人口统计项目都与年龄有关,对人口年龄构成资料的评价和检验可以摸清重漏情况,把握资料的准确程度,因而是使用这些资料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本文拟对我国1987年人口年龄构成资料进行三项指数的初步检验。  相似文献   

20.
顾宝昌 《人口研究》2002,26(3):33-35
凡是从事人口研究工作的人没有不关心人口统计的,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人口统计,人口研究工作就成了“无米之炊”。中国的人口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应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人口学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里能取得长足的进展,如果没有人口统计工作的有力支持是根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