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小康社会的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代谦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3):34-38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运行中的一对永恒矛盾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关系到一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遵循党的十六大精神 ,运用经济学理论 ,论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坚持效率优先的必然性和兼顾公平的必要性 ,提出了在初次分配中通过贯彻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来确保效率优先 ,在再分配中由政府宏观调控兼顾公平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江天健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凸显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简述了效率与公平的涵义 ,重点阐明了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及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 ,兼顾公平的可能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效率与公平观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映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Z1):1-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邓小平在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的国情和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了必须走“效率优先”的道路,同时社会主义的本质、真正提高效率的要求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也决定了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必须兼顾公平。要实现“效率优先”,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权力下放,实行民主管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要“兼顾公平”,则须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加大贫困地区的开发力度,缩小地区差距;制定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坚决打击一切非法致富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刘新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对公平与效率的争论不能一味陷入西方的理论而忽视中国的现实。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公平与效率实现了统一,开辟了公平与效率理论的新天地;以此为依据,中国必须长期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中国目前的合理收入差距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政府的政策取向也必须立足于此。 相似文献
5.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追求的两大目标 ,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效率与公平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学术界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效率与公平的内涵界定出发 ,阐述了在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及怎样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在发展中实现二者的结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李青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23-24,26
公平效率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公平效率观作出新的拓展 :其一 ,提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找到了实现公平的物质依托。其二 ,主张以效率促公平 ,发现了达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根本途径。其三 ,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确定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国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处理好这对矛盾至关重要。本文从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可行性,提出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吴忠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7,14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对于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发展进程的推进,这一提法逐渐显露出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相抵触;没有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政策2个层面的公正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格格不入;将这一提法泛化并覆盖非经济领域;意味着现代政府主要职能的错位;对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定位有误。从长远看,这一提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对现代社会的制度建设不利;对改革和发展的有机统一不利;对公正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不利;延缓了合理、健全的社会政策的制定。正确的提法应当是:以社会公正为基本理念和基本准则,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化推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黄范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5-8
“效率优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转轨”时期公平问题更加突出。十四大文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起了重大历史性指导作用,但这一提法也有不足之处,把“效率”和“公平”看成两码事,看不出其间正面因果关系。笔者认为,我们不仅应继续倡导“效率优先”,而且应正面面对效率—公平关系,笔者倡仪采取“效率优先,增进公平”的提法,即表明“效率优先”是发展经济、增进公平的前提,而“增进公平”则是“效率优先”的目标与归宿,是政府为弥补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缺陷而努力(通过再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向,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及义务。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戚桂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
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纳入视野到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通过对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历史考察,总结出了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五种类型七种观点、研究中的三条主线以及政策取向上的两个阶段;指出十七大关于公平与效率的新提法、新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观的科学认识和理性复归. 相似文献
11.
优先性:自由与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自由和平等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两大政治价值.对于二者的冲突,新自由主义都采用优先性原则来解决.但是,优先性并不是绝对的,它的形成跟具体的境况相关.在正义的价值体系里,各种价值处于张力的关系中.优先性原则是错误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优先性的实质是对平等价值独立性的质疑.西方的政治实践、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为平等的独立性提供了证明. 相似文献
12.
蔺艳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86-90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要摒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加大社会公平的分量,坚持马克思的有公平才更有效率的公平效率观,这样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14.
15.
刘潇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以家庭保障、土地保障、部分集体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是: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符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多标准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现实的路径选择是:实行制度创新,构建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芳恒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5):5-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采取有力措施调节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收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使党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7.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又必须依靠充足的资金投入。本文分析了现今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试图建立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8.
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公共管理学与保险学、投资学等相关理论,对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后,保险公司“盈利性”与社会保险“公共性”的矛盾,以及保险公司“赔本赚吆喝”行为的合理性作了解读。认为新农合中保险公司介入提供管理服务的行为与国际上养老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的动因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效率。而且,利用Markowitz的E—V(均值-方差)模型分析表明,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优化了投资组合,提高了获利机会,是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9.
武长海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27-31
我国社保基金的监管存在现实困境,屡屡出现社保基金运行安全和保值增值的问题和案件。这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直接关联。因此,应该尽快出台《社保基金监管条例》,把《社会保险法》中有关社保基金监管的内容细化。要使其具有法规的权威性,从而显著提高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效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阿布都外力.依米提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4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疆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与全国同步建立。经过多年的徘徊与探索,目前新疆已建立了新农合制度,新农保制度实施试点。但农村低保、医疗救助、救灾救济等社会救助制度还需不断完善。这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将使新疆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为新疆的改革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进一步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