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榔”是苗族人民集议重大事情的会议。各地苗族对“议榔”的称谓有所不同:黔东南苗族称为“构榔”;广西融水苗族称为“埋岩会议”,湘西苗族称为“合款”;云南金平苗族称为“里社会议”。“议榔”所订的公约被称为“榔规”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书坛上,人们对一种似字非字的“书法”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类似字非字的“书法”有人称为“流行书风”,有人称为“现代书法”,有人称为“现代风格”,……等等。“名”既未正,其“实”亦尚无定准。有的随意拚凑字迹,不成句读;有的故意拆散正规汉字另行组合,不可辩认;有的干脆不写汉字,让人去捉摸一堆线条;有的分明是幅图画,定要说它是“书法”。但是,人们注意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书法”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点:都以抛弃“传统”为宗旨。 若问:何以要抛弃传统?回答是:“时代变了,书  相似文献   

3.
四、濮人族属辨析 濮人,先秦时称为濮,秦汉时称为濮或僰,魏晋后多称为僰。其族属,有种种说法:古代,《史记·主父偃列传》、《汉书·伍被传》及《扬雄传下》作“羌僰”,意“僰”为“羌”;《盐铁论·备胡》、《后汉书·杜笃传》作“氐僰”,即“僰”为“氐”。概言之,“濮(僰)”是源于“羌”或“氐”。至近代,一些民族史研究者,(47)大都从此二说;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当局为社会或社团制定的各种法律或规章制度,统称为“法律”。凡法律文件中所用的各种文字体式,称为“法律文体”(Style of law)。一、法律文体的分类法律文体的分类通常见到的有: 1、行政法文体(style of administrative law)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汉语里面有一种修辞格,称为“移就”,即是把描绘一种观念的性状的词语移用来描绘与之有关联的另一种观念.例如:“愁眉苦脸”,“怒发冲冠”,“情书”,“喜酒”,快乐的节日”,“幸福的晚年,等就是.英语里面也存在这种类似的修辞现象,称为TransferenceofEpithet(描绘性的修饰语的移用),被这样移用的词语则称为TransferredEpithet.这种修辞格里,常见的是把人的思想观念移植在附属于人或  相似文献   

6.
误区一:只要是旧版都值钱不少人以为,只要是旧版的人民币都很值钱,其实不然。专家指出,每套人民币都有几张被称为“珍品”的特别值钱,它们的价格占到整套币值的七八成,而单张的其他券币的价格与珍品相差甚远。据悉,第一套人民币普遍收藏难度较大,其中又以壹万圆“牧马图”、壹万圆“骆驼队”、伍仟圆“蒙古包”和伍佰圆“瞻德城”为珍品,被称为整套人民币的贵族,  相似文献   

7.
从数骑出微行。 从数骑:中国青年出版社编选的《古文选读》注释为:“有数骑跟着”;翻译为“他带着几个骑马的卫兵”。应进一步指出这里把“从”既训为“跟着”,又训为“带着”,一个词有正反、施受完全相反的意义,这在训诂学上称为反训、正反同辞、施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新闻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名噪一时又迅速衰退的新闻学流派当数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的汉译有多种译法:“新新闻”、“新新闻学”、“新新闻主义”等。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便基本上悄然隐退。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史上被称为“新式非虚构报告文学”或“文学新闻”,它强调  相似文献   

9.
“大良”是壮族的一个支系。明·邝露《赤雅》卷上曾说:“獠之有侗,犹僮之有大良也。”至于何以称为“大良”,一种意见认为:“大良”即“大狼”,“良”、“狼”同声,译写字形之异而已。但笔者以为:“大良”并非“大狼”。其理由是: 首先,“大良”与“大狼”两种名称有着不同的内涵。“大良”乃是汉族封建官僚和文人,对所谓“归化”封建统治,耕田、编户、输税、性驯的部分壮族人口的称呼,其全称实应为“大良僮”。明·邝露《赤  相似文献   

10.
问:人们屡屡把你称为“哲学家”,又是“历史学家”、“结构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你在法兰西学院的头衔是“思想体系史教授”。这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百科瞭望     
我们中华民族的词汇非常丰富,一个意思常常可以用几个词甚至十几个词来表达。如“年”就可称为:载——唐虞开始称年为“载”。陆游的《书愤》中就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之句。我们现在也还常说“一年半载”、“千载难逢”。岁——明徐光启所著《甘薯疏序》有“岁  相似文献   

12.
《江海纵横》2008,(1):32-33
对于女子的不同年龄,有与之对应的不同称呼。譬如,女孩12岁往往被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被称为“豆蔻年华”;15岁被称为“及笄之年”;16岁则被称为“碧玉年华”;20岁为“桃李年华”;24岁为“花信年华”。 在对于女性年龄这么多代称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豆蔻年华”。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有香味”。这种称呼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少女,看起来就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那般美好。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对濮人研讨,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濮人起源:有“江汉”说,一说“在今湖北枝江县南”,①一说在今湖北秭归县西。②有“元江”说,今云南元江上游古称为濮水,“濮之得名,盖因于濮水”。③有“岷山”说,说濮人是“起源于甘川交界的岷山山地”。④其迁徙:有“西迁”说,“江汉地区的濮地被楚所并,濮人有的溯江而上,迁到西南地区。”⑤有“东迁”说,“百濮起于云南,而遍及于西南各省也。”⑥有“东、西迁”说,濮人原住在岷山山地,后一支向东迁徙,一支向西迁徙。⑦其族属:有“氐羌”说,古有《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引徐广曰,“僰  相似文献   

14.
一、启发的实质在于激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提到运用“启发”。有的把它作为教学的特点,称为“启发性教学”;有的把它作为教学的原则,称为“启发性原则”;有的则把它列为一种教学形式,称为“启发式教学”。不管是把它与教学上的哪一方面联系起来,其最基本的一点就在于引导、启示、激发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曾把启发与思维联系起来看待。《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个“愤”和“悱”的  相似文献   

15.
0.0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动词,如“知道”、“承认”、“建议”、“说”等,能以主谓短语为宾语,如: ①郑,你知道中国现在有多少奴隶? (《巴金选集·上》第96页) ②人家搂钱,我挨骂,你说我冤枉不冤枉! (老舍:《龙须沟》) 本文主要探讨这类动词的语法特点。为方便起见,我们把这类动词记为pv,其宾语——主谓短语称为小句。  相似文献   

16.
退休,最早通称为“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即有“退而致仕”的记载。何休注云“:致仕,还禄位于君。”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退休也称为“休官”,如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诗“: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有时,退休还被简化成“休”,如杜甫《旅夜书怀》诗“  相似文献   

17.
首先,“当代文学正在经历无情的死亡,幸存者很少,殉葬品很多“,有学者在文学评论中将当代文学简单地理解为“小说家文学”,或把新疆当代文学中的20世纪80年代文学称为“诗歌文学”,90年代文学称为“散文文学”,新世纪10年文学称为“小说文学”,这样的分类看起来比较清晰明确,但是遮蔽了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缺少对于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在内的新疆当代文学的总体关注。  相似文献   

18.
“连动式”和“兼语式”是汉语句法的两种结构方式,合称“复杂谓语”。“连动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有时后一个是形容词),它们不是联合、偏正、动宾、动补关系,它们同一个主语(也有无主句),中间没有关联词语,也没有语音停顿。这样的动词连用的结构称为“连动结构”。连动结构充当谓语时称为“连动式”。  相似文献   

19.
元末明初之时吴中文学曾出现过十分兴盛的局面,文学社团也较多,其中就有以著名诗人高启为首的“吴中四杰”、“北郭十友”,他们在诗歌艺术上都有所成就,《四库全书总目》称“四杰”中的徐贲诗“法律谨严,字句熨贴”,称杨基诗“天机云锦、自然美丽”,称张羽歌行体诗“笔力雄放,音节谐畅”,而高启则更是被称为:“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可惜他们和吴地的其他一些文人在明初均因政治原因遭难,于是吴中文坛作者凋零,诗社瓦解。吴中文学再度兴盛是在明中叶,主要代表是被称为“吴中四才子”的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他们的诗亦各…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一九二三年写的《贺新郎》词公开发表以后,很多注家认为:“照横塘半天残月”中的“横塘”就是长沙东门小吴门外的清水塘。我们同意这种解释。但是仅仅做这样的解释还是不够的。在词中,毛主席为什么把“清水塘”偏偏称为“横塘”,而不称为“清塘”或别的什么塘呢? 根据我们所见到的材料,“横塘”一词在唐宋诗词中出现的次数很多,且实地所指也并不一致。同时,凡有“横塘”一词出现的诗词,大多以描写爱情或离别为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