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得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3,(6)
编辑同志:我今年71岁。去年我持续30余天练习写字后,我的右手执毛笔或钢笔写字时颤抖不停,基本不听使唤。平时并无此颤抖之感。请问如何诊治。Mao J,  相似文献   

3.
赵承楷 《山西老年》2009,(11):13-13
我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写毛笔字,但高中以后就没有再动过毛笔。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知道了毛笔字的重要性,才又写起毛笔字来。1964年我认识了省城著名书法字郭伯英先生。他的书法,不论  相似文献   

4.
正时下写字和书法混为一谈了,有些人才拿毛笔几年,就以书法家自居,糊弄起百姓来了。严格来讲,成为书法家是很难的事,并非想当就能当。有些人以为成了中书协会员就是书法家,同样是大错特错的事,因为体制问题,不少水平差的人照样能成为会员,有的甚至摇身一变而为理事,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上了中书协主席。我  相似文献   

5.
楼梓杉 《老友》2011,(7):42-42
昏黄的油灯下,母亲一针一线地给我们缝衣纳鞋,小小的窗台上摆放着父亲用毛笔写的简单而常用的字。母亲边做针线活,边认真地识字。这一幕牢牢地刻在了我童年幼小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6.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拿了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  相似文献   

7.
掉进坑底     
叶延滨 《可乐》2010,(12):76-76
我确信,这一回我是掉进坑底了。上班的时候,发现办公桌上有一张当天出版的报纸,不知谁放在我的桌上,但我知道,这是不祥的物件。我拿起来,第四版是一整版批判我的文字。传言变成了事实,是祸躲不过。我眼前发黑,头脑“嗡”的一声,面前的这张报纸像巨大的电影幕布,上面的字都没有了,有的是我这两年经历的一切。  相似文献   

8.
新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有一句台词颇为经典,祝四萍说:"我就像一块抹布,把你身上的泥土擦干净了,把你擦得像个城里人了,你就把我丢掉了。"  相似文献   

9.
平淡生活     
1方明看到报纸上有句话,忍不住笑—男人平均每天说1.5万个字,而女人每天要说3万个字。他一笑,靳小霞就追问,笑什么笑什么?懒得说,报纸递过去。靳小霞迅速看完后,果然咋呼起来—嫌我啰唆是吧,还不明说,拿报纸  相似文献   

10.
入木三分。术士用毛笔蘸墨在木板上写字,字迹竟渗入木板好深,若木板薄的话,背面竟隐隐可见所书其字。(此墨用龟尿替水研磨书写。) 字入碑石:术士用毛笔蘸墨在石碑上写字,过段时间,洗去碑面之墨,只见字迹已隐入碑中,与石合一。(用龟尿、炭、硇砂少许,共为末入砚水内,研磨书写。若用皂角水调墨或用肥皂水调银珠,字迹可稳贴石上,长期不脱落。)  相似文献   

11.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的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  相似文献   

12.
路边师尊     
《可乐》2009,(1)
在上下班经过的路边,摆着个修自行车的地摊。摊前一块纸板上,用毛笔写着中规中矩的楷书"修车"。吸引人的是"修车"二字,摊主过几天就改写一次。尤其是"修"字,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其他名帖,诸多不同写法轮番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生活的小区墙上总是被一些人贴满了小广告、传单,雪白的墙壁上就像涂满膏药的脸,难看极了。 每到星期六时,我总会拿上一个小刷子、小刮刀和一小盆清水给墙壁“洗脸”。  相似文献   

14.
“你真牛”!     
你真牛这三个字我想大家都对别人说过,但是你们对自己说过吗?我可是把你真牛这三个字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从小,我就非常的牛。做任何事情,我都会坚持到底,不会放弃,就拿这次参加街道的运动会来说吧,我获得了两个第一名。爸爸高兴地说:臻  相似文献   

15.
书法课,在我们上海大学文学院已经开设了十余年了。它使得众多学子了解了书法发展的历史,熟知了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看到了历代著名的碑帖,懂得了书法美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了毛笔书写的技巧。 但现实生活中,毛笔早已退居二线。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不是当代大学生的急需、他们需要的是实用的硬笔书写技巧,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在写文章、写书信时,能写一手好字 笔者在教学钢笔书写的课堂上,做了一些尝试。下分述之。  相似文献   

16.
前言 2003年秋,南开大学杜家骥教授将一份蒙文档案从天津寄给我,希望我将其译成中文。该蒙文档原件藏于内蒙古赤峰市博物馆,登录卷号为207,原档为一折叠式长页,共两页118行,平均每行8个字,笔迹为清前期蒙文毛笔楷书。考虑到这份档案对研究清代  相似文献   

17.
扇子是舞台上不可缺少的传神之物。譬如折扇,演员拿它上场,可代表马鞭、刀枪等器具;在书房和公堂上下挥动,扇子又变成毛笔;把扇子打开则可当作书信来读;把它放肩头,就变成扁担;用手一托,又成了茶盘。一把小小的折扇,简直瞬息万变,其妙无穷。戏曲舞台上的扇子,种类繁多,式样不一  相似文献   

18.
释     
甲骨文 字,胡厚宣先生释“ ”,即“我”和“王”的合文,说我( )像戈形,王( )像端拱而立的最高奴隶主之形。这些观点皆不确。我( )像一种齿刃武器,王( )像斧钺形, 是独体字,非合文,像横亚纳税斧钺形,卜辞中读为王。斧钺是我国古代王权的象征物,所以甲骨文以斧钺形作“王”字。  相似文献   

19.
“拿”字的异体字“拏”虽在《说文解字》中就已有注解, 但“拿”字出现较晚。近代汉语时期, “拿”字的使用渐趋普遍。本文通过对近代汉语文献语料“拿”字句的调查, 归纳出其用法主要有动词、介词、构词语素三种, 并对“拿”由动词到介词和由动词到构词语素的演变机制及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你听说过用汤勺替代毛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出神入化的书法吗?有一位从小痴迷书法的退休老人,创造了这种独特技艺,并用100种写法书写了100个"龙"字祝福北京奥运。他,就是被书法界称为"中原怪杰"的艺坛奇人王灵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