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以教育舆情为视角,关注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维护高校与社会稳定的需要。首先,在评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厘定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涵义。其次,以百度贴吧为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分为4个类别,即:就业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学习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时政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和情感、生活、娱乐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最后指出,高校一方面应依托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提升高校稳定工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应做好价值观引领与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队伍建设工作,并为优秀的大学生网络“  相似文献   

2.
高校作为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思想观念等一系列挑战性影响,必须从如下方面努力开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创新局面:积极探索占领网络阵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展网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并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应先把握网络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提高的可能性:独立意识的发展;开放精神的树立;创新精神的觉醒。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把握严峻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不可控性、隐蔽性、“成瘾”性,严重干挠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弱化了道德观的有效教育,导致交际能力与学业水平的下降。唯此,才能在教育队伍、网络管理体系,“两课”如何贯穿网络伦理教育这三大方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必须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以实现高校校园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新时期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必须遵循:导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人本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谐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了解网络环境下高师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某地3所高校中每周上网15小时以上的187名师范专业的本科生为被试。利用由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16PF第五版组成的组合问卷,调查网络环境下高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结果:网络环境下高师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均值均高于国内常模;网络环境下高师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与某些人格特征密切相关,网络只是造成网络心理问题的外界刺激之一。结论:网络环境下高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高师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与某些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形成是学生健康人格建设的关键,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案例和文献分析法,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以建立健全制度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以法律情感教育为载体构建全过程育人新模式、以产教研融合携手第二课堂探索法治人格塑造新路径,一方面丰富了“三全育人”和大学生法治人格塑造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对新时代高等学校如何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塑造大学生法治人格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的出现 ,给传统宣传媒体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它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手段 ,也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挑战 :互联网在信息技术上的互动性、超链接、匿名性、灵活性等特点增加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不可控性 ;网上信息内容良莠并存、真伪难辨 ;网络信息监控存在难题 ,网络信息管理的制度建设乏力。提出了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互联网上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实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网络作为强势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强化对该项工作的认识;网络的强势并不等于取代,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四大媒体需协同互补;网络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柔性切入;要想方设法优化网络大环境和小环境,“堵”、“疏”结合。  相似文献   

9.
王国栋 《南都学坛》2010,30(5):105-106
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屡见不鲜,它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学业及人格发展。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与自我的控制力差、网络的监察与管理不力、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不和谐的家庭环境等原因有关。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能力,加强网络的监察与管理,完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本关怀,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0.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高校不仅在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发展方向等方面发生了深刻改变,意识形态领域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不仅是应对网络语言范式变换的现实要求,而且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固本之策。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面临环境喧嚣纷乱、主体能力不足、内容“杂乱无章”、技术尚未成熟等现实困境。构建高校网络意识话语权,须在理论阐释与现实指引基础上,以“认知 解释”为基础,创新话语表达;以“信仰 价值”为核心,凝结话语共识;以“策略 筹措”为关键,掌握话语主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思想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优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校园网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已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功能。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把高校校园网建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在许多高校或者未开展起来,或者效果不佳,其重要原因是由于缺乏能够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要扭转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最后提出了加强队伍建设的五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积极的作用 ,但也有消极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时代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切实加强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1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突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之功能。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体系的开放性和网络文化内容的动态性日益增强,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应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同时,加大网络管理力度,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之策 :(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2 )加强学校网络管理体系建设 ;( 3)将网络道德贯穿于“两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平等性、同步性和开放性,要求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技能,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中去,转变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积极地用健康向上的内容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占领点击率,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加大网下教育力度,努力提高西南农业大学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许多改变,社区、网络、社团正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从加强社区党建,建设红色网站,塑造社团文化入手,可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进网络、进社团三位一体的新型立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